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对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在文化史教学中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基于课标要求,笔者把教学立意确定为:以知识分子命运的坎坷与转折,折射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回归。"以人为本"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对于知识分子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和社会应将其置于何处?从"双百"方针提出和落实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展开,作为纲领性文件的新课标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对于新课标的解读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学法教师,笔者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历史新课标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曹晓东 《中学文科》2009,(2):113-113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而教师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素质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如何才能适应实施新课程的需要?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拓宽学术视野,调整教学行为,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专业化成长,与新课程同行.笔者就化学教师如何做好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如何实现深度教学与历史课堂相融合,笔者认为,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精心备课促成深度教研、双线融合推进深度学习、联系现实培养探究意识、拓展教科书激发学习兴趣等环节,可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构建历史课堂。本文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第七届历史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杨阳老师执教的“百家争鸣”一课为例,简要谈谈初中历史课堂的构建与探索,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我们广西也顺应这一潮流,即将在全区展开高中新课程改革。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还是教师自身素质上,都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笔者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这一有限的45分钟内完美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中学历史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出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争鸣已久的的历史旧课程算是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定位,对历史教育教学的批评也开始聚焦新《课标》的解读,建议与展望。这种充满理想色彩的前瞻性行为的确代表了历史教育教学的美好未来,是新课程走向全面实践的舆论准备,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广大历史教师实现观念的突破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外,还需要课程实施内外系统的重新构建,这将是历史教育面临的一个机遇与挑战。笔者勰探讨和关注的是:现实的历史教学离新课程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在课堂结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等方面的创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给课堂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但是,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为追求形式的新颖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反思。下面就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徐建章 《生活教育》2011,(12):64-65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践,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味道日益浓厚。生活化教学给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注入了生机活力,一改过去课堂枯燥乏味的窘境。可以说进行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常态。而要让生活化教学不至于流于形式,产生实效,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有精心的预设,在预设上下一番功夫。本文结合笔者开设的一堂教学展示课,谈一谈历史与社会学科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在预设上应该把握的几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0.
如何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在传统提问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而力求提问方式的创新与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现实课题。笔者根据教学体验,认为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教师为主导提问是以教师为主导,巧妙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语言技巧。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编写了多个不同版本的优秀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如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我们教师,一方面感受到教材的多样与鲜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教师已经逐步在新课程教学中,注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对于复习课,由于一般涉及较大的知识体系,使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执行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呼唤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使新课程理念在复习课中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呢?笔者通过“概率初步”一章复习教学的一些做法,谈谈对数学开放式复习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由于新课程理想的设计与现实的教学状况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冲突与矛盾,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次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更新观念、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现实的历史教学与新课程之间差距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争鸣已久的的历史旧课程算是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定位,对历史教育教学的批评也开始聚焦于新《课标》的解读,建议与展望。这种充满理想色彩的前瞻性行为的确代表了历史教育教学的美好未来,是新课程走向全面实践的舆论准备,但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广大历史教师实现观念的突破和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外,还需要课程实施内外系统的重新构建,这将是历史教育面临的一个机遇与挑战。笔者想探讨和关注的是:现实的历史教学离新课程到底有多远?  相似文献   

15.
何芬 《地理教育》2011,(7):105-106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上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不妨对教学惯性也下一个定义:由于教师的思维定势,教学活动保持原来的方式,这叫教学惯性。目前,新课程改革搞得有声有色,课堂模式百家争鸣,教学方法也可谓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6.
《坐井观天》是一则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根据自己对新课程初步的理解,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再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深切感受到,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不但在课改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体现了教师对课改精神更深入的理解,也体现了新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真正感受到:新课程与教师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陈明火 《湖北教育》2003,(11):42-43
新课程是一个动态系统,所含极多,既有教材、助学资料,又有教师、学生;既有情境设置,又有与之相关的教学环境,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可谓有多少班级就有多少课程。针对这么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程现实,如何评价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品一品课程在课堂里的得失与优劣。  相似文献   

18.
林冬梅 《考试周刊》2009,(10):232-232
实施新课程的几年时间里,识字教学一直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焦点,许多老师、专家学者多年来为之探索,识字教学的方法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状态。而笔者认为:只有回归生活,识字教学才拥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同仁为追求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环节与效果、教学手段等多角度进行了论述与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让笔者认识到教师的智慧与思维,是有效课堂得以实现的关键。现以岳麓版必修Ⅱ《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领域。遵循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广大语文教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然而,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教学有效性如何?诸如此类的疑问一直萦绕于人们的脑际,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