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莉 《华夏文化》2012,(4):21-22
僧侣移民是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他们的特殊身份,使其与世俗的普通移民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关中(长安),是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处中国与西方交通的咽喉要道,是西来东往的僧人的重要中转站和目的地,十六国时期关中是全国佛教中心之一,其本身佛教的发展和向其他地区佛教的传播,与这一时期的僧侣移民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清前期实行的"移民填川"政策,使宜宾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快恢复,清政府放松酒禁使酿酒业有了发展的可能.宜宾酒类消费市场迅速发育,消费人口激增,酿酒技术改进,宜宾的白酒酿制业空前发展,从而为五粮液的诞生和现代宜宾酿酒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代宜宾酒文化从文人的殿堂走向世俗,酒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浸透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3.
东晋佛学兴盛,对于清谈以及玄言文学创作都产生很大影响.历来东晋诗歌研究少有从其义解僧人的政治地位角度分析对于诗歌的影响.实际上,东晋义解僧人获得了很高的政治地位,在其与文人相交过程中,文人多有附和于僧人的诗歌创作,从而形成了文学创作新的影响势力,影响了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杜镇 《华夏文化》2011,(3):24-26
佛教传人中土(以东汉末计)至魏晋南北朝时间总共不到两百年,而佛教通过西域僧人(其中还包括许多西北地区的僧人)的传播逐渐与政治发生关系。佛教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又和本土的儒家、道家哲学产生碰撞和磨合,经过文化与思想融合,最终佛教僧人在政治上与儒士、道士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5.
看話禪的興起与禪宗重視公案有關。唐末僧人希運論述了看話禪的基本内容。宋代僧人宗杲繼承了早期禪宗的基本思想,主張通过直觀參究公案中禪師的活句答語,解決修禪者的思想認識、禪境體驗和生活實踐诸問题,為看話禪成為宋以後禪學發展的主流奠定了基礎。元代僧人原妙主張以参究公案中的問話取代参究答語,强調在修禪過程中排除一切雜念,保持一種如癡如呆的精神狀態,反映了元代僧人們注重個人隱修的特點。明代僧人法藏比较明確地指出了看話禪與其它各種禪法的區別,强調向傳統佛教靠攏。  相似文献   

6.
太虚大师的《整理僧伽制度论》是体现其僧制改良思想的重要文本。其中所涉及的对僧人的规训与治理,对政教关系的处理,各种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的争竞,以及佛教制度的中国化和僧制的现代化问题,都值得我们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太虚的制度设计除了设置佛法僧园这样的中央统一管理机构以外,更是通过一整套的建制将僧团控制推向基层,并且在有形的管控之外更辅以神圣空间的心理上的控制。即使是寺院、庙宇、现代僧团这样的远离世俗的神圣空间,实际上也被权力所渗透与包围。现代僧团的清规戒律与僧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僧人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的规训与支配。而且这种权力的传播机制是自我生产、增殖与复制的,它不是通过外在强制的方式去征服支配对象,而恰恰是建立在支配对象的自我认同与服从的基础上的。在某种程度上,戒律对于僧人的意义已经不再是禁止、否定层面上的外在约束,反而是僧众建构身份认同的内在需要,是神圣与世俗的分界的重要标志。值得注意的是,对违反戒律的僧众的处置方式正是观察神圣权力的一个窗口,因为权力恰是在对权力的反抗和违拗中更清晰地展示自身的存在,并在这种展示当中进一步得到巩固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孔莉 《世界文化》2010,(4):14-15
<正>最早接触辛格,是从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开始。在这篇小说中,辛格向我们展现了犹太世界中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充满了世俗的油烟气,一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主要派系有宁玛派、噶举派、噶党派(老黄教)、萨迦派。及至十五世纪初叶,宗喀巴创立格鲁派(黄教),此后噶党派并入格鲁派。此四大派系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天。藏传佛教的东传经历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先是从青藏高原北向传入西夏,对西夏文化影响甚大。佛教是党时西夏人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国家设有管理佛教与僧人的机构,社会上僧人数量很多,据载,仅一次佛事活动即发愿度党项、汉、吐蕃僧人三千人。吐蕃僧人很受尊崇,有的吐蕃僧人被封为“国师”、“帝师”。同时,藏传佛教也还北传至当时的辽、金,但对内地…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时期,占据长安的前秦政权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而对东晋形成压倒之势。这与霸主苻坚的统治密不可分。苻坚以儒家思想为统治基础,广泛起用汉族士大夫,明令禁止谶纬。苻坚对西域的佛教和西域高僧充满了热忱与幻想,迎请中外高僧,齐聚长安,建立起当时最大的译经中心。汉族士大夫赵整引导苻坚接纳佛教,苻坚支持赵整组织至少外国僧人7人、中土僧人17人荟萃一堂,翻译佛经至少31部。苻坚征襄阳,迎来高僧道安和佛弟子习凿齿;攻西域,迎请高僧鸠摩罗什。苻坚对佛教的热忱,极大地推动了佛教在当时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儒、释文明的交融。  相似文献   

10.
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 ,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必不可少的饮料 ,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 ,又说茶有三德 :坐禅时 ,通夜不眠 ;满腹时 ,帮助消化 ;茶为不发 (抑制性欲 )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 ,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 ,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了不世之功。1.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 ,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自汉代传入中国 ,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  相似文献   

11.
正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求法之事震惊朝野和整个佛教界。玄奘西行求法事件的发生,实则为应对国内佛教发展困境而为之,是时佛教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且相关教义漏洞百出,一些僧人在如此困境之下将视野转向佛教发源地。有唐一代国力强盛,陆上丝绸之路得到了进一步的疏通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则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渐趋兴盛。除此之外,安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使唐初得以休养生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内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在此种主观和客观情况双重利好境遇下形成了前往印度求法的高潮。  相似文献   

12.
中晚唐诗僧诗作中,存在着数量颇多的与道教有关的作品。这些涉道诗的创作,反映了中晚唐僧人和道士交游之频繁和深入。当时不少僧人和道士结为好友,甚至成为莫逆之交,彼此和诗论道,且开始主动关注对方教理及修炼方式,反映了中晚唐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从诗僧涉道诗作看,僧人对道教多持欣赏的态度,僧人艳羡道士炼丹成仙,使其自身接受道教影响,开始出现阅读道教典籍,并兼修道教方术的现象。道教对禅宗的这些影响促进了禅宗的世俗化。  相似文献   

13.
贴近世俗的生活,如实细致地观察人生,以对人的关注为构建教义的基础,这是佛教基本理论的重要特征。应当看到,佛教的学说中对于纷扰、动荡的社会,蕴涵着批判和否定,对于民众那惨淡的人生,既是一种使人信服的无可辩驳的诠释,也是冷静面对现实的理性思考。所谓一切现...  相似文献   

14.
艺术承担着在世俗生活中的精神救赎功能。在当代艺术的先锋性与大众审美需求间进行调和,是当代艺术家的一个难题。本文以成都画家林跃的藏獒油画作品为分析个案,兼及孟涛、邱光平两位成都本土画家,对当代艺术近年来日渐增多的以动物为描绘主题的文化现象进行符号解读,解剖凸现出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质是艺术家"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从审美的维度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教发展的早期,佛教保留有印度佛教的特征,与中国世俗皇权还不能完全融合。国家统治者也开始逐渐摸索控制佛教的方法。南梁梁武帝作为一朝君主,也以笃信佛教闻名历史。他在位期间,为促使世俗法律调控并改革早期佛教作出了较大贡献。制荤腥戒从佛教规则内部来规范僧侣活动,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通过研究制荤腥戒的背景、过程,评价荤腥戒制定的效果及影响,理清中国世俗皇权法律促使早期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脉络,对探讨皇权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犹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发展的早期,保留有印度佛教的特征,与中国世俗皇权还不能完全融合,国家统治者也开始逐渐摸索控制佛教的方法.南梁梁武帝作为一朝君主,也以笃信佛教闻名历史.他在位期间,为促使世俗法律调控并改革早期佛教作出了较大贡献.制荤腥戒从佛教规则内部来规范僧侣活动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历史事件.本文通过研究制荤腥戒的背景、过程,评价荤腥戒制定的效果及影响,理清中国世俗皇权法律促使早期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历史脉络,对探讨皇权法律与宗教的关系犹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印度陶偶     
正古印度河文明中既无埃及法老金字塔一般的世俗建筑,也无类似美索不达米亚大神殿的宗教建筑,但为数不多的出土陶偶却极富特点,它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直接描绘各种生活形态,逼真地展现当时的生活场景,可让人感受蓬勃的生活气息;有的塑造为神灵、圣兽,如地母神以及圣兽驼牛陶偶,至今仍为民间普遍信仰,可让人瞭望到昔日信仰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正>《在路上》(1957)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中心人物之一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小说以凯鲁亚克及其朋友卡萨迪等人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主人公萨尔、迪安及其他同伴不安于平庸生活,一次又一次任性地踏上横穿美国的旅行之路的经历。在路上,他们狂喝滥饮、放纵性欲、吸毒偷盗,似乎做尽了为一般世俗所不容的种种勾当,远离了社会,远离了家庭。但事实上用心阅读小说可以发现,他们在看似放荡不羁的生活中,从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阿曼人宋富云编译传统的阿曼族在20世纪的今天,仍以古老的生活方式生息着。兰开斯特是他们的故乡。他们像祖先一样都是虔诚的教徒。对他们来说,20世纪的现代文明是世俗的引诱。在他们的生活里,没有电视、电话和照片。在这里,就像回到了19世纪,手缝被子、...  相似文献   

20.
佛典初入中土,先是经由西域僧人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等人东行传法而得以广泛传播;再是由于我国僧人之西行求法而得以弘扬光大。前者对佛典在中国的传播固然起着先入为主的重要作用,但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