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中。逆侧旋发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发球技术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正手发逆侧旋球,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波尔、中国的王皓等。当然,也有个别选手会采用反手发逆侧旋球,比如孔令辉。采用正手逆侧旋发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陕速进攻,同时逆侧旋发球虽然并没有太特殊的特点,但是接发球一方总会感觉与平时的习惯相左。因此会产生一些心理波动。  相似文献   

2.
张凡  赵晖 《乒乓世界》2007,(4):90-91
正手逆旋转发球是近年来应用逐渐增多的一种发球,此发球分两种,一种主要依托腕部发力,靠制造不同性质的强烈旋转伺机抢攻;一种以小臂和腰部发力为主,球的旋转不是很强,但球性平稳,很容易控制落点。图中王皓使用的是第二种。图 A1-A5王皓在反手位发逆旋转球至对方中路偏正手,弧线低平,勉强出台,对方难以发力,只得将球挂起来。大球时代反拉技术不再是单纯的反攻,它已经糅入到前三板进攻的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樊振东比赛进行分析,目的是提高樊振东的比赛成绩,为他以后的比赛提供帮助.研究显示:在发球阶段樊振东以正手逆旋转和顺旋转发球为主,落点为对方的正手位和中路位短球位置;在发抢段中,樊振东发球有力抢攻意识、正反手拉球、正反手反拉和反手台内拧球是主要战术;在相持阶段,樊振东出球质量很高,左手选手不同回球的轨迹和落点造成樊振东在相持中远台反手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李佳薇技战术运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5.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8,(10):124-125
正手“逆旋转”发球是相对于“顺旋转”而言的,简单说,逆旋转发球就是右手运动员用正手发出逆时针(从发球者的正上方观察)旋转的球,左手运动员用正手发出顺时针旋转的球。  相似文献   

7.
有神仙精灵 也有妖魔鬼怪——雅典奥运会中国对手扫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斐  陈洁 《乒乓世界》2004,(8):16-21
波尔4岁开始接受乒乓球正规训练,从16岁起代表德国队参加国际比赛。2002年,在男子世界杯中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翌年1月登上世界排名的头把交椅。波尔拥有一手出色的正手逆向发球技术,落点刁、旋转变化大,发球之后反手快撕和正手全台拉衔接紧密。他克服了以往欧洲选手反手好、正手差的弱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6,(12):86-97
1 波尔——改变握拍方式,使手腕更加灵活用正手发出两种旋转不同的球组图 A 为传统的正手发球。波尔在发球时动作较小,以使对方难以判断旋转变化。组图 B 为逆旋转发球,即从身体内侧向外侧摩擦球的正手发球。引拍时,波尔的手腕向怀中内收的幅度很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手腕动作,增加对球的摩擦。波尔的逆旋转发球动作非常简捷、突然,这是他发球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2017年乒乓球亚锦赛女子单打第一名的日本年轻小将平野美宇技战术特点及优劣势情况,结果显示:平野美宇主要特点为技术先进、进攻性强;反手相持技术扎实且主动性强;发球技术变化多、旋转强;战术较为主动以快节奏提升球的速度压制对手;正手技术较弱,尤其第一板下旋球抢攻技术;防守技术较弱;主要得分手段为勾手发球,反手快撕,正手拍打进攻及半出台抢攻.  相似文献   

10.
话说多球4     
《乒乓世界》2013,(4):114-115
乒乓球技术里,有一项是完全可以自己练的,那就是发球。正手奔球、反手快长球、急下旋发球、正反手侧上下旋、正手转不转发球:低抛、半高抛、高抛发球(均可正反手发)、下蹲式发球等等,现在又有了逆旋转发球,种类繁多。一个人发球的优劣取决于速度、旋转和落点,但绝大多数球友往往偏重于关注自己发的转不转。笔者的建议是:先得练把球发快、发长,进而再谈发转和落点。成年人学发球,要能把球发得又快又转是最先要掌握的。我们文章的主题谈的是多球,而用多球来练习发球是公认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球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比较典型的网球打法是正手进攻,反手防御,反手大多数为下旋击球,正手也只是平击式击球,缺乏变化。现在的发球正、反手大都采用上旋击球法,这不仅加大了球落地后的后冲力,还增加了对方回击的难度。为加强反手击球的力量,不少选手采用了反手双手握拍击球技术。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场比赛的经典之处莫过于变化。头两局。老瓦的接发球有比较大的问题—一对波尔的正手逆旋转发球,起初以慢摆中间或中间偏正手居多,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第二时间而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发球。但是老瓦自己能意识到,“我这样是不行了”.接下来就配合正手搓侧旋长球,并适时利用反手的摆、挑去接正手位的球.再加上正手的挑打。在接发球中寻求变化。  相似文献   

13.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14.
这项练习能够提高你的脚下移动能力,隐藏薄弱的反手,并且让你已经很棒的正手变得更加强大。这项练习从两位选手都站在底线中央开始(图中假设双方都是右手持拍选手)。选手A先将球喂到大约发球中线和右侧单打边线之间、发球线和底线之间的位置。选手B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之后选手A也同样侧身让开自己的反手位,用正手打一记反斜线。在这之后,两位选手以单打场地为界打完这一分。先赢七分的选手胜一局,五局三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秀羽毛球单打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短球、平快球和高远球)的特点,为运动员实战中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进行三维的运动学分析。结果:反手发平快球和高远球站位时前脚脚尖与前发球线的距离与发短球时相比要更近;正手发短球时,击球点在身体重心最右侧,同时也最靠近身体,而正手发高远球相反,击球点在重心最前端的位置;反手发短球、平快球、高远球时击球点高度之间存在异差显著,高远球〉平快球〉短球;正反手发球时均为高远球的挥拍距离最远,平快球次之,短球的挥拍距离最短。结论:选手可以通过对手发球时的这些特点来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以便能在接发球中主动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统计法、文献法、录像观察法,对波尔的284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引拍时肘部动作多变,左侧下变化多逆转强;中路短球在开局、中局和尾局多变;侧身位,以反手低抛、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为主,中间穿插有正手侧下顺转、侧上旋、急上、不转发球;中路短球、右侧下顺转发球、左侧短球在中局数量最多,其他旋转的发球和落点在开局、中局和尾局没有明显变化;关键时,习惯发特别转的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发球后抢攻的位置反手位居多,发球后抢攻落点多为中路长球.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正手而言,反手拉球在动作上更显固定一些。因为它的动作幅度偏小,尤其是腰部的转动没有正手拉球时那么大,所以反手抢拉更注重爆发力的释放。在发球后衔接反手进攻,要能够在重心还原后使两脚稳稳地蹬住地,这样可以为发力击球提供足够的支撑。击球时可以根据对方来球的具体情况选择拉加转弧圈球还是前冲弧圈球。前者更注重摩擦,要制造足够的旋转;后者则需要向前发力更多一些,保证球的“冲”劲。  相似文献   

18.
对于绝大多数业余选手来说,发球和正手是最常见也最不可缺少的两样武器,在比赛中,他们可以利用凶悍的发球和猛烈的正手进攻为自己赢得大把的分数。而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选手,比赛中正手打得风生水起,可一旦对手将球回到他们的反手位,他们却只能选择平稳地把球接回场内——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这一分能继续打下去,然后再等待正手进攻的机会。尽管这样的处理方法足够让他们赢得一些比赛,但在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时,技术上的不均衡便很容易成为他们输球的软肋。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2,(8):102-103
“正手发球后衔接反手抢攻”是马龙技术武库中的精华部分。这不仅依托于他高质量的发球,同时也体现了他反手具备的强大杀伤性。比起侧身抢攻而言,反手抢攻的步法调整要相对简单,动作相对更小。由于马龙自身的连续进攻能力非常强,所以他在拉这板球时往往更注重旋转、落点以及出球的稳定性。即使对方能扛住这板进攻,他也能从容地在第二板衔接中加快节奏,使出球更具力量和速度。  相似文献   

20.
如国,对于波尔的正手逆旋转发球,马龙运用了击球节奏较快的回搓(图3—5)。波尔利用第三板旋转强烈的反手提拉,回球到马龙的中路偏正手位。马龙快速衔接,用强烈的正手反带取得了这分(图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