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人历来就喜爱赞美自然山水,因此也留下了众多描写自然之美的诗歌。这些或空灵恬淡,或气势雄浑的诗歌,体现着人与自然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诗人笔下的山水,是他们在自然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浓缩、提炼眼前的景色与心中的感情所创造出来的,它凝结和沉淀着诗人深厚的情愫和丰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2.
《我与地坛》中描写了地坛的荒芜,以及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的生命,更以及在荒芜地坛之中、斑斓生命之上、史铁生在痛苦之中由人的意志战胜厄运的自由选择。这样三重内容依次向读者展示自然之美的三重境界,即荒芜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这三重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生命进程,是自然之美所在。  相似文献   

3.
审美的自然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主要体现形式,是审美的最高境界.由于生命境界与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认识由低级到高级依次表现为亲和之美、并育之美与无言之美三个审美认识层次,但是这并不代表自然境界本身的特征.审美认识的自然境界由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日益沉沦的趋势.这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4.
论旅游的和谐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如同西方古典浪漫派音乐,唤醒人们心中的家园感,让人们诗意地栖居于自然的怀抱;旅游能消解人与自然的对抗以及社会化带来的异化成分,使人适情顺性,逍遥自在;在旅游活动中,主客体异质同构,情景交融,使人性得以升华;在审美效应上,旅游是现实人生超越的预演,并营造为现实人生输送精神动力的稳定心态。因此旅游的审美本质就是和谐。人与环境相契相合的回归性文化走向将使旅游的和谐之美得到充分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5.
昆明世博因“东吴小筑”是苏州园林的缩影,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利用庭院进行空间分隔,将建筑融于自然;利用透窗、漏窗、门洞等构成将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的构景方式运用到造园之中,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藏露疏密有致,景色有虚有实,丰富了空间层次,园内风景不仅变化多样,且风格协调统一;以写意山水画为摹本.用充满书卷气息的诗文题刻自然融于国内建筑、山石、水景等,将文化内涵蕴藏于移步变换的自然美景当中,各处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韵味.苏州古典园林体现的是自然美、艺术美、形式关的艺术特色,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人离不开自然,要融于自然,也要在自然中发挥人的创造性,满足人们物质的享受和精神文化的追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性学科,其知识体系大多是基于化学科学实验,在与生活、自然相连接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发现自然中的化学之美,因而要用一双善于发现化学自然之美的眼睛,观察和发现中学化学中的知识性内容。  相似文献   

7.
钱穆把汉字称为中国独特的一门艺术,极重视中国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在他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及《中国文学论丛》中有专门的文章来论述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从汉字的构造、演变和应用的角度揭示了汉字的审美价值及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日本文坛现代派的代表川端康成,很早就以“继承日本的美学传统”自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细致地描写了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及情趣,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无不常有的悲哀韵致,尤其是在小说《雪国》中展现了日本文学的悲哀之美。  相似文献   

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话道出了人世与自然之美。阴晴、冷热及昼夜的周而复始,善恶、爱恨与美丑的交互错杂……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与世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而语文的美正是来自于这变化多端的人世及自然之美。我与我的学生正在课堂上享受着这些美。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一部用于占筮,同时又包含着博大、深邃、丰富思想的文化典籍。其内容由"经"、"传"两个部分组成。"传"是以经为依据,对自然、社会、人类的历史发展所作出的一种总体性的概括和说明。《周易》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在"传"中。其所记载的阴阳之美、天地之美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怀念狼》第一次真正把对商州的文化反思上升对整个人类生存命运的忧患和预警,其中发散的环境伦理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赋予小说极高的思想价值。小说在显在的“寻找”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英雄”和“怀念勃发的生命”,在潜在的生态主题层面上,“怀念狼”就是“怀念世界的平衡”和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12.
张焕明 《培训与研究》2008,25(10):37-39
人作为自然界中的异质性存在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具有主体性。尽管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的主体活动相关,但人的主体性并不因此而消解;隐藏于人与自然关系之后的是人与人关系,这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必须坚定人的主体性存在,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化源于人类对严酷生存环境的挑战的回应,文化是人类面临生存威胁和压迫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文化生成和演进的过程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哲学问题,即如何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协调,反对天人关系割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最根本的观念,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4.
人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就了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存在关系。在生态系统结构中,这种关系是趋向自由的。文艺生态审美在这多重自由关系中呈现着人的生态化的生命自由体验。在生态自由体验中的人类,能够从本质上认识自然,体认自然,能够真正地从生态意义上去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一向以人与自然的交融、层出不穷的奇特意象、色彩的象征、强烈的感情以及对自然与文明冲突的思索,为世界各国人们交口称赞。然而,令人感到最为惊讶的是他诗中所具有的强烈的“天人合一”境界竟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意识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论文就叶诗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表现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比较中,初步探究出叶赛宁“天人合一”境界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关联同一的,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源于自然,人的有生命的内体组织是物质的、自然的:人与自然又有本质不同,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在社会中获得人的规定性的,人与自然又是平等直辖市的,人的生存与自然的生存彼此关联,休戚与共,生态伦理学视野中的人类观还要阐明共时性的人与历时性的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它们之间的生存与发展矛盾。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文明,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高级文明形态,是一种生存本位的智慧表达,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验与深层觉悟;在当代生态文化视野中,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好方式和最积极的努力,就是建立一种生态——“绿色文明”的世界观,这意味着必须从根本上转换人类是自然界主宰者的角色,谋求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互利互惠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生态智慧,这种努力表现为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提升,扩展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再由一种世界观落实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并由此引导主体自觉追求生态觉悟,树立生态道德观,建设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倡导一种新的生存与价值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的提出,得益于他对整个时代状况的分析和人类存在的重新审视,得益于他对科技本质的精辟阐释。他在对技术本质的批判过程中,逐渐孕育出了世界的四重结构这一思想,用以揭示技术时代对存在的遮蔽,克服技术本性对人的束缚和支配,使人从技术世界中逃避存在、背离存在的主体,蜕变为存在的守护者,栖居于由天地神人构成的四重世界中。  相似文献   

19.
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模式形成深厚的文化意蕴,产生整体观、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对异文化的兼容并蓄等价值观,形成对当代世界带有普遍意义的统一多元、和谐共处、仁爱宽容与平等互利等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0.
自康德以来德国古典哲学都在试图超越近代哲学不可避免的"二元论"思维本质,以期达至实体与主体、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中,二元分立模式在绝对精神的统摄下告别分裂实现了统一,但是马克思不满意于黑格尔只是在思辨领域也即在思想领域以绝对精神的外化形式所实现的形式上的统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试图超越知识论立场所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外在性统一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通过劳动实践联结起来的感性对象化关系这一本质上的统一。马克思的感性对象性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本原就是对象性存在,从而为我们应对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