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记者的职责是忠实地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新闻事实记录于纸、传播于世。由此,许多人认为记者角色只能是新闻事件的局外人。其实,记者的新闻实践活动并非仅仅如此。有的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潜隐性,局外人是很难发现的;有的新闻事实孤立地看价值不大,若科学地组合之就价值大增;有的新闻事实的重头在延伸发展之中……这样,记者的采访活动不得不容入一个新的命题:记者的参与意识。艾丰同志曾提出: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有自己合乎原则的创造。也就是说,记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要充分显示出自己科学性的创造能力,以求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决定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否在新闻事实中找准问题、抓住关键,决定于记者的思辨能力;能否把所看到新闻事实的本质用恰当的方式报道出来,决定于记者的写作水平。记者与新闻事实的互动,应该是一个展示智慧和勇气的过程,一个展现创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感激·惭愧·祝愿徐兆荣在中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或是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恐怕没有人从未读过《新闻战线》。由此说来,我是幸运的:我不仅有幸成为《新闻战线》的读者,同时还是一个作者;而我更以为得意的是,当我开始在《新闻战线》上发表文章的时候,还是个在校...  相似文献   

4.
每一幅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无不是记者在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和感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纷繁的社会生活是摄影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源泉。摄影记者只要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和选择,才有可能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才能够拍摄出深受读者欢迎的摄影作品来。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度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灵魂,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新闻实践中记者缺乏敏感度,必然会导致新闻素材不完整,新闻价值不高.本文将对记者的新闻敏感程度进行讨论,简要分析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保证新闻消息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近年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潮流,成为许多电视台用来提高收视率和吸引广告客户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一批原本从事时政新闻的记者也转向到了采制民生新闻的岗位。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源头,任何一个优秀新闻稿件的产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之外,还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因此,如何巧妙地进行细致、深入的采访对于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隐性采访由于是在被  相似文献   

8.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表示:治理虚假新闻迫在眉睫坚决不走过场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记协党组书记、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翟惠生。他分析认为:虚假新闻所涉及的面发生了变化,已经由原来的娱乐、体育领域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新闻敏感,即记者的"新闻眼"、"新闻耳"、"新闻鼻"从何而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许多记者在熟知概念或者说经验之后,仍觉得茫然、做起来仍不那么得心应手呢?笔者认为,记者的新闻敏感来自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一个党报记者自然要讲社会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党报记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指导,勇敢地担负起社会责任,不辱使命。既要把鲜活的社会新闻抓上来,又不要对有些新闻进行炒作,产生负面影响。党报记者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不辱使命,完成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一、站在时代高度树立大局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一、记者职业道德概念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活动中所应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对记者提出的特殊要求。新闻记者的职业特征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人",交游广泛,经历丰富,生活内容多变。记者的双重身份(公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无法开放的市场,恰恰是企业内部的竞争,资源配置的疑似"浪费",在发挥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神奇作用。央视过去最令人诟病的毛病之一,就是一个新闻有多路记者蜂拥报道,不但新闻当事人被搞得有点头晕——前脚刚接受一位央视记者的采访,后面排队支摄像机拿话筒的,还是CCTV,即  相似文献   

13.
采访,是记者生活最丰富多采的内容。作为记者,最难以忘怀的不是某篇新闻作品,而是为了这篇新闻作品而进行采访写作的过程。采访生活有一个特点,就是多数被采访者没有采访的经历。那么,如果记者采访一个有丰富采访经验的作家,特别是精于此道的报告文学作家,那情形又将如何呢?笔者采访作家赵瑜,使得笔者有了和以往采访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硬汉写硬汉必有精采作品当时的赵瑜,正处在新闻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初当记者时,常常苦于没有题材可写。其实,新闻题材随处都有.缺乏的是作为记者的新闻敏感。一个记者想要写出好作品,除了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过硬的政治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敏感,也就是常说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们记者常常遇到发稿时机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到新闻价值的降低。时机———也就是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是新闻价值得以充分显露的最佳时刻,而新闻发布所能引起人们关注程度的高低和所起作用的大小,是衡量和确定新闻价值的真正标准。一、时机和时效作为记者,特别是作为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广播电台的记者,要考虑和掌握发稿时机,这是必要的。但记者必须有时效观念,要把新闻的时效性放在头等位置来对待。新闻的新(时间新、内容新),是新闻的基本特性。因此,只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要不…  相似文献   

16.
一、遇到突发事件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指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和判断其新闻价值的能力,突发事件骤然而至,需要记者瞬间调动新闻嗅觉,判断事件的新闻价值,这应该是一名社会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需要平时积淀丰富的生活常识,具备敏锐思想、丰富感情和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记者应当是学者。这是一位老记者的经验之谈,无疑是一个正确的主张。记者做学问的选题范围是非常广阔的。从理论上讲,可以说无所不包。现实点说,至少有两个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一是记者各自分工报道的专业,二是关于新闻学术方面的问题。有些  相似文献   

18.
王静 《今传媒》2011,(11):7
主持人语:舆论监督是媒体的神圣职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更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而舆论监督的具体执行人——记者的采访行为,会间接影响整个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受众认同程度,理解这一点是做好新闻采访的第一步。本期传媒大讲坛的第一篇文章特约安徽师  相似文献   

19.
在自媒体时代中,记者通过微博微信获取新闻信息、发布新闻,传播新闻,并且发布原创的新闻信息等,但是部分民众微博微信的社会责任意识很差,从而导致社会谣言的不断涌现。而作为记者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破解谣言,引导舆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本文针对自媒体时代记者微博微信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一个记者发现和提炼新闻的能力。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素质,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新闻敏感的强与弱是至关重要的。 现实生活犹如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山,一个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能够锐敏地从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及时而准确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写出引人注目的新闻。而新闻敏感较为迟钝的记者,面对似乎杂乱无序的社会生活现象,却手足无措,常常入宝山而空手归来,明明重大而有价值的新闻现象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