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内软骨损伤退变、软骨下骨异常重塑、骨赘生成、滑膜炎症反应和广泛血管生成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是全球6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异常代谢发挥了重要致病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作为软骨细胞代谢异常的重要诱因,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维持线粒体稳态是一种避免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方式。线粒体自噬是自噬体靶向吞噬损伤线粒体,以清除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维持线粒体稳态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自噬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这提示线粒体自噬功能的调节可以作为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线粒体自噬在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述了线粒体自噬调控骨关节炎的潜在机制,为线粒体自噬治疗骨关节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通常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细胞生理与生化反应过程。细胞衰老的发展过程与线粒体形态结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在袁老过程中,线粒体生物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方面都发生变化,线粒体产生自由基,而自由基对线粒体的损伤对衰老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线粒体DNA突变对细胞衰老的进程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袁忠 《生物学教学》2005,30(12):71-72
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外,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它是细胞内的能量供应中心。线粒体内亦存在自身的遗传系统,是动物细胞核外唯一含DNA的细胞器。人类细胞的线粒体DNA是人类基因组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第25号染色体”。线粒体基因涉及编码多种tRNA、rRNA及一些功能蛋白质,它们共同参与维持线粒体自身的功能。最近10多年来,线粒体遗传与遗传病的研究十分迅速,现已确认线粒体DNA上有100多种致病点突变和200多种缺失、插入与重排。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DNA与衰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线粒体DNA只编码少量的线粒体蛋白,但这些蛋白对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线粒体DNA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DNA的氧化损伤及其突变与衰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近年来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转录及调控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哺乳动物和人类线粒体疾病及相关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哺乳动物线粒体DNA(mtDNA)的结构和转录过程,转录基本元件和转录机制等方面,检索和整理近年来关于哺乳动物细胞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及调控机制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线粒体是哺乳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具有独立基因组的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ATP,同时对于物质代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和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果。结论: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与调控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阐明和理解线粒体基因组的表达调控机制,而且也助于揭示临床线粒体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是细胞凋亡的重要参与者.线粒体功能多样与其运动性较强以及形态具有可塑性相适应,往往被运输到细胞的特定位置.线粒体的运输主要是通过与能影响其形态和功能的各种细胞骨架蛋白相互作用而实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线粒体以细胞骨架蛋白为轨道而得以运动,与此同时细胞骨架通过各种非特异性的途径调节了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综述了细胞骨架与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力竭运动状态下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线粒体发生空泡样变,致使ATP生成减少,影响了运动能力。笔者对力竭运动对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影响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耐力训练不但能增加线粒体数量,也能提高线粒体池或线立体网络的功能或效率。线粒体容易损害,与核DNA相比,线粒体DNA受氧化应激和年龄的影响,易于缺失。骨骼肌细胞产生新的线粒体,维持健康,清除受损的线粒体,非常重要。骨骼肌一个最重要的适应是增强代谢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和健康。主要的基本机制涉及线粒体网络结构的调节,通过PGC-1α调节,生成和增加新的线粒体;通过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或失调的线粒体。重构线粒体网络结构是运动诱导一个重要的适应。通过这一动力性过程,生成新的、健康的线粒体,替代老的、不健康的线粒体,增强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其结构有4个区隔,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线粒体转运系统包括线粒体外膜易位子、内膜易位子、胞质中的可溶性因子、膜间隙和线粒体基质.文章重点介绍了线粒体前体蛋白向内膜、膜间隙和基质转运的运输机制及其转运体TOM40复合体、TIM23复合体、小Tim蛋白复合体和二硫键传递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方法也被应用于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推动了线拉体研究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不同物种线粒体蛋白质图谱的构建及线粒体蛋白功能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细胞质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 2 0世纪 6 0年代在衣藻的叶绿体中发现有DNA ,在鸡胚肝细胞线粒体中也发现有DNA以后 ,又陆续从各种生物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和质粒中分离出DNA ,并发现其具有遗传物质的功能 ,人们称其为细胞质DNA。1 细胞质DNA的形态除在某些低等真核生物中有少量线粒体DNA是线状外 ,其它线粒体DNA (mtDNA)和叶绿体DNA(ctDNA)均呈双链环状。细胞质DNA的大小随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动物细胞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小 ,而酵母线粒体DNA约是动物DNA的 5倍长 ,植物线粒体DNA的大小又约是酵母线粒体DNA的 5倍长。与核DNA相比 ,线粒体DNA所…  相似文献   

12.
于萌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3):99-101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发现是近年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也是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一大热点。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进而导致线粒体糖尿病的发生。WHO已将此型糖尿病归类为特殊类型糖尿病。综述此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子诊断学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粒体在人类遗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线粒体DNA突变与疾病的研究已成为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遗传特性、突变类型和一些常见的线粒体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线粒体DNA的遗传学特性,试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tDNA突变发生情况,阐明mtDNA的突变与线粒体病和衰老的关系,简要说明了人类mtDNA突变的类型和相应的线粒体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是健康个体中的一个正常过程.近年来发现细胞凋亡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生成活性氧,使线粒体上PT孔道开放,削弱了线粒体膜两侧的质子梯度,导致ATP合成下降;同时向细胞液释放了与凋亡有关的活性物质,激活Caspases,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紫茎泽兰造成小鼠肝脏毒性损伤后,肝脏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创新点:紫茎泽兰可以导致肝脏细胞发生凋亡和焦亡,从而产生中毒损伤,然而尚未有报道其对线粒体超微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多种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不同浓度的紫茎泽兰饲料(对照组、100、200和300g/kg紫茎泽兰添加饲料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研究肝脏损伤情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同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流式细胞术和化学分析方法对线粒体DNA拷贝数、肿胀度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的改变进行探究.结论:紫茎泽兰导致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增大了线粒体肿胀度,降低了钠钾ATP酶(Na+K+-ATPase)和钙镁ATP酶(Ca^2+Mg^2+-ATPase)活力,同时减少了DNA拷贝数,从而引起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线粒体DNA的遗传学特性,试从分子水平上探讨mtDNA突变发生情况,阐明mtDNA的突变与线粒体病和衰老的关系,简要说明了人类mtDNA突变的类型和相应的线粒体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植物线粒体提取的一种简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普通试剂及仪器设备提取高质量植物线粒体的简单快捷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较,它具有简单、快捷、高效、不需要密度梯度离心等特点,得到的线粒体纯度较高,活体线粒体比例高,基本满足进行线粒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致命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它是由亨廷顿蛋白N-端的多聚谷氨酰胺延长造成的。该病表现为纹状体中的中型棘神经元(medium spiny neurons,MSN)逐渐丢失。HD的致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在HD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证据充分表明了HD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此外,HD细胞中线粒体某些电子传递链复合物蛋白活性或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以及突变亨廷顿蛋白对细胞核基因转录的影响进一步引起了线粒体功能障碍。除了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改变,HD细胞线粒体的Ca2+稳态也发生了紊乱,且线粒体的氧化压力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导致HD细胞线粒体基因组DNA损伤。由于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HD细胞中线粒体的这些变化揭示了线粒体异常参与了HD细胞特别是HD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本综述将集中探讨HD中线粒体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为阐明HD的发病机理和HD治疗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基因(mtDNA)在系统学、系统地理学和物种鉴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线粒体假基因(nuclear mitochondrial pseudogenes,Numts)的存在会影响系统发生关系、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种群遗传参数的推断,以及线粒体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诊断。该文对Numts的序列特征、分布规律、转入机制、联合扩增的降低措施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在mtDNA应用中降低Numts的影响和为Numts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