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作翻译是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本文对1983—2013年以来我国广告学著作的出版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包括翻译的数量、翻译的内容、译自的国家等,以此解读其在我国广告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不足,为广告学未来的学科发展探究可能。  相似文献   

2.
房芳 《新闻爱好者》2011,(2):118-119
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内容几乎涵盖了广告学专业的全部知识,能否上好这门课,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广告学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所以,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做出科学设计。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的广告学概论课程为例.探析该课程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人门课,内容几乎涵盖了广告学专业的全部知识,能否上好这门课,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广告学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所以,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做出科学设计.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的广告学概论课程为例,探析该课程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于良芝博士的《图书馆学导论》是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一部全新的反映图书馆职业、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和变革的概论性著作。文章对该书的内容、特色进行了分析、评介。  相似文献   

5.
郭静 《新闻世界》2010,(5):144-145
施拉姆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出的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有中外学者对其提出异议。本文试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从传播学学科建立的时代和理论背景,探讨施拉姆确立四大奠基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曾琼  张金海 《新闻大学》2015,(1):126-133
中国广告学的知识生产,一直饱受过份偏重应用研究而忽略基础研究的诟病。本文以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尝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重点考量中国广告学知识生产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层面的实际状况。研究发现,中国广告学的知识生产,在初始的缓慢增长期(1979—1997)的确显示出以业界为主体、以应用研究为主导的知识生产特征,但在进入快速增长期(1998—2008),尤其是平稳增长期(2009—2013)之后,伴随知识生产主体从业界到学界的转移,却明显显现出基础研究加强的迹象。值得重视。但中国广告学的知识生产,在"学"与"术"的层面,均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70001)基金资助的《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出版与学术传承》一书,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以民国时期出版的图书馆学著作为研究对象,从它们的产生背景、研究内容以及对当时和后世所产生的影响,来考察民国时期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明辨其是非得失,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作为一部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述史,该书是作者范凡女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反复锤炼而成的,将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学术史的构建提供一块可靠基石。  相似文献   

8.
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性质的编辑学著作,可以有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目前,我们需要一本概论性的图书编辑学著作,用以满足培训编辑干部的需要。这种概论性的编辑学著作,应该对编辑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编辑活动(或称编辑劳动)的性质、编辑活动的过程、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活动的外部联系、编辑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编辑活动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就前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理论与广告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学的学科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广告学学科基础众多、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互动发展、广告涵义测不准以及对广告学采取分类研究所导致的。在广告学研究中引入模糊理论,有助于我们形成对广告学的新的认识、拓展广告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广告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0.
广告学"学科规训"及其知识谱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泓 《新闻大学》2006,(2):83-87
现今的学术知识生产已和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广告作为现代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知识谱系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论层面的结果,而且是在学科规训制度的宰制之下的生产和传播.由于中西广告学科规训制度的不同,形成了"营销劝服"和"媒介传播"两种不同的广告知识谱系.本文力图梳理和阐述广告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以及广告知识谱系的建构,并且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权力--知识"关系当中,为我国广告发展,探讨新的学科规训制度及其知识谱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种史学概论著作,这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这些史学概论著作各有所长,共同为史学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以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和姜义华等所著《史学导论》(陕  相似文献   

12.
李冉 《今传媒》2013,(5):147-148
近年来,地方性高校的广告教育存在着师资数量紧缺、教师知识背景偏科及实践经验缺乏等困境,他们严重制约了广告教育由重量到重质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广告高校院系及广告学师资内部的视角出发,通过广告学科建设、广告学理论创新和高学历高层次广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对广告学师资建设展开讨论,以期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告行业发展需求,依托我校财经管理的优势学科背景资源,结合我校广告学专业的教育实践创新,探索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策略.对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梳理,基于培养目标,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建设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课程群平台.培养学生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实施等能力,提高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学人风采     
《今传媒》2020,28(5):F0002-F0002
周鸿铎,国家二级教授,中国传媒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网络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创建了《广播电视经济学》《传媒经济学》《结构传播学》等学科。其著作有:《传媒经济学》《应用传播学》《广播电视经济学》《传播学》《广告学》《市场学》《传媒经济论》1-3卷(精装本)《新传播学教程》等数十部传播记忆类、传播结构类、传播哲学类著作以及部分社会科学类著作。  相似文献   

15.
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学概论类著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以1923~2012年的图书馆学概论类著作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出图书馆学概论类著作的历史演化以及在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对该领域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称《概论》)以新的体系、框架和思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创立了一个新学科。我习读过并教授过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等著作和课程,这些都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也研读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论著。然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并成就一部学术专著,在我看来还是首创。读《概论》一书,似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它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了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概论》由新闻传播学本体论、客体论、立体论、载体论、媒体…  相似文献   

17.
谢俊陶 《新闻传播》2023,(23):85-87
新文科背景下广告学的学科发展,更强调的是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建设更加沉浸的专业体验和实践环境。《网络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是广告学专业智能营销传播方向的基础课,是广告学专业从传统广告向智能广告跨越的桥梁,高度融合了文科基础与理科技能;该课程能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广告学中智能营销传播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对“网络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从加强智能营销传播的专业认识教育、提高与智能营销传播的结合互动、设计课程特色教学模式、采用增强实践能力的多元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的实践思考,为以后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广告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广告历史、广告理论、广告营销策略、广告制作与经营管理的学科。广告学一般被认为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美学、传播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复杂,艺术性强。由于广告在创意、色彩、文字、修饰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艺术原理,都需要体现艺术感,因此需要在广告学的教育中加入有关艺术思维和艺术创新的元素。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在广告学教育中艺术思维的培养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业界,人们常把广告视作新闻传媒业的生命线,而在中国广告学学术史上,广告学学科的确立与发展,也与新闻学界学者的努力密不可分。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蒋裕泉、赵君豪等新闻学者或业界专家,都在新闻研究的过程中对广告经营、广告创作、广告主的媒体选择等问题上进行了理论探索,有的还积极参与报学系的广告教学,甚至写出独立的《广告学》著作。尽管广告学科不可能仅仅依赖于新闻学的学术资源,但在今天回顾中国广告学学术史的同时,注意到新闻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源头,对于思考当今广告学在新闻传播学学术格局中的定位与意义,仍有指向现实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雪枫  高信 《新闻大学》2023,(3):76-89+122
在我国广告学的知识生产与传播中,国外著作的译介与引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对新时期以来国外广告著作的译介引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译著内容涵括面广,引进数量逐渐增多,经典著作多次再版;作者兼有业界、学界双重身份,作者国别以美、英、日、德为多;引进路径也随时间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文章认为,广告著作的译介引进应坚持“经典”与“借鉴”兼顾、“术”与“学”并重、“多样”与“独特”统筹等原则,以此赢得译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