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植入式广告是一种隐蔽性比较强的广告形式,它隶属于隐性广告这个大类别,但是很多人容易混淆二者的界线。在显性广告的性价比日渐下滑、国家广电总局频繁出台"限广令"的今天,植入式广告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植入式广告却呈现出一派混乱的景象。笔者通过分析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和不足,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下半年,"限广令"引起电视媒体和电视广告界的一次强震。电视媒体广告经营本就在竞争中遭遇了插播广告泛滥、植入广告繁琐的"内忧"与电视节目复制、跟风、视频网站崛起的"外患",此时"限广令"的出台实际上是对电视媒体广告经营作出结构性的调整和框架性的制约,同时平衡了经济利益、受众利益与社会利益三者间的关系,也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有效补充。新规实施半年后,电视媒体纷纷作出了调整与创新,或将插播广告进行了转化转移,或将节目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相似文献   

3.
本刊观察     
"限广令"下的电视生存法事由:2011年11月28日,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禁止各级电视台在播放电视剧过程中插播广告。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限娱令"出台。11月28日,《〈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限广令"出台。电视限令接二连三的颁布,在行业中掀起轩然大波。业内人士预测,限令会导致各地电视台损失不少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1月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被坊间称为"限娱令""限广令"的一系列文件。"限娱令""限广令"的出台激起了有关媒体和舆论的千层浪,一时间,有关限令的利与弊、限令对各卫视的影响、限令是否会引发卫视排名大洗牌等讨论不绝于耳。那么,"限娱令""限广令"出台的初衷和政策指向何在?它究竟可能给业界造成哪些影响?普通的观众又能从限令中获得些什么?以下的三篇文章将从不同的视角对"限娱令""限广令"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6.
孙旭阳 《声屏世界》2012,(7):136-137
今时今日,植入式广告对于受众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它无处不在充斥着大小荧屏,让人防不胜防。作为电视媒体来说,左手是逐年递增的广告任务额,右手是相继出台的"限娱令""限广令",植入式广告确实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植入式广告也确实是平播广告之外一个有力的补充,植入式广告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硬性效益(经济效益)和软性效益(改善播出平台环境)呈井喷式的呈现,但它所带来的问题也同步显现,值得引起人们重视、论证、解决。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12,(1):60
2011年11月25日,广电总局发布"66号令"规定,播出电视剧时,不得在每集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本期专栏文章对这一"限广令"的合法性、正当性与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限广令"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但正当性与有效性却值得进一步探究。会不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在净化荧屏的同时,"限广令"也让电视台广告收益受损,网络则成为事件中的大赢家,以微博广告和微电影广告的形式截流了相当部分的电视广告客源。未来广告发展的趋势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融合联动式的发展。而在广告内容方面,随着限广令的颁布和实施,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感性广告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张文祥 《青年记者》2012,(25):65-67
近年来,"限令"成为广播电视媒体的热词。从广告限时、限播、限中插,到限娱乐、限电视剧题材,一系列"限令"构成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媒体进行内容管理和监督的行为,体现了行政主管部门治理广电媒体的热切愿望。有学者发文认为,今年初开始实施的"限广令"的合法性"毋庸置疑",只是其有效性值得怀疑。①事实上,"限广令"的合法性并不能这样简单断定。本文以宪法与行政法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限广令"还是"限娱令",净化荧幕环境,给受众更好的收看体验,更好的精神享受才是根本。"限广"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目的。2012年伊始,限广令的绝对威力成为现实,电视媒体必然进入不变革无法创新的时代。可预见的是,电视会因为广告环境的变化,逐渐加大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影视剧的受众关注度还会是媒体传播的主流。于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2,(1):91
编者按:市场峥嵘,荧屏激荡,2011年全国电视营销市场依然惊喜连连,热闹非常。广电总局颁布的"限娱令"和"限广令"并没有冲淡年末各大电视台"招商"大战的白热化程度,相反,随着广告时段的缩减和广告价格的调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12,(1):15-15
点评:“限广令”出来之前,央视广告年度招标已经结束,一些卫视、地方台的广告招标也已结束,但突然出现了。“限广令”这个“不可抗力”,不仅可能使已经签订的合约成为一张废纸,也可能需要重新招标。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随着"限广令"的出台,电视的广告空间被压缩。加之媒体运营成本的提升,2012年传统媒体投放费用普遍看涨,个别优势栏目涨幅超过100%。企业的投放压力明显提升,市场的发展又要求企业加大传播力度,加强传播攻势。广告主的广告投放策略,围绕着"贵"字进行着调整。列车媒体的传播效能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列车媒体作为广告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2,(4):26-27
缘分也好,机遇也罢,飞鹤与黑龙江卫视《乡五》的合作的确让彼此都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当二者成为一荣俱荣的整体,一对形影不离的伙伴,两者的共赢便水到渠成。2011年,对于各大地方电视台来说可谓是紧张忙碌的一年,广电总局颁布的"限娱令"、"限广令"使电视台必须对其节目的制作和广告主的投放方式进行大调整。"限广令"颁布之后,电视台的广告资源显得尤为珍贵,尤其是重点电视剧的冠名。  相似文献   

15.
李照 《今传媒》2012,(6):63-64
2010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的一部时长90秒的微电影《一触即发》开启了品牌营销的新时代。微电影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浓缩的电影叙事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的感性诉求发挥到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对微电影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新出台的"限广令"政策以及三网融合的大环境进行分析解读,概括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以期为微电影进军主流营销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多次"限广令"会成一纸空文——为什么滥播广告、低俗化之类的顽疾屡禁不止——是各级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措施不力、监管不严,还是各级电视台的领导觉悟不高、党性不强,或者是各级电视台从业人员纪律涣散、职业操守低下  相似文献   

17.
“限广令”     
《视听界》2012,(1):7-8
“限广令”致电视台损失逾200亿元”限广令”一出,被广告绑架的电视剧终于“得救”,但全国电视台的损失将不下200亿元.对刚刚签约的广告商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声屏世界》2012,(1):193-194
近期,继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后,我国相继推出了"限娱令"、"限广令",加强宽带网络建设等各项措施,从国家政策角度看,三网融合的脚步正在加快,传统电视与网络视频的"台网联动"模式正在全面展开。台网联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记者摇篮》2012,(1):75-76
"限广令"今年起实施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2010年12月30日在京说,全国各级电视台已完成2012年广告和节目的重新编排工作,撤销了2012年电视剧中间的广告插播时段。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说,为确保2012年1月1日起切实执行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插播广告的规定,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和电视台的准备工作已经到位。广电总局2011年11月28日下发《〈广播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不断增长的用户规模和近百亿的视频广告规模,未来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必将伴随着激烈的整合与竞争。2012年1月1日起,"限广令"和"限娱令"同时开始生效。有理由相信,两限令将长期利好电视行业发展而带来短期阵痛,同时也促使网络视频行业在2012年"整合"的大背景下加紧抢钱、抢地盘。或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