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执教过《海底世界》的公开课。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讲海底的声音)时,有两个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我轻轻地走了过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有些紧张起来。课堂上便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我:“你们俩刚才在说什么?能告诉老师吗?”学生似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作声。我:“你们是不是在下面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这一段讲了海底的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我:…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叫声     
现在我们要弄明白动物发出声响的种种原因。动物最先发出的声音就是刚生下时的叫声,大多数动物幼崽发出的声音有一个特殊的名称:求援信号。它们也许在说“我饿了”,“快来帮我”。它们的父母会发出一种声音作为回答,使它们感觉好一些。你是不是想到你刚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在成年以后,动物的鸣叫就有了更大家好!我是大眼亮亮。你有没有听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人们的谈话声、音乐的演奏声、汽车的喇叭声、建筑工地的轰隆声等?但在野生动物世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声音:狮子的吼叫声、大象的啸叫声、海豹在水…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师论坛活动。在会上,一位老师谈到了“不在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的观点,我当即表示赞同她的看法。确实,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进行过思索,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一点实践。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初期,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质的转变,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对话”,气氛非常活  相似文献   

4.
有次在一位年轻教师的班听课.没过十分钟,几名学生就坐不住了,一会儿做出夸张的动作,一会儿发出搞笑的声音,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应有的秩序.年轻教师拿起黑板擦猛击讲桌,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可仅过一会儿,“不和谐”声音就卷土重来了:“老师,您这么大劲儿吓着我了……”“老师,我实在受不了您一惊一乍的,我得去厕所……”整个课堂活动摁下葫芦浮起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5.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都能听到蝉在树上鸣叫。实际上蝉的叫声是股膜(mó)摩擦(mó cā)振动发出的声音。蝉的幼虫一般夜晚出来,然后迅速爬上树干,摆好姿势,接着一动不动,它要蜕壳(tuù ké)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注意,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第六册《老人粘蝉》中有这样一句:“另外,粘蝉必须全神贯注。我在粘蝉的时候,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有位老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话蝉     
蝉,俗称“知了”、“马几”,为同翅目蝉科的昆虫。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一百多种,常见的有蚱蝉、蛁蟟、蟪蛄等。随着盛夏的到来,我们的周围就会响起时高时低的蝉鸣声,不过,不是所有的蝉都能鸣叫,会鸣叫的只是雄蝉。蝉的性别很好区分:腹部末端有锋利、锯齿状的产卵器而没有发声器官的为雌蝉;而腹部末端较长、没有产卵器,但有发达的发音器官的为雄蝉。古书《淮南子中记载:“蝉无口而鸣”。这恐怕是古人唯口能言的误解。的确,蝉的鸣声不发自于口,不过蝉也并非无口,它的口被称为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册《声音的传播》一课中,“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文中仅列举了两例:上课铃响,在学校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到铃声;上课时,全班同学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以此来说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仅靠此说明,学生虽能明理,但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的现象。这次我在教学视导中,发现一位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精心自制教具设计了下面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江南 《今日中学生》2005,(13):13-16
人们之间的信息,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的。可是你知道吗?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其表达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几类动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声音语言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地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科学家发现,鱼类在呼吸、进食、运动、繁殖时,都有不同的声音。如大黄鱼在产卵前发出沙沙或吱吱声,产卵时发出呜呜或哼哼声,产卵后发出咯咯声。蟋蟀的声音清脆动听,并像乐曲一样,能够体现它们的“感情”。在雌雄相处时,那轻幽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工作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在两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激励性评价在英语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自信心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一次英语科代表选举,我发给每位同学一张推荐表,让他们把推荐的人名写在推荐表上。看完后,我发现少了一张。我环视全班,看见林嘉威同学已将推荐表折成一个小方块了。我轻轻地对他说:“能把你推荐的人名单给李老师看看吗?”他怯怯的把它递给了我。当我打开它时我才看到他推荐的人正是他自己。“对不起,老师,我不应该选我自己。”原本声音就低的他,此时声音更低了。我微笑着对他说:“能不能大点声说一说,你为什么不应该选你自己呢?”他的声音稍有提高:“老师,我非常喜欢英语,我更想当英语科代表。可我不善于口语表达,所以我……我不应该选自己。”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示意他坐下。我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共有50名同学,就有2...  相似文献   

12.
在韩国的日子里,我经常会被一些细节所感动。细节是微小的、具体的,但它却联通着人心。那天,我第一次给韩国的大学生讲课。下课时如同在国内一样习惯地说了一句“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下课。”正准备离开讲台,不料下面几十个学生齐刷刷地说:“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我以为是初来乍到,学生表示礼貌,没有在意。不料以后每次下课都是这样。这不是稚声稚气的小学生的声音,而是二十多岁青春蓬勃的大学生的声音,听着这声音,你怎能会不感动?在校园,我时常会见到学生向老师弯腰问好,甚至有学生之间互相弯腰招呼的现象。有一次,我问一位男生,刚才那位…  相似文献   

13.
动物的语言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类动物来说,它们都有自己的“语言”。概括起来,这种“语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声“语言”,另一类是无声“语言”。有声“语言”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海豚能够在水下用不同频率的声音与同伴交流信息。母鸡通过多种不同的鸣叫来召唤小鸡,表示找到食物、敌人来临等。群居生活的乌鸦,当一只乌鸦发现猫头鹰等敌害时,就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1月12日,萧山长河镇小。我和学生一起学习《现代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一棵斜长的榆树》。揭题后我安排学生质疑。有一位学生提出:“老师,什么叫榆树﹖”我一愣。怎么提出这个问题,这在试教时可没人提出过,而且榆树是怎么样的,我还真不知道。好在这一树的名称对理解、感悟课文无关紧要,于是乎,我说:“榆树只是一种树的名称,就像你叫××一样,是一个名称,懂了吗﹖”学生点点头表示懂了。课后,导师汪潮教授对我说:“‘什么叫榆树’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不满意。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你老师应该给学生介绍呀!怎么能蒙混过关呢﹖”我心里很不…  相似文献   

15.
微评     
《甘肃教育》2021,(3):6-7
让“声音可塑”成为教师的基本认知某学校期末教师测评中学生反馈的最大问题是教师的声音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教师课堂说话声音小、扩音器发出来的声音炸耳朵……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声音是老师的第二教态,不好的声音条件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声带健康和专业成长,成为教师难以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校园逸趣     
巧辩老师训斥班里的值日生:“黑板那么脏,抹布是干的,地球仪上……”说着他用手抹了一下,“全是灰。”“哦,老师,”值日生说,“你抹的地方恰好是撒哈拉大沙漠。”课堂上,老师对一个学生一连串的提问不胜烦恼,无可奈何地说:“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比十个聪明人能回答的问题还要多。”那个学生低声说:“难怪考试的时候我们的考题那么多,许多人不及格。”一个一心想当歌唱家的女孩,刚刚上完一课,就向音乐老师问道:“就您看来,我的声音将来会不会有什么成就?”“噢,这个,”音乐老师回答,“碰到火警,你的声音倒可以派上用场。”一语文老师对学生极…  相似文献   

17.
吴怀军 《广东教育》2003,(12):32-32
教授“光的衍射”时,我们经常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说明声波比光波更容易衍射。这样讲授,尽管学生能感受和理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情景,但毕竟不能身临其境。一次又讲到这个问题时,恰好听到隔壁课室教师上课的声音,我突发灵感,立刻对原有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我有意停顿一下,这时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目光都注视着我。我没有立即讲课,问他们听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只听到隔壁老师在讲课。”再问:“你能看见那位老师吗?”他说看不见。此时,学生完全融入老师设置的情景中,深深体验到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等待是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上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起立!”“坐下!”学生坐下发出的声音还没有停息,坐姿还没摆稳,教师已讲完了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已经提出了问题。老师向前走了,学生却没跟上,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老师要等等学生,等学生坐好、等学生集中注意力,等学生理解老师说什么了。等待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不能忽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一位老师要他的学生用“想”造个句子,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听花开的声音。”老师听了很是生气:“乱弹琴!花开的声音怎么可以听?错了,重说!”  相似文献   

20.
课堂上,在讨论《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请鲁肃来帮他做事的原因时,一位学生说:“因为诸葛亮觉得鲁肃是个老实忠厚的人,所以才请他帮忙。”这时,另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鲁肃不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况且,周瑜这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吃里扒外,怎能说忠厚老实呢?”一些学生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周瑜对鲁肃很好,鲁肃怎能这样对待周瑜?我想不通。”“诸葛亮请鲁肃这样的人做事,看来诸葛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