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的研究,不能回避对其称谓变迁的探讨。在其称谓从“归化人”到“渡来人”、从“华侨(侨人)”到“大陆移民”不断演变中,“大陆移民”这一称谓最符合史实,该称谓的变迁反映了中日两国研究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的定向历程。  相似文献   

2.
“大革命”称谓与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李蓉1924~1927年的中国革命通常被称为“大革命”,这个提法从何而来,人们一般不去追究。对中国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这段革命历史,当事者大都用“国民革命”的称谓,如毛泽东的《北京政变与商人》(19...  相似文献   

3.
“资教生”是湖北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个新称谓。我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一批“资教生”应运而生。每年都有一批应届本科毕业生被选派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如今全省已有3645名本科毕业生在70多个县的400多所乡镇学校大展身手。  相似文献   

4.
“同志”称谓由19世纪20年代在一定范围内兴起,到50年代全社会普遍使用,现今又回到了局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使用状况,这一嬗变过程体现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同志”、“老师”、“先生”都是社交称谓语义场的主要成员,它们在语义场中的地位是由相互间的关系确定的,不同的时期,这几个主要成员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不同,成员与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则会导致整个称谓语义场面貌的改变,“同志”称谓嬗变的原因是和称谓语义场中其他主要成员的发展变化分不开的。“同志”称谓鲜明地体现了等差原则中“平等”的内涵和情感原则中强调亲和、感情浓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小说刍议余海乐新写实小说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关于这一流派的名称,众说不一,有“新写实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后现实主义小说”等诸多称谓。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与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史学界定论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称谓提出质疑,认为此称谓颠倒了战争的性质,与战争的实际不相符合,应将这一长达10年的国内战争称之为“第一次国共战争”。  相似文献   

7.
2000年6月1日是孙云晓网站开通的日子。当天晚上8 点整,孙云晓在网站就“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这一话题与热心的网友们进行了第一次网上交流。从统治者到合作者Rebecco:请问孙老师,您认为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的好处有哪些呢?孙云晓: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可以促进家长制观念的改变,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平等、温馨的环境。云烟对孙云晓微微笑着说:您说的改变家长制是怎样的呢?孙云晓:父母由统治者变为合作者。Nini:您认为“父母”称谓比“家长”称谓更人性化吗?中国数千年来“父母”不就是等于“家长”吗…  相似文献   

8.
称谓二题     
称谓二题崔应贤,彭富旗本文想就“称谓”的社会内涵和“就下称谓”二题略陈管见,以期得到深入的讨论。迄今为止,人们对“称谓”的认识还较一般地停留在功能的描写上面,比较完整地指出它具有:“呼喊”“反映关系”和“表达情感”三种特征。①如果透过这种单一平面的静...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妇女一直处于一种被歧视的地位,近些年来已有明显的改善。语言总是反映社会,社会的变化也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通过汉英语言在“字词”、“称谓”、“俗语”三个方面的变化来看妇女地位的变化对汉英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老头子”这一称谓,与清朝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年间.纪晓岚在翰林院编撰《四库全书》。有一天.纪晓岚和同僚们开玩笑称皇帝为“老头子”,恰好被乾隆皇帝听到。乾隆怒问纪晓岚:“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若能讲出道理.可免你一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称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历史上许多称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并且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在考试中可以作为新情境、新材料呈现出来。从称谓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不仅可以扩大命题资源,拓展命题材料的范围,增添试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考生的观察、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阅读下列试题,选出最佳答案。  相似文献   

12.
“足下”是秦汉时期人际交往中普遍使用的尊称称谓,它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主要用于对各国君主的尊称。秦汉时期,“足下”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再是少数尊贵独享的尊称。而是成为社会大众都可广泛使用的尊称称谓。“足下”称谓内涵的嬗变反映了统治者称谓政策的改变,对称谓的形成、转变与演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恰是促成统治者称谓政策改变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公”说称谓经历了由废除到复兴的历史变迁。“公”说称谓的社会内涵是由秦汉时期政治思想化背景决定的,而社会的变革又直接影响看“公”说称谓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神圣使得人们对教师有着更多的赞美,同时也有着更高的期望。这从对教师的称谓上能够看出某种的反映。比如人们经常将教师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等等。但是细想一下,这些称谓都有一些与现代教育思想不太贴切之处。在这里,我试图解读几个教师的别称,也许有失偏颇,仅仅是“望文生义”而已。先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将教师上升到上帝的高度。这一称谓认为受教育者的灵魂、精神、思想可以被外力所塑造,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起这一称谓,我头脑中禁…  相似文献   

15.
李春发 《教师》2013,(4):37-37
随着我闫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纷纷踏上外出务工的征途,他们涌人大城市工作,被赋予“农民工”这一特殊称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这些孩子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称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6.
贾琏是贾赦长子,而书中又称“琏二爷”。本从三辈人堂兄弟称谓没有连着排的习惯人手,落实宁荣二府称谓的严肃性,试图找出“二爷”称谓奥秘的版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五代时期产生的状元大多湮没无闻,有幸未湮没者又多半久沉下僚,其状元桂冠并无相应的实惠,而且“状元”这一称谓叫得并不响。由此看来,五代时期状元是很不被重视的。  相似文献   

18.
鄂东北方言关于父母的称谓尤其是关于母亲的称谓是艰复杂的。本文介绍了各种称谓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对主要称谓诈了辛证,认为鄂东北方言中此赛称谓很有特色:古夸称谓并存而以保存古“楚人”、“江东”等的称谓为突出特点,纷繁的称谓有着与明代以前的行政区划基本一致的使用地域的差异、使用者年龄的差异,面称引称兼用与只诈引称的差异以及构成要素的文白读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差生”一词被“后进生”悄然代替,谓之观念的更新、时代的进步。从词的感情色彩上看,“差生”属于贬义词,“后进生”则趋向于中性。显然,从字画上理解,这一称谓的变化的确折射出当今教育改革中教师观念的改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让人欣喜的是,“后进生”概念诞生伊始,就吸引了无数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在豫东农村,对父母的传统称谓多是“爹”、“大爷”、“叔”、“大儿”、“大大儿”、“伯”、“娘”、“大娘”、“婶儿”等。20世纪50年代“爸”“妈”称呼开始在豫东农村出现,80年代以后,占据了绝对优势。从豫东对父母称谓及其变化可以看出,称谓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且富有地域色彩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