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韧性是少年儿童田径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少儿基础训练阶段抓好柔韧性练习,使其与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同步发展,可以为今后从事田径专项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日常训练实践的探索,我认为提高少年儿童中长跑运动员柔韧性练习效果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1.自行车运动员早期训练周期划分的规范化自行车运动员早期训练阶段的训练特点具有明显的启蒙性和全面性,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增进他们的健康,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并从中发现有培养前途的苗子。早期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特点,该阶段分为一般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前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专项训练打好全面和一般身体发展的基础,后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  相似文献   

3.
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特点及阶段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并与少儿田径训练实践相结合,论述少儿田径教学训练的特点,即训练过程的阶段性、训练内容的多样性、训练方法的双重性;以及早期基础训练、主要基础训练、专项初级训练等阶段训练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业余田径训练,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也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保证。因此,抓好小学生业余田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是我们基层教练员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永恒课题。笔者试想把近年来对小学生业余田径基础训练的实践和探索,谈谈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一、贯彻"一个指导思想"。遵循小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小学生田径基础训练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少儿时期人体生理方面的免疫力较低,生理  相似文献   

5.
根据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划分,学龄儿童年龄为7—12岁,在儿童基础训练期间,其训练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打好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练员必须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当代足球发展趋势,依据各年龄阶段身心发育特点和足球运动规律进行科学系统训练,使其身体机能获得深刻发展以适应足球项目的特殊要求,为此我们将基础训练划分为如下阶段并提出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6.
就少年竞走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如何进行科学、系统和针对性的训练,在树立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基础训练阶段的技术训练重点,打好身体训练基础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1999年底,参加上海全国田径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的教练们,提出了“少儿运动员要全面发展各项素质,以玩带练,培养初学者的训练兴趣,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反对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看法。同时,告诫基层体育部门领导者、教练员们在基础训练阶段,不要盲目追求专项成绩,拔苗速成。只有全面搞好基础训练,才能稳步提高成绩,成为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一名竞走运动员要经过6-8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国际水平。竞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般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年龄一般选择在9-10 岁,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耐力的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本文仅对竞走的基础训练阶段加以阐述,探讨培养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初中体育是教学结构当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为推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同时还是身体开发以及培育自身田径潜力的重要时期。依照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初中的体育教学在田径训练强度上需要恰当调整教学手段,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生田径训练强度进行剖析,为我国初中生田径训练强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少年体育训练》2013,(2):22-24
一、站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高度,用大田径的视角来审视和构建田径青少年训练工作田径作为体育基础大项和金牌第一大项,在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方面承担着基础性作用,而田径青少年训练工作更是这一基础的柱脚。田径走、跑、跳、投等运动形式和体能与速度等训练内容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少体校运动员是从练习田径开始的;田径青少年基础训练不仅为本项目培养人才,还为其他兄弟项目输送了大量具备基础运动能力的优质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往往需要8~10年,国内外优秀运动员除了具备该项目所特有的生理、身体形态特征外,都有着漫长的基础训练历程。尽管各国的训练体制不尽相同,各人所经历的基础训练的样式不同,但他们都是从10岁左右(有的更早)开始投身运动,并在各类运动形式中获取了田径运动员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如速度、灵敏协调、力量等。在获得  相似文献   

12.
艺术体操是一种以身体和器械为工具,动作为手段的时间和空间的产物,并伴有优美的音乐给人美的享受。我国艺术体操处于世界中流水平,长期以来突破不了与基础阶段的训练密切相关。本文将试图通过对艺术体操强国前苏联和我国在基础训练阶段身体素质、专项技术、舞蹈、表观力这几方面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我国艺术体操基础训练阶段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艺术体操基础阶段的训练模式以及早日培养高水平选手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3.
林宇 《中华武术》2024,(3):50-51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因此初中阶段需要重视运动员田径技能的训练,影响田径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基础力量,因此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的个性发展,注重运动员的身体差异,从而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方案。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技术,还可以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达成训练目标,促进训练的高效性。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田径训练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蒋雨其 《新体育》2024,(8):107-109
小学是教育基础阶段,面对新课程改革相关要求,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加强田径业余训练,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提升身体素质水平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养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就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合田径运动特点,分析影响小学田径业余训练的因素,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付诸实践,以求提升小学田径业余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由于青少年田径训练偏重于专项成绩的提高,而忽视“规范化”的基础训练,影响了后备人才的培养。为了使青少年运动员有一个扎实的基础,以便我国田径运动员早日接近世界水平,因此提出树立“规范化”教学训练的指导思想,阐述教学、训练、比赛“规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优秀铅球运动员是经过多年科学系统性训练而获得的,这种训练可分为基础训练阶段(12至15岁),初级专项训练阶段(16-17),专项提高训练阶段(18-20岁),以及高级专项化训练阶段(21岁以后)。其中,基础阶段训练是运动员成才的基础。它对运动员以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少年跳远运动员在业余训练过程中,这一特定的基础训练阶段,广大基层教练员如何选择和科学合理地安捧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以打好基础训练阶段这一关链时期,为今后培养高水平的后备人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徐霞 《中华武术》2023,(3):9-10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体能非常有限,一旦训练过度,极有可能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必须保证田径训练的科学性。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训练的强度进行合理控制。本文从田径训练的优化、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协调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等多个方面着手,就如何对初中田径训练强度合理控制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初中田径训练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少儿田径训练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文章从多年的训练实践出发,通过对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反思,总结出少儿田径训练的成功经验是1.严格抓好科学细致的选材工作,重视对少儿田径兴趣的培养.2.抓好基础训练,重视在"敏感期"内发展少儿的各种素质.3.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4.言传身教,重视讲解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处于身体高速成长的阶段,对于运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田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提高初中田径训练的效率与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机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与成长。本文主要讨论在初中田径训练中激励理论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初中田径训练中正确使用激励理论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让学生以一个更好的状态投入田径训练当中,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