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萍 《声屏世界》2003,(11):10-11
节目评估和“末位淘汰制”由来已久,对百姓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了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改革,中央电视台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对栏目实施严格的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对此,各地方台也纷纷效仿。自2002年7月中央电视台将“警示和末位淘汰制度”纳入节目管理机制以来,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电视节目的末位淘汰制,并对之提出了种种质疑。议论声还未止息,央视对电视栏目实行“警示及末位淘汰制”的首次评比结果已经出炉,其中10个栏目被淘汰、10个栏目被警示,新浪传媒和视网联等专业传媒网站还围绕这一媒介事件进行…  相似文献   

2.
末位淘汰,是提高节目质量的有效措施,是一种高级质量管理行为。但是,由于不同节目在定位、受众目标、频道及播出时段编排、综合资源配置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论以收视率或者别的指标对其进行排序淘汰时,都会遇到因彼此间缺少可比性,而使淘汰显得不够科学公正的问题,并因此影响到末位淘汰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节目的淘汰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玉 《新闻记者》2003,(6):51-51
从今年3月24日起,央视七套中的《农业新闻》栏目停办了。其原因是在去年9月央视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制”中,《农业新闻》“不幸”榜上有名,在七套所有栏目中名列末位,被央视决策者毫不留情淘汰了。在此,我并不想评价这种“末位淘汰制”的合理与否,只想为我们的农民兄弟说上几句话。我查阅过中央电视台及部分省、市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应该说和地方台相比,央视七套每天安排的农业节目时间并不短,播出的农村信息、实用技术也不少。但中央台播出的农业节目仅占整个制作节目的1%还不到,而省级电视台大多每周仅开办一个20到30分钟的专栏节目…  相似文献   

4.
刘岩群 《新闻前哨》2004,(10):40-41
从2002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实施“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和“栏目警示暨末位淘汰制度”以来,由于节目定位和节目内容与观众的要求找不到较好的契合点,文化类节目的收视率停滞不前,处于全台中游偏下的水平,其发展前景受到严峻考  相似文献   

5.
节目质量是电视机构的生命,节目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全面提高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电视节目品质管理水平、提高节目竞争力和推进栏目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对处于中央台、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多重包同的市级电视台来说,拥有本地化的品牌节目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实际上,作为电视媒体运营基本单位的各类知名栏目,对频道的整体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李宇 《今传媒》2007,(4):19-20
一、电视节目的激烈竞争和末位淘汰制 为了提升节目质量和竞争力,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9月开始推行"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机制.从那时到现在,因为这项制度而退出历史舞台的栏目包括:"地方文艺"、"电视购物"、"音乐再现"、"观众之友"、"回音壁"、"电影市场写真"、"农业新闻"、"原声影视"、"城市平台"、"绝活"、"电视你我他"、"华夏文明"、"地球上的故事"以及"东方时尚"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内部栏目设置及时段安排特点等的比较与分析,阐释了电视节目编排在频道竞争中的重要价值,针对目前电视台频道定位理念模糊、非黄金时段节目设置质量不高、节目编排混乱、广告播放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提出改革的关键是找准频道定位;加强对受众的收视心理分析;提高节目编排技巧和节目质量,建立节目反馈和淘汰机制等,从而有效的整合电视节目资源,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内部栏目设置及时段安排特点等的比较与分析,阐释了电视节目编排在频道竞争中的重要价值,针对目前电视台频道定位理念模糊、非黄金时段节目设置质量不高、节目编排混乱、广告播放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提出改革的关键是找准频道定位;加强对受众的收视心理分析;提高节目编排技巧和节目质量,建立节目反馈和淘汰机制等,从而有效的整合电视节目资源,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百家讲坛》看受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以来,栏目的满意度逐年提升,2005年栏目改版之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收视率日创新高,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百家讲坛》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节目从遭遇末位淘汰的尴尬到后来的收视率攀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将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大莽  刘连军 《河北广播》2006,(3):I0002-I0002
3月8日,河北电台召开节目质量分析暨启动节目末位淘汰制工作会议,在较好地试运行的基础上正式启动节目质量末位淘汰机制。台长杨兴盛到会讲话,副台长魏雁志作动员,副台长宋书深就结合节目末位淘汰机制作好经营创收工作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06,(6):56-56
山东省广电局刚刚出台了一套新的节目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最根本的收视率调查,这是任何一个频道进行栏目质量评估的硬性指标。其次是聘用一些曾在广电系统工作的老同志,一部分社会上、高校和媒体的专家,成立了监听监看专家组,每月举办研讨会,并出版《视听评议》,对节目或栏目提出合理化意见。最后就是从评奖的角度来评估,每年中广协会都会评出政府奖,节目可以通过获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三部分的综合考察,一年下来整个频道的节目质量就可以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价。这一评估体系不是考核频道,而是将栏目或节目作…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原是一个形式单一、内容高深的科教节目,曾一度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2004年,栏目制片人等及时调整编辑策略,使栏目迅速发展起来。文章从普通编辑学角度归纳《百家讲坛》的编辑活动,探析其编辑策略调整及其带来的效益,进而揭示普通编辑学的普适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立 《新闻前哨》2004,(8):19-20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电视进入了品牌争霸的时代。各省级卫视纷纷推行精品名牌战略,打造出了一大批独具魅力的优秀节目和品牌栏目。但是,单凭一两个名牌栏目,并不能保证省级卫视在竞争中获胜。仅靠节目质量参与竞争,在荧屏大战中还是会处于劣势。省级卫视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确立频道整体的品牌经营思路,即以节目和栏目的点状突破,带动整个频道的系统优化,全方位地对频道形象、频道特色、人力资源等频道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将名牌栏目优势扩大为整个频道的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14.
余建清 《新闻知识》2007,(11):60-62
《百家讲坛》,这个与央视科教频道一同诞生的栏目,一度曾因收视率低,面临被末位淘汰的危险。然而,绝处逢生之后,却成为2006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近日,在一家权威机构推出的中国电视节目榜中,《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可以说,《百家讲坛》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传媒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经营时代,而电视产业竞争的实质是“内容为王”。一个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取决于它有几个品牌频道,而品牌频道需要品牌栏目做支撑和保障,品牌栏目的核心就是品牌节目。竞争之下,打造电视品牌节目至关重要,这就必须强化品牌经营意识,透析新环境下的节目发展趋势,从提高节目质量的核心入手,通过科学有效的市场运营策略,努力构建、强化、创新和维护品牌节目,乃至塑造精品栏目、王牌频道的新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15,(1):131
徐州广播电视台围绕品牌媒体建设,打造品牌栏目,提升节目质量,扩大传播效应。多年来,徐州台持续进行品牌频道、品牌栏目的创新机制探索和优化,栏目建设成效显著,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收听收视率稳步提升,受众规模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品牌栏目和频道品牌的影响力。品牌频道需要品牌栏目做支撑,品牌栏目则有利于品牌频道的构建。这次央视综合频道借助栏目的改版,很好地维护了其频道的节目和频道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2003年3月24日起,中央七套的《农业新闻》从电视上消失了。这是央视于2002年9月开始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机制后首次公布的评比结果。《农业新闻》因被列在了排名的后10位而遭淘汰。众多参与讨论的观众心中似乎都形成了这样的定势:农业节目不好看,没人看。那么,何以  相似文献   

19.
电影的票房评价体系、电视台节目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度都给科教纪录片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创作理念出发,给予纪录片"真善美"以新的内涵,也对其以观众为中心的人本传播策略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王民  李和气 《新闻知识》2004,(11):48-49
节目是电视台的立业之本。面对激烈的频道竞争,如何提高节目质量,丰富电视荧屏就成为地级城市电视台面临的一道难题。咸阳电视台从实际出发,在全省地级城市电视台率先推行栏目制片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