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石广大科技工作者期盼的黄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政府奖已经黄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以黄政办发[2006]75号文印发《黄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奖励暂行办法》,我市四位一体的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奖励体系即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学术成果奖和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科协 《学会》2006,(11):37-39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始建于2003年,是省科协与省人事厅联合设立的面向全省的科技奖励,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组成部分。获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科技人员,其学术成果奖作为考核、晋升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及申报“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重要条件和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6,21(7):19-20
2003年,辽宁省科协与省人事厅联合设立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这是面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奖项,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组成部分。获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科技人员,其学术成果奖作为考核、晋升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以及申报“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重要条件和依据。此奖项的设立,符合全省科技工作者的需求,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李正墨 《学会》2003,(7):35-36
日前 ,山西省科协五届八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所属学会、协会、研究会管理办法》(简称学会管理办法 ) ,自 8月 1日起执行。这个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两办通知”对学会工作的新要求 ,按照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授权省科协作为自然科学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 ,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及《全省性学会组织工作条例》 ,吸收了近来学会改革的实践经验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讨论和反复修改出台的。《学会管理办法》分总则、组织建设、活动指导与管理、考核…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今日科苑》2018,(6):前插1-前插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作用,持续打造"老科协奖"品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老科技工作者的良好氛围,2018年中国老科协继续开展中国老科协奖评审和表彰工作。2018年初,中国老科协发出《关于2018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励工作的通知》和《2018年度中国老科协奖实施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老科协,中国老科协各分会和各直属企事业单位老科协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推荐候选人,共收到有效推荐材料205份。经中国老科协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中国老科协六届十五次会长办公会审议、社会公示和中国老  相似文献   

6.
王洪彬 《科协论坛》2005,20(11):46-46
邯郸市科协日前印发了《邯郸市科协资助科学技术学术活动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按照即定的程序和要求,每年择优、重点资助一批在邯郸市内开展的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以此不断繁荣全市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档次和水平,增强学会的学术权威性,推动全市科技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学术研讨、学术论证、学术交流活动是企业科协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基本形式和手段,同时也是展示科协社会价值和功能,开创企业科协工作新局面的立足点。基于此,永济电机厂科协为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努力发挥科协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动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他们在摸索和尝试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工作模式及手段,经几年实践基础上制定的《永济电机厂撰写学术论文管理办法》推动学术交流活动在企业蓬勃持续开展。他们的具体作法和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为激励在创新驱动发展事业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老科技工作者个人和相关组织,进一步团结和带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老科协第六届理事会决定自2016年起设立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简称中国老科协奖)。为此,中国老科协专门制定并印发了《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管理办法》和《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实施方案》,成立了以中国科协副主席、老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主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术评价是对高校教师学术活动和其学术工作成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而学术论文是反映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直接成果,学术论文几乎已经渗透到了基金评审、项目申报、科研人员评价、职称晋升以及发表论文奖励等高校科研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成了高校学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4,(5):6-12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四川省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和国际科技合作类。第三条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深入贯彻"尊重劳动、  相似文献   

11.
陶虹 《科协论坛》2006,21(2):33-33
本刊讯 2005年12月24日,由武汉市科协,武汉市科技局,武汉市人事局组织的第十一届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评审结果揭晓,《一个极小化问题及其对各向异性柱形介质中TM模式波导的应用》等10篇优秀论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由重庆市科协下达,重庆大学科协承担的《高校科协发展与未来探索》重点研究项目在市科协的指导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年半的努力,于2006年8B1日,通过教育部主持的鉴定评审,并向《高校科协发展与未来探索》课题组颁发了软科学类成果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青海省科技奖励工作,保证青海省科技奖(以下简称科技奖)评审工作的科学、权威、公正,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127号),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科技奖中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以下简称重大贡献奖)、自然科学奖、创新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科技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奖)五个奖项的提名、受理、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4.
自然科学奖项目网络评审要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网络评审条件下,如何使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快速了解、判断自然科学奖项目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作者多年科技奖励工作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网络评审条件下,设计、编撰自然科学奖项目电子版推荐书主要内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乌鲁木齐市科协由七区一(县)科协和37个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45个企业科协以及23个科普教育基地、69个科技特色学校等组成。市科协、市科技馆荣获国家、自治区"十二五"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先进集体。讲好科学故事,倡导文明理性。50名"双语"科普专家团专家每年宣讲100场次以上;出台"社区科普大学"《工作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奖补48所"社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3):F0002-F0002,I0001
2012年9月28日,首届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颁奖大会在济南举行。凭借着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及相关问题基础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郑雨军获得了2012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单项最高奖——山东物理学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创新奖单项最高奖目前设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农学5个学科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每个学科领域奖励1人。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14,(8):26-27
<正>近年来,辽宁省科协加强学会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学会能力,推动学会参与社会建设。一、通过项目牵动和以奖促建、奖建结合的方式,引导提升学会能力(一)以学术年会为龙头,提升学会服务创新的能力自2008年开始,辽宁省科协坚持围绕一个重点产业,明确一个重大主题,引进一批高端团队,产生一批重要成果,政产学研会紧密合作举办年会的工作模式,瞄准我省重点发展的仪器仪表、液压装备、新能源电器、专用车生产、精细化工这5大产业,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工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11,(7):3-3
近日,山西省科协制定出台调研课题管理办法。从立项、申报、审批、监管、结项、成果、经费等环节,对调研课题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同时,省科协发出《关于征集2011年调研课题选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4月2日,潍坊市2009年度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报工作全面展开。今年是潍坊市组织实施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第五年,继续开设农业、工程、教育、卫生4个系列,继续坚持“三不一有效”原则,即:不另定职称系列,不降低评定标准,评出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与工资和福利待遇挂钩,再聘有效。评审条件仍按照省、市人事部门制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和《山东省离退休科技工作者高级职称评定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编辑部作为学术论文主要出版单位,对防范学术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防范学术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文中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主要分析了编辑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几个措施,尤其在审稿及编校阶段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层层把关的方法,并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惩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