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一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这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因为信息技术作为促进教学的一种工具,是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服务的.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能以牺牲学生语文能力为代价,即不能因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忽视对学生感受、表达、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本文结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意义,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优势,整合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要做到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以实现整合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路杰 《华章》2012,(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语文课堂,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支撑.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做法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小路 《考试周刊》2010,(10):57-58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日益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其存在的历史并不长,加之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阻碍师生情感交流;喧宾夺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问题。为此,教师应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提高实效性;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平台.增强实践性,使小学语文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2.0”环境下,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面向现代化,强调跨学科学习,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打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抓住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切入点,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常规教学手段难以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谌志涛 《考试周刊》2012,(20):35-3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应找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应把握好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进行整合的关键所在。这样既能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使信息技术成为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形式和支撑,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今“数字地球”的建立,信息技术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苏教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已经成为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必要途径,本文将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含义着手,考虑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根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来提出合理高效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方式,从而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及整体的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将极大程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所执教的《四个太阳》一课,谈谈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越来越紧密,这对深化教学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很好地整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用可产生不可估量的正能量。因此,从语文课程的整体去考量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创造信息化的语文教学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最终达到改善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成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同时信息技术也成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从而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与教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将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如设备、音像、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语文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的目标.实践证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可以使语言文字形象化,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韵整合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人们对语文学科课程资源、课堂环境、师生关系、教学及学习方式的原有观念,也给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元素。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在整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困惑与尴尬。当前,大家认识到,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地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完美整合,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用。与此同时,人们对在教学环境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相关的措施国家已经有所实行。而如何将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相整合,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有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思考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运用上。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老师可以应用多媒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引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高效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避免信息技术运用的弊端,从而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仅给教育带来了变革,而且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也在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仅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它包含的内容广泛,知识量大,而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正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整合以成为必然。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从自己所教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0.
谭素杰 《考试周刊》2012,(40):38-3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面对这种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我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我校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