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学生校园学术科技文化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本文在对十届赛事解读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所遭遇的挑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系统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月15~20日,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作为全国唯一4次获得大赛最高荣誉——"挑战杯"的高校,复旦大学又一次夺得"优胜杯".……  相似文献   

3.
"挑战杯"竞赛已发展成为校园学术科技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科技赛事,本文在简要整理分析历届获奖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挑战杯"竞赛因素的界定,从领导机制、学术氛围、选拔机制、保障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挑战杯"竞赛: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现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高校“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的功 效分析 1.“挑战杯”竞赛及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事学术科技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在高校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 权威性的特点,对引导全国大学生积极从事学术科技活 动,具有直接而有效的重要作用。 (1)“挑战杯”竞赛的导向性体现在竞赛的宗旨与目 的上。根据 2004 年 6 月 10 日修订的《“挑战杯”全国大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的规定,竞赛的宗旨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5.
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一系列奖项记述着一位青年的发明创造轨迹,而这些荣誉的获得者,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胡铃心。  相似文献   

6.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本文通过介绍我校参加历界“挑战杯”的情况,分析其优势与劣势,并提出思考与对策,通过创新来实现育人目标,培养中医人才。从而使我校“挑战杯”的竞赛成绩再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员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军队院校应从思想观念、组织管理、制度措施上推动学员参与"挑战杯",围绕"挑战杯"各级竞赛举办校级科技竞赛,为全体学员提供锻炼课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军校教员要从创新团队组建、课题选择、分工协作、成果提炼、宣传包装上对参赛学员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9.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为我校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主导性活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自1993年参加第四届“挑战杯”竞赛以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技氛围更加浓厚,科技意识进一步加强,“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  相似文献   

10.
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6件作品全部入围终审决赛,并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团体总分270分的优异成绩居全国第10位,再次捧得"优胜杯".至此,作为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在第三届到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中共6次捧杯.  相似文献   

11.
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坚 《职教论坛》2006,(10):23-2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参与挑战杯比赛.从高职院校"挑战杯"工作情况着眼,总结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创新教育和指导创新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挑战杯"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高校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展示的平台.论文以赤峰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校近几年来参与"挑战杯"的现状、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希望能够为我校学生科技创新类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积累和运用科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技能、促使大学生树立科技思想、形成科技精神和科技品质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挑战杯”竞赛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高校应该大力建设“挑战杯”工程,从宣传、组织、健全制度、人财物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挑战杯”竞赛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以促进大学生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4,(5)
正赛事概况"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从"挑战杯"竞赛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参与“挑战杯”竞赛。高职院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事记一九九五年12月第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武汉落下帷幕。复旦大学获得本届最高荣誉奖杯“挑战杯”。本届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51名,三等奖142名,鼓励奖374名,获奖面占申报竞赛作品总数的71.2%。4日...  相似文献   

17.
宋超,男,中共党员,1989年1月出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信息安全硕士,曾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科技竞赛奖项20余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近十年全校最好成绩(一等奖),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学生创业千万融资第一人,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金奖获得者,著名的12306验证码...  相似文献   

18.
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 推进大学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高校应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工作加以总结,并根据目前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情况,采取有力对策,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数学分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措施:对教学内容适当作了调整,改革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在教学中做到重视基础,强调应用、突破难点、重视交叉,并与学科竞赛结合,与学生科研论文、毕业论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合,与中学数学教学结合。  相似文献   

20.
"挑战杯"竞赛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通过访谈的形式,从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动机、项目选题的确定、团队成员间的合作等方面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挑战杯"竞赛活动对于提升参赛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学校组织能力等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