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老师 《广西教育》2005,(6A):46-46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师,现就第九册第11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向您提出一个问题:2004年6月第3次印刷的课本出现的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是1994.年,而2003年5月、2002年5月印刷的课本出现的则是1989年。为方便教学,我便以学生的新书为准。请问:文中的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到底是哪一年?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解难。谢谢  相似文献   

2.
认识地震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地震中的父与子》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地核是由铁做的;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其发生占总地震的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  相似文献   

3.
刘通洲 《广西教育》2010,(13):32-32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章,讲述了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过后,一位父亲为了心中那个爱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历尽艰辛、坚持不懈地救援等待生命转机的儿子,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父爱。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很受感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30万人受伤。其中有一所学校已变成了废墟,许多孩子在这次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有许多父母跑到学校,看到学校的一  相似文献   

6.
慕英爽 《辽宁教育》2010,(7):110-111
一、设计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教学本文时,根据新课标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师,现就第九册第11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向您提出一个问题:2004年6月第3次印刷的课本出现的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是1994年,而2003年5月、2002年5月印刷的课本出现的则是1989年。为方便教学,我便以学生的新书为准。请问:文中的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到底是哪一年?希望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解难。谢谢·荔浦县荔城镇沙洞小学蒋元芳2005年5月14日蒋元芳老师:您说的是事实,课文中对于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的时间,与同一出版社2002年、2003年印刷的教材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为什么前后会发生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美国洛杉矶市处于多震区,1989年发生过7.1级地震,就是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那次。可到了1994年1月17日4时31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1分),在洛杉矶市西北35公里处又发生了里氏6.6级地震。  相似文献   

9.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挖掘了38小时,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相似文献   

10.
【案例】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震撼人心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课文的始终。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这对于学生理解文中伟大的父爱的确形成了障碍。  相似文献   

11.
前段,网友“旷雪”要我上人教网论坛,关注《地震中的父与子》文本真实性的争议。我浏览了帖子,发现矛头直指所谓的文本虚假问题。网友们拿四川汶川地震中发生的故事或情形(这其实是生活例子或新闻文字)与一篇文学作品(可以称之为短篇情感小说)中美国洛杉矶地震救援的感人故事作对比,  相似文献   

12.
正地震形象点说就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振动,可以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人工地震是指工程师们利用爆炸方式来产生震动,震动程度不是很剧烈,发生地点可以自由设置,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无破坏性,如地震勘探、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均是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则是地球内部的岩石地层发生断裂所引起的地面振动,震动的剧烈程度差别很大,地点一般不确定,不易被预测,规模同样是可大可小,破坏程度有大有小,例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  相似文献   

13.
程瑛 《中学生电脑》2014,(11):35-35
语感,对小学生而言,就是对语言文字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以及在朗读中语气、声调、表情的合理运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教学时,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充分感悟,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受益匪浅。我发现: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父亲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改编)时间:1989年的一天地点:美国洛杉矶的一所学校里人物:父亲,三十多岁阿曼达——儿子,七岁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画外音]1989年的一天,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30多万人受灾。  相似文献   

16.
[案例]人教课标版语文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震撼人心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课文的始终.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这对于学生理解文中伟大的父爱的确形成了障碍.   ……  相似文献   

17.
刘海生 《物理教师》2008,29(7):31-3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同时也震颤了亿万华夏儿女的心,汶川地震的震级是8.0级,那么地震的震级是怎么划分的?地震研究部门在报道某地区发生的地震时,往往要冠以“发生了××级的地震,烈度达到×度”等等.因为,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读了一篇歌颂伟大父爱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令我非常感动: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就跑到儿子的学校,那间学校已成了废墟,他走向儿子的教室的位置,他挖呀挖,从8小时挖到36小时,没有停止过,没有气馁过,当他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他听到儿子的声音,有14个孩子和儿子在瓦砾下面,父亲叫人们来帮忙,终于救出了儿子和14个孩子。儿子和父亲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这位父亲那么无私,那么伟大,他完全不顾自己的生死,奋力要救出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地方灾害史料、地方志和地震专著资料的整理收集,统计出关中地区近2000年来发生的地震事件.通过分析,发现地震发生与干旱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在地震发生前1~3年,关中地区常常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旱灾.而且地震的发生,对城市发展建设造成很大的破坏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以父亲救助儿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曲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