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刷教材是远程学习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远程教与学的质量。本文以香港公开大学教育硕士课程"教育领导与管理"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的专业课"国民经济核算"为例,对两门课程印刷教材从结构安排、内容组成及编写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分析和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在学习目标的编写、活动数量和安排、作业及评价都有不同,前者更具系统和整体性,考虑到与其他学习材料之间的联系,后者强调知识结构与逻辑,注重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巩固和掌握,但是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科书的设计模式,远程教材特色不够突出。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学习中,常用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盐度线和等深度线。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比较抽象,判读时容易出错。为了使大家能准确地判读等值线,在解决各种等值线中都可遵循“凸高(数值)为低(结果),凸低(数值)为高(结果)”这一规律,也可以用“一线法”来解读各种等值线。一、等高线图在等高线图中判读山谷与山脊。如图1、2:(1)按照规律:图1A处等高线的数值由低向高高凸,结果为低,即地形为山谷。图2A处等高线的数值由高向低凸,结果为高,所以为山脊。(2)“一线法”:过A处作一剖面线,见图中水平虚线。比较A点与两侧的海拔高度,若中间A…  相似文献   

3.
在高二哲学常识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人们能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的物质形态以及新的生产关系,为什么说物质是不能创造的?""既然人们能建立起许多新的具体联系,为什么说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万有引力规律决定了水往低处流,人却能做到引水上山,这不证明规律可以被人改变或消灭吗?"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哲学中的"客观性"问题的理解,说明了它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有必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中的"平面镜成像"实验是本章节探究实验的重点、难点之一。长沙市二十九中学丁业英老师在《"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年第5期)一  相似文献   

5.
"晨昏线"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难点内容,也是高一地理教材中一个典型的难点,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未加详细叙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讲授过程中如果能循序渐进地讲解,学生定能一步步攻克难点.  相似文献   

6.
排列与组合在高中知识当中属于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也是学生最头痛的一部分.今年的新考纲出来了,明年的高考题型要按照新教材的内容来出题.虽然排列组合是B级(理解)要求,但是仍然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学生能否学好排列组合也是影响考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排列与组合题,我认为要做到两句话"找出规律,用对方法".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是重点;然而正确找出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此类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我根据多年从教的体会与感想,经过认真分析、总结,认为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在该课程的复习教学中,运用"面、线、点"的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面",就是全面复习,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所谓"线",就是综合归类复习,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类对比,掌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所谓"点",就是重点复习,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并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相似文献   

9.
一、设疑--教学的引入 设疑是"三疑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如知识、思维、技能障碍等)来设疑,其次,设疑的问题要题意明白,有一定情趣.  相似文献   

10.
等值线的“高低规律”即“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其中“,凸高”指的是等值线的弯曲部分向等值线数值较高的方向(即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凸出“,凸低”指的是等值线的弯曲部分向等值线数值较低的方向(即等值线数值递减的方向)凸出。一、高低规律”在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中的应用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若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等高线高度值较高的方向凸出,则该弯曲部分所示为山谷(“低”);反之,若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等高线高度值较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弯曲部分所示为山脊(“高”)。2.在海平面等压线图中,若等压线的弯曲部分向等压线气压值较低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比较多,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比较各种做法。“抓住两个基本点,反复理解和应用”不失为最基本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思维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它客观上要求教师按教学的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然而,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副词"怪、很、十分、太、非常"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副词比较是词语比较中的难点,"怪、很、十分、太、非常"几个词作为副词使用的频率较高,也比较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对这几个词进行比较.这几个词在表示程度高低、修饰的词语范围、否定形式和否定词的位置、否定词意义以及这几个词的重叠形式等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应注意.  相似文献   

14.
"碳三角(CO2、CO2-3、HCO-3)"之间的转化是高考中常考知识点,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它往往与碱金属知识相结合,组成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实验题等,为此笔者进行系统归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中,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它是在减数分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基础上,对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绍兴方言否定副词"勿"音变现象比较特殊,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语流中常与所搭配的音节发生合音,二是在固定结构"A(B)勿A(B)"中常常脱落,出现重叠反复问句形式.两种情况音变过程中的音节结构模式和变调模式均非常特殊.引起绍兴方言中"勿"变化的原因除了低浊短促的语音特色、活动能力上的粘着性再加高频率的使用以外,也是相关词语的音变趋同化规律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论形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瑞 《高校理论战线》2015,(2):92-104,158
形象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衡量文艺作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因素,对于文艺创作具有巨大指导意义。要深入研究形象思维,必须先澄清形象思维的概念,进而探讨和归纳形象思维的内容、方法、特征和规律等,然后论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最后阐明形象思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呈现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单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江锡钧 《新高考》2007,(12):29-30
物质熔、沸点高低是由构成物质质点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的。物质质点间作用力包括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和化学键。化学键又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因此,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主要依靠比较质点间作用力的大小。一、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的一般规律1.状态法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比较它们的状态,即固体>液体>气体。如:碘(固体)>液溴(液体)>氯气(气体)。2.晶体类型法不同类型晶体质点间作用力各不相同。分子晶体质点间作用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所以一般情况下熔、沸点都比较低。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走求实、创新之路,必须把握好"高定位与低着陆"、"虚功与实做"、"情寓于理与理融于情"、"全员德育与专职主导"等关系,建立起符合高校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