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82年出生的韩寒,1999年凭自传小说《三重门》跻身文坛,近几年又陆续出版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毒》、《长安乱》、《就这么漂来漂去》、《一座城池》、《寒》、《光荣日》等著作,在大中学生当中很有影响。本文通过对上述文学作品的分析,从文学视角、文学语言、文学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韩寒作品的文学风格,对大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人性的解放自由,挣脱封建思想束缚的潮流。这股潮流从西方传入中国,深受封建传统压抑的中国文坛,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迅速接受了这种进步思想。曹禺的《雷雨》等一批进步剧作,就是在这种进步思潮的推动下问世的。这些作品受易卜生《玩偶之家》及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等欧洲文学的影响,闪烁着时代进步的思想。《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和曹禺创作的《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正是由文学形象中“前驱”和“后继”的纽带相系而被置于世界文学同一系列中的两个典型。 本文试图对这两个典型的悲剧命运、典型特征、美学性格塑造上的不同特点以及他们个体所具有的相同的美学价值作些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由苏成全、宋寅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阐述20世纪欧美文学发展新趋势、新成就、新问题的断代文学史教科书。全书4章20节,在体系结构上新颖别致。从史的角度着眼,牢牢把握文学发展的总体框架,既有对这一时期文学的整体论述,又有对20世纪西方无产阶级文学、资产阶级传统文学以及现代主义文学的条分缕析,亦有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现象、重点作家作品的具体阐述。对尼克索、布莱希特、海明威等18位在西方文坛影响较大的作家及其代表作,该书也作了重点评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凌鼎年微型小说《过过儿时之瘾》的扼要剖析,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对当今文坛盛行的微型小说这一文学现象有大概了解。  相似文献   

5.
《老子》一书,其思想有着极其复杂深刻的含义。同时,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该书又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重要的文学价值。《老子》虽为语录体散文,却韵散结合,修辞手法丰富,寓理虽玄远抽象,文字确多姿多彩,体现出了诗化散文、关注现实、形象鲜明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坛,路遥是二十世纪中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文学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注重文学社会功能,凸显浓郁的地域风情,呈现出苍凉、沉郁的悲剧风格和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7.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从中古时期走向近现代的启蒙书,它和《红楼梦》先后出现于18世纪中期,即封建社会最后“盛世”——乾隆年间。在作者吴敬梓笔下,中国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一组组生活在科举社会里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和社会下层的平民百姓写实人物形象。作者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敏锐的洞察力、恰当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小说中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对自己的群体进行了提示和预警,探索了知识分子在举业至上主义和八股制艺的牢笼下如何冲决精神罗网问题。  相似文献   

8.
叶基莫夫是当今活跃在俄罗斯文坛几位老作家之一,他善于创作传统俄罗斯农村文学,是俄罗斯农村文学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在他的农村题材作品中,叶基莫夫不仅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通过描写这些"平凡的小事"揭露出当时俄罗斯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道德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叶基莫夫式小说包含着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诗学特征。叶基莫夫发表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短篇小说《治疗之夜》(又译《童心》)是这类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不仅"以小见大",独具特色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而且更流露出作者的创作天分,表现出叶基莫夫式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是他闯入“五四”后文坛贡献出的两部厚重的文学精品。他的创作,本意是为了“革命”,为了救世思想的传播和一种崭新死界观及政治理念的鼓吹。他的“文学”才能多半是天赋的。他是一个政治和文学的混血儿,其两面无法分离:离开了政治,文学的瞿秋白就不可能在历史上完整地站立起来;而离开了文学,瞿秋白的政治形象是苍白、孤单,缺乏历史与人格魅力的。瞿秋白一生的事业进步是与新俄国紧紧捆在一起的,他选择走俄国道路,进入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业是历史的选择。在介绍新俄、学习新俄、实行新俄这个大事业上,他是成功的一位。从文学视角披览其两部散文精品,让人最多感慨的是他一颗热血澎湃的赤心以及他展示这颗赤心的勇气与真诚。  相似文献   

10.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著名的文学著作。鲁迅先生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凭借其思想的深刻、描写的生动、叙事的严谨、语言的杰出等众多特色而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创作。其中有一类戏剧的创作因为《史记》而表现出了独特的色彩,作家通过对《史记》中的一些故事进行借鉴,对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等进行艺术在加工,最终创造出一种虚构与史实交错,娱乐与教化融合的戏剧,人们称之为"史记戏"。对这种在原著上进行改写的"史记戏"进行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以处女作《梦珂》的问世步入文坛,又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使文艺界为之震惊.同时,也使她以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而驰誉海内外.但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不满足于仅仅描写知识女性.不久,她便以同样的风格和情调,写出了反映工农妇女寻求光明与幸福、逐渐觉醒的第一篇小说——《阿毛姑娘》.此后,丁玲小说的题材进一步扩大,主题也更加升华,陆续写出了《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等多篇作品.运用她那“细腻而又大胆,生动而又质朴,深刻而又无雕凿之感”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阿毛、贞贞、杜晚香等工农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余华的《活着》的问世,先锋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大多都已转向或回归现实。在中国文坛活跃了近十年的先锋文学也宣告终结。然而总会有些执着于此的人,试图在这条路上走出些新意来,吕新就是其中的一个。就作品而言,吕新无疑是一个多产的且富于探索性的作家;而就一个作家来说,吕新是寂寞  相似文献   

13.
铉为宋初名臣,一生仕宦沉浮,为官敢于进谏,为民建树颇多。而在文坛上,姚铉更是因《唐文粹》一书名流千古。十年呕心沥血,百卷《唐文粹》开革了五代以来浮靡不实之文风,展现了有唐一代"古雅"文风的面貌,成为北宋古文运动之先导,是中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历代文人学者探道诣极之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坛,冉冉升起一颗璀璨之星,这便是梁晓声。我们读他的作品,无论是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还是标志他艺术创作高峰的长篇巨著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华文女作家、作品现象,近年来已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道魅力四射的文学盛景。作者深入而扼要地剖析了钦鸿编《世界华文女作家微型小说选》的主要艺术成就,并指出该选集既生动地展现出这支娘子军劲旅的创作实力,也使广大读者欣赏到这列高歌猛进中的文学方阵文采飞扬、业绩辉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卡勒德·胡赛尼凭借《追风筝的人》一举成为美国文坛中不可被忽视的作家,而2007年胡塞尼又凭借《灿烂千阳》再一次撼动人心。在《灿烂千阳》中胡塞尼凭借高超的文学素养和笔触刻画出了为了追求快乐与希望可以牺牲自身,用爱的力量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并战胜恐惧的故事。作品中不仅刻画了环境对女性个性与人格的摧残,更突显了人性的光辉。本文对作品中女性主义进行分析解读,结合区域特点与时代的发现,深刻探讨了《灿烂千阳》中女性主义对世界女性权利维护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普飞,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奇迹。五十年代他以一个农民的身份提笔闯入文坛,写下了一系列反映民族地区火热生活的文学作品,开始了坚韧不拔的创作历程。四十多年来,他为了自己痴爱的文学事业,真正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坚持在崎岖的山道上跋涉、探索,以辛勤的劳动发表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对象》、《重赶峨山街》、《飘去的云》、《迷人的火把节》、《蓝宝石少女》等十余部作品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全国广大读者中有较大的影响。是继李乔之后,在新中国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又一位著名彝族作…  相似文献   

18.
不知怎么说,我们总感到有一种幻觉,那就是中国文坛变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传出阵阵黑奴的呻吟和怀乡病语…… 自从去年《作家》(八五·第四期)刊出了湖南作家韩少功的创作谈《文学的“根”》之后,谈文学的“根”的文章,研讨“文化意识”的文章,一时纷至沓来,随手翻开一本文学杂志,几乎都有。而对作家作品评论,也似乎有某种默契,都以从民族“文化意识”出发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来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现代主义实验创作与历史以及社会语境结合起来的创作潮流。历史编纂元小说具有自我反映,自我指涉等元小说的特征,同时又穿插和影射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使得作品虚实相间,亦真亦玄。本文采用其"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对汤亭亭的代表作《中国佬》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特征进行文学定位和分析,试图对汤亭亭的创作进行一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北斗》是丁玲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作为左翼文学的阵地,它在严酷的文化专制下巧妙运用各种斗争策略,指引左翼文学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下争取发展空间并广泛扩大影响;同时,它努力繁荣创作,指导左翼文学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北斗》还积极指导左翼文艺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左翼文学的发展。它犹如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坛上的北斗星,为繁荣和发展左翼文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