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6月庚午月,股市在月干支上行偏印运,果然是让投资者和股评人士疑虑重重:不少人士开始空翻多,大批人早在4、5月份就开始喊小鸡快跑,再不跑就要被蛇吃掉,同时也有一些狂热分子每月都在叫本月要涨几百点。最终股市的走势跟他们言论并不一致,而是小幅逼空,每天都让你都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2.
8月相关经济数据在周五尘埃落定,股市最终以微跌解读了通胀并未见顶,沪指本周欲涨还跌的走势,继续让所有投资者揪心。9月金秋,本是收获之季,只是股市让我们投资者收获的是满目疮痍,收获的是资产的不断缩水,9月的初始之周,市场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第一天以绿盘报收,当然可以很不客气的归罪于IPO,因为只有中国在不顾股市死活的启动股市融资,中国的市场化学习西方,但西方的股市没有那么多再融资,没有那么多IPO,其目的是呵护股市。中国股市现在又开始以IPO的方式保护投资者了,预期2014年最终会把股市保护在2000点之下。  相似文献   

4.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是股市分析中最重要的两个流派,尽管两种分析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实用价值,但投资者必须客观科学地对待。如果把不科学、伪科学夸大化、神化,就很容易产生重大分析错误与操作错误,而建立在这种分析基  相似文献   

5.
在股市当中,能影响市场趋势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是基本面因素。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希望各位投资者不要忘记和忽视了;笔者就是担忧大家平时做太多的技术分析,反而把股市基本面和业绩分析都忘记了,从而陷入一种主观臆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近期对一些投资者的调访中发现,投资者的投资普遍存在着无计划性,由于无计划性而导致了他们在现阶段的市场投资中出现了很高的风险,尤其在近两年的股市投资中,投资者的亏损情况较为普遍,有的投资者的投资不仅没有获得好的收益,甚至本金都出现了50%以上的缩水,本文就是从现阶段投资者的投资误区和对风险分析不足出发,在分析风险的基础上要求不同的投资者制定适合自身现实情况的合理的投资计划,将风险和收益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投资炒股,缺少的往往不是机会,而是定律。股市里真正能够赚钱的,不是摇摆不定、追涨杀跌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发现潜在机会,精心制定操作计划,并严格执行的投资者。变潜在机会为现实盈利,须做到三点:一是要做到未雨绸缪。老到的投资者操作前大多会有  相似文献   

8.
正看了价值投资者赵丹阳在最近一次策略会的观点,颇有感受。其观点的核心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在2000点历史低点,买入低估蓝筹和有竞争力的消费股,享受中国的伟大崛起。"所以,从宏观及长远的眼光来发掘当前股市的机会,则最终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股市走牛既是中国经  相似文献   

9.
正股市交易的资金,多数投资者在多数情况下用的是"存量资金"——帐户里已有的可支配资金。但在必要情况下,一些投资者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追加投入。譬如在熊市,当大盘和个股持续、大幅下跌后,一些长期、理性的投资者时常会用"增量资金",有计划、分步骤地参与"熊市抄底"。  相似文献   

10.
股市刚刚走好,上海管金融的副市长屠光绍及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又公开在重要的会议上大谈"国际板",说:"各方面为国际板的准备都在加快进程,并将在适当时候推出。"张育军还说:"国际板对A股,对中国经济和投资者只有有利影响,而这是研究国际板的基本前  相似文献   

11.
股票市场,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总是会听到诸如此类的声音,如"现在行情是资金推动的","现在行情是价值推动型","只要大小非减持不停止,股市就不会停止下跌",等等。当时过境迁之后,大家竟然发现,这些说法好像都不太对,久而久之更发现,现在的股市与当时这些信誓旦旦的原因竟然毫无关系。这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对于影响股市的各种因素,我们一定要客观正确地评价,绝对不能过度。今天,我们就此做一个深入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债上限谈判刚结束,投资者几乎是立即开始质疑这一协议的最终效果;加上美国主权信贷评级可能遭调降的危险依然存在、欧债危机再度升温,欧美股市连日重挫。港股未能独善其身,本周大跌。  相似文献   

13.
近期大盘跌跌不休,市场悲观情绪极度蔓延。股市是一个多种利益体博弈的地方,股市就是战场!既然股市是战场,那么战争所用的各种兵法、诡计、骗术都完全通用!我们时常在媒体看到国际金融大鳄高盛欺诈世界投资者的种种报道,但很少看到他们在资本市场是怎么兴风  相似文献   

14.
对于国内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投资资产主要是股票、债券、基金和银行存款,基金的资金也会流入股市、债市和货币市场,所以大部分投资者的最终投资标的局限于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由于投资渠道有限,股票与债券和银行存款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条条道路通罗马,表示股市投资的路径有千万条,都可以通向成功,投资者所以不必扎堆学习某一种方法。只要自己能够驾驭,就是好的方法。通过消息炒股,是很多普通投资者喜欢的方法。不过,不同投资者应用该方法的成功率差异却比较大。今天,我们就对这些投资者的成功与不足进行探讨,供有兴趣的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股市的快速发展,股票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理财方式,且在经济转型背景下,股市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第一,现阶段我国股市存在财富效应,但影响比较微弱;第二,股票市场换手率是我国股市存在挤出效应的重要原因,其源于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第三,新增投资者人数增加有利于增强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但影响程度较小,可能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居民股市参与度不高、股票资产配置比例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监管,防止股市"大起大落";规范市场环境,引导投资者观念转变;以及加强对中小投资者保护,鼓励居民入市。  相似文献   

17.
股市疯狂     
陈晓 《教师博览》2007,(8):20-22
散户前赴后继,资金如泉涌入,题材此起彼伏,消息漫天飞舞.信心一路爆涨。无论此轮牛市如何收尾,人们都不会忘记这个提前到来的夏天的股市高温。 股市是江湖,炒股是传销,报表是策略,跟庄是战略。如果这些成为投资者的共识,股市想不狂涨都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很多,投资者要想通过众多信息正确把握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恰当使用财务信息非常重要。不少人认为我国当前股市仍属于“消息市”,他们的投资理念是捕捉各种消息,而在很大程度上对财务分析不够重视。毫无疑问,把握好股市大势至关重要,在目前中国股市行政特征浓厚的情况下,消息的重要性短期内无人能以替代。但从长远来看,投资者的收益,无论来自于价差,还是来自于股利分红,最终仍取决于所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通过财务指标掌握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就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分析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现金流量这三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创新不断深入的今天,随着金融市场迅速的发展,股票投资由于其低成本高收益性,成为越来越多人创造财富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股市的风险,是股票投资最大的缺点。收益与风险并存,其灵活多变性给投资者带来客观的收益,但也会有巨大风险伴随。  相似文献   

20.
股民园地     
广州股民:我经常一买股票就被套,舍不得割肉,做T+0又越套越深,该怎么办?解答: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几乎都被套牢过,这是一个人人不愿提起,但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每个投资者迈向成熟的一道必经门槛。既然不能回避,就要勇敢地面对它,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