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基金视点     
上投摩根基金:A股短期还有一段动荡期7月CPI6.5%创出新高,比市场普遍预期略高。7月CPI环比0.5%,仍高于历史均值水平,上投摩根预计8月份的CPI预期暂为6.4%;9月和10月份也有可能在6%以上。但通胀压力阶段性高峰期已过是大概率事件,近期大宗商品的回落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趋势,但后续的下降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2.
整体而言,今年中国通胀环境整体维持了“高PPI低CPI”的整体格局,且四季度可能仍将维持;但从明年一季度开始,在PPI逐渐回归正常区间的同时,CPI或出现上行压力,2月份大概率突破2.5%,且持续时间偏长,在此之前通胀预期可能逐渐被市场认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们的基准假设下猪肉中枢明年仍继续下行,且PPI向CPI的传导缓慢,即使如此,只在核心CPI趋势延续和食品低基数的作用下,2018年2月份CPI同比上行的压力已经较大.而当前“脱虚向实”的宏观大环境下,如果蔬菜、猪肉、医疗、居住或原油等任意方面出现增量扰动,明年通胀的压力可能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用改进的C-P概率方法估计大众通胀预期,然后用ARMA模型估计专家通胀预期。对两种通胀预期分别做检验发现,尽管专家预期精度高于大众预期,但大众预期符合理性预期假设,而专家预期却是非理性的。大众预期与实际通胀之间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专家预期只是实际通胀的格兰杰原因。大众预期与专家预期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反馈机制。这种通胀预期异质性现象,有可能是私人经济部门在预期形成过程中最优信息获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胀来临     
上周二,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被很多机构解读为政策转向紧缩的信号,加之本周四统计局公布数据,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更加重了市场对于通胀已经来临的判断,加息之类的传言不绝于耳。受此影响,A股市场本周呈现调整行情,看空的声音开始增多,甚至有研究机构判断市场拐点可能就此到来。但我们认为,通胀的确从先前的预期层面逐步转为现实,先前过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能会逐步收紧,但这一切都不表示市场的拐点就此到来……  相似文献   

5.
维持通胀前高后低,经济增长逐步放缓的基本判断;维持全年通胀4.5%、GDP增长9.2%的预期。预计货币政策在未来几个月将维持从紧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本周股指出现大幅度震荡,尤其是2011年7月25日大盘在高层表示"抗通胀仍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以及国际板有可能推出等重大利空(人们预期宏观调控有可能松动落空、市场有可能再次扩容)消息的打压下,暴跌  相似文献   

7.
今年走势前低后高,但明年很有可能是前高后低,这对于资本市场是有利的。平安大华首席宏观分析师、平安大华深证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焦巍认为,在我国,政策的松紧往往比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更具备决定性力量,相对于今年的逐步收紧,明年将是一个逐步放松的过程。从可选的投资工具上来讲,房地产及民间借贷这  相似文献   

8.
事件: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了4季度GDP和12月份CPI、PP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评论:通胀如期回落:12月份CPI同比通胀从11月的5.1%回落至4.6%,基本符合我们和市场的预期  相似文献   

9.
美国联储局本周加息0.25厘,并维持年内再加息一次及明年加息三次预期,同时宣布今年内开始缩减4.5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虽然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但在美国通胀及零售数据均较市场预期差下,联储局偏鹰派的言论或令市场有些意外,加上油价跌至七个月低,亚洲股市在加息后走弱,港股急挫逾300点,创本月新低.技术上,恒指周一失守10天线支持,技术指针逆转,MACD发出熊差,进一步失守20天线后,主要支持下移至前浪底约25025点,亦接近目前50天线所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微博广场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10月信贷量明显回升,货币市场利率缓步走低,市场对政策宽松似乎抱有较大的预期。毫无疑问,在通胀开启下行周期,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以及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存在的情况下,明年政策环境一定会较今年要宽松些,但应该不会有全面和大规模的刺激经济举措。明年信贷增量会超过今年的约7.5万亿。(http://weibo.com/u/2096408413)  相似文献   

11.
政策松动尚需等待基于刚刚公布的8月份宏观数据,我们依然认为,政策面仍处于观察期,市场期待已久的政策松动短期内难以成为现实。首先,通胀压力仍处高位。8月CPI同比增速为6.2%,虽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从绝对值来看依然处于高位,而且也高于此前6.1%的一致预期。结合历史规律及翘尾因素来看,9月通胀下行幅度依然有限,只有进入四季度之后通胀下行趋势才有望确认。在此背景下,高度关注通胀形势的管理层当前并不会贸然松动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2.
人民银行在假期结束前再度加息,该举基本在市场预期之中,同时折射出通胀形势再度严峻。因为之前人民银行通过多种途径表示,加息并不是首要选项,市场由此解读出情非得已的信号。对于来势汹汹的通胀,按部就班、不温不火的0.25%的加息能否奏效,各方心里都没谱。  相似文献   

13.
合理测定通货膨胀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正确识别其来源,对于政府有效进行通胀预期管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次应用具有马尔可夫机制转换异方差的时变参数模型,把我国通胀预期不确定性分解为结构型预期不确定性与冲击型预期不确定性两种类型,并探讨谁是其中的主要来源,继而检验它们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冲击型通胀预期不确定性是我国公众通胀预期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而结构型通胀预期不确定性在1996年经济“软着陆”后逐步降低。这一特征可以很好地被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宏观调控政策的演变以及所经受的外部冲击所解释。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来源的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有着不同的影响,即冲击型通胀预期不确定性加剧了产出增长波动,而结构型通胀预期不确定性可以减缓产出增长波动,但是后者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治理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目前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原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通胀预期因素、供给因素和货币供应量是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资产价格和外部因素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但是房价和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使得通胀水平有了上升的动力。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政府应采取以下政策:PPI可以作为CPI的先行经济指标;利用政策积极引导通胀预期;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革;规范房地产供给制度,坚持制定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5月最大的"意外"是权重个股公司出现的"戴维斯双杀"(即盈利预期与估值水平同时面临向下调整的恶性循环)。年初到一季度,对于高通胀,市场有充分的预期,并有了充分的反应;对于经济增长,市场普遍认  相似文献   

16.
黄金股的下跌来得相当猛。本周一,老凤祥(600612)下跌9.72%、中金黄金(600489)下跌6.71%、恒邦股份(002237)跌8.94%……黄金板块全线重挫。次个交易日,黄金股的跌势仍在延续,整个板块被笼罩在国际金价大跌的阴霾中,萎靡不振。受美国高盛集团下调黄金均价预期和中国经济数据不及市场预期等一系列利空因素打压。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已基本熨平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异常波动,未来将步入平稳较快发展的新轨道。但经济复苏的同时,在流动性充裕的影响下,出现了物价和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居民通胀预期。因此,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正确厘清通胀“迷局”的逻辑,有利于科学分析明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8.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已基本熨平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异常波动,未来将步入平稳较快发展的新轨道。但经济复苏的同时,在流动性充裕的影响下,出现了物价和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居民通胀预期。因此,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正确厘清通胀“迷局”的逻辑,有利于科学分析明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9.
加息与通胀从去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已经加息4次,100个基点。与2011年通胀目标比2010年提高1%相匹配。此次加息,亦有3月通胀再超预期的因素。对于通胀,我们此前分析了本轮通胀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如果3月通胀破5,对于通胀的可控或略超我们的预期,也意味着通胀将不会完全按照政府的主观意愿而有序进行,要素改革不能等着条件具备再开始,通胀的演绎将包含了一场混战。  相似文献   

20.
近期数据表现弱于我们预期。增长放缓程度比我们预测的更为严重,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反映得尤其突出。此外,通胀并未如我们所愿地快速缓解。我们现将中国2011年GDP增幅预测从10.0%下调至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