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4年1月10日,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考虑到公司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公告的发布意味着奥赛康正式宣布延迟创业板上市计划,另选时间窗口,择机上市。主动减少对市场冲击截至目前,共有26只新股先后拿到发行批文。在完成路演询价等流程后,本周新宝股份等7只新股先后发行,包括1只主板、2只中小板、4只创业板;其中  相似文献   

2.
伴随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该问题包含了众多理论假说,主要研究有新股发行的原因、发行方式、新股发行三大异象等。对该问题的理论假说做一个全面回顾、总结和评述,旨在为深化中国新股发行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体现出的“资金优先”特点有失公平,助长了股市投机,加大了股市波动风险。为改革这一弊端,新股发行制度应对证券账户实行网上限额申购,减少网下配售,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以体现新股发行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聚焦IPO重启     
本周末,5月22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将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研读《征求意见稿》后,实在是提不出什么"意见",因为它的原则性太  相似文献   

5.
从证监会目前发布的新股发行方式改革讨论稿来看,其所列的所有改革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根本不能解决现行新股发行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大小非和现在股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原始股东的持股成本和新股东的持股成本差距太大。采用以净资产按发行价折算原始股东上市后所持股份的发行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在的大、小非减持问题,避免旧的大小非解决了,新的大小非又产生,这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大、小非减持压力。“防止股市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期中国股市暴跌,烽烟四起,一连串的坏消息释放。首先是IPO征求意见稿发出,6月21日结束。新IPO征求意见稿未见明显的改革,旧瓶装新酒。去年发行新股股价要求不要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5%,现在取消,朝令夕改。近20年的新股发行改革兜兜转转。  相似文献   

7.
今年资本市场有没有大行情,关键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重启IPO及推出创业板、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最重要的主题是改革。改革发行制度,惠及广  相似文献   

8.
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是新股发行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和内容,新股发行价格的高低决定着新股发行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各参与主体的根本利益,并影响到股票上市后的具体表现。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已成为发行公司和承销商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伊始,IPO正式开闸,此前积压了几百家过会的企业排队上市,开闸后每日申购新股数量均多于2家,甚至一天5家同时发行募资,发行进度比以往要快的多,新股的密集发行,让市场热点与资金都将聚焦在新股上,快速的发行导致市场存量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打新而被冻结,场内资金的减少导致股指一路下泄,今年以来短短一周多时间,上证指数已经下跌近5%。过去的三年,A股市场一季度都有不错的表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春节行情,但2014年马上有钱有  相似文献   

10.
新股定价是首次公开发行的核心环节,只有选择合理的定价方式才能充分反映市场需求。本文首先概述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发展历史和当前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借鉴国外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新股改革措施充分体现出促进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培育市场约束机制,推动发行人、投资人、承销商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保护中小投资人利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市场上催生了巨大的泡沫,到目前为止,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超过50倍,创业板更甚,动辄上百倍,给二级市场埋下一颗迟早会引爆的炸弹。目前,在全流通背景下,大盘股的低市盈率,掩盖了股市中局部巨大泡沫。很难想象随着位列世界泡沫第二(第一是黄金期货)  相似文献   

13.
信息     
关键词:圈钱中国股市一直难以摆脱圈钱的恶名。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溢价发行,这在今年新股发行改革后尤为明显,无论是主板还是中小板,今年的发行市盈率都相对较高,但近期上市的招商证券似乎运气并不好,在溢价发行后在破发的边缘  相似文献   

14.
破发之痛     
随着2月9日中国一重上市首日开盘即下跌3.8%,自2009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已有近20只新股破发,另有10余只新股濒临破发边缘。破发潮之下,各种声音熙熙攘攘。愤激者将矛头指向新股发行定价过高,以及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破发潮中遭受损失的部分投资者,则感到自己很受伤,并且这种受伤有些无辜,打新的意愿已大大降低。亦不乏拍手称快者,将破发视为价值的自然回归,以及市场化发行下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滥发新股的情况,经济学家韩志国先生上周亦在微博中发言,提出强烈的批评。并且,指出发行新股中的不正常现象:统计发现,证监会新主席上任后共发行新股445家,其中新主席家乡江苏74家;新发行9只银行股中有6只来自江苏,占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新股发行:问题与对策朱伟自9月份安徽省合肥美菱作为今年第一家新股发行登台以来,今年50亿新股公开发行业已基本结束。此次新股发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暴露了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目前做法中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正本周四大盘的杀跌多少还是让人感觉到了一丝凉意。把周四比作是"黑周四"一点也不为过。早盘各大指数运行还相对稳健,孰料午后却风云突变,出现大幅跳水的走势,沪指与深成指所有均线再次失守。创业板指杀跌则更为凶猛,其一度暴跌50多点,跌幅近4%,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预示着惊人C浪杀跌正式上演。有分析人士认为,新股发行是加剧创业板下跌的最大元凶。从历史来看,有新股发行时,中小板和创  相似文献   

18.
正新股之所以要批量发行,根源在于目前新股积压严重。若每周发行两家,一年下来也就发行排队企业总数量的七分之一,监管层决定每周十家左右批量发行上市,挂牌也集中在一起。这个办法被证监会内部认为是解决IPO堰塞湖、抑制新股炒作的首选项。监管层也意识到,这是一把双刃剑。采取批量上市看似有利于解决"堰塞湖",让已过会公司早日完成IPO,但是,批量上市却会给股市带来更多问题。大量新股发批量发行,一是势必会引发二级市场投资者卖出股票打新股,引发二级市场股价下跌,  相似文献   

19.
在内外一致维稳的强烈预期下,节前市场依然持续向淡和疲弱不振。笔者以为,近期新股IPO、尤其是创业板的超高价发行,正在成为拖累A股中期走弱的祸首元凶,成为制约大盘向好的重要因素。为了抑制新股被恶炒,在市场化发行的口号之下,新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对我国与国外新股发行理论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阐明了有关IPO发行价格合理的含义及相关理论观点,以及新股抑价产生的相关理论,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股上市提供有效监管的经验借鉴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