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尽情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这时,如果老师说“好,不玩了,放学了。”小朋友们就会大声嚷嚷:“不行不行!”扮营业员的说“我的东西还没卖完。”当医生的说“我还没给病人看完病呢”做小妈妈的也会说“我的娃娃还在哭呢”……活动室里,一片吵闹声。有的幼儿听到老师说“放学”,就连  相似文献   

2.
区域活动时,我看见一溯一个人站在“娃娃家”旁沉默不语。一溯有点内向,他是不是因为不敢与小朋友交往而游离集体呢?于是,我走过去,热情地拉着他的手说:“一溯,你快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吧。”说着便想把他往“娃娃家”拉。可是,他不理会我,仍一动不动地站着,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娃娃家”里的孩子们做游戏。这是怎么回事呢?顺着他的目光,只见那些孩子有的去买菜,有的在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看着看着,我也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游戏所吸引。我再回头看,一溯正在“咯咯”地笑呢!过了一会儿,他便愉快地参与了他们的游戏。小班孩子缺乏游戏经…  相似文献   

3.
溜溜球事件     
自从小摊上出现“溜溜球”开始,我班的男生就没有停止玩过。早晨、课间、午间,放学路上,那溜溜球仿佛粘在他们手上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把玩;一下课他们就拿着溜溜球冲出教室在走廊上甩呀甩。这种情况愈演愈烈,不光男生玩,连女生也加入了。我眼见他们的沉迷,束手无策:强制阻止,只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没收惩罚,他们又会再买;批评教育,他们比我逐瞳!  相似文献   

4.
那是一段流行甩刘海儿的岁月。我总是习惯向左边甩,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我左边的一个女生。她叫桓美,在日记里我叫她美美。有的时候,我向左边甩一下刘海儿,看到她一只手托着下巴认真听课;有的时候,我向左边甩一下刘海儿,看到她疑惑地瞅着我,我便说“不好意思,习惯了”,她都会笑笑然后继续学习。我们之间就隔着一条窄窄的过道,她在班级排前  相似文献   

5.
文化广场是我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爱美丽的文化广场,更爱广场上引人注目、活泼可爱的小鸽子。清晨,小鸽子便从广场东南角的古朴典雅的鸽子房里飞出,然后落在鸽子房前面的草坪上。小鸽子有的做游戏,有的“咕咕”地叫着,有的在草地上脖子一伸一缩有节拍地走着。它们活泼可爱的样子怎么能  相似文献   

6.
又该上习作课了,教材中出的题目又是老一套:《xx的星期天》、《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在紧张地筹划着下午的习作课,正思考着,英语老师双手抱着一堆亮晶晶的东西走进办公室,嘴里嚷着:“看看,看看,你们班的学生几乎都在玩这个东西!”脸上露出愤愤然的神情。大家循声望去,是一些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溜溜球。“溜溜球!”我惊喜地叫道,“机不可失,下午习作就写它!”  相似文献   

7.
我一发现一件新鲜事儿,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去试一试。任凭爸妈骂,我总会说:“赶自己的潮流,去打听每一天的新鲜事,让别人去说吧!”因为《火力少年王》这档节目,玩溜溜球这个运动传遍了整个中国大陆。我也是一个业余溜溜球玩家,我的配球有“火力光波”、  相似文献   

8.
一个微笑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笑,他会感到格外的快乐。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整天板着面孔,说是为了严格纪律。早上幼儿进来了,怯生生地叫一声:“老师平!”可是“乌云密布”的教师的脸上仍不见转机,于是,孩子们就会胆颤心惊地做每一件事——晨间活动、上课、游戏……这不管是从心理  相似文献   

9.
暑假的一天,我去奶奶家做客。一进门,我那帅气的表弟就迎了上来,他把他最拿手的溜溜球拿出来,向我展示了他高超的球技。表弟的溜溜球功夫实在厉害,直看得我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我也想试试,便把中指套进球线里,然后把线绕到溜溜球上,学着表弟的样子溜了起来,可是出师不利,连遭失败不说,还把一个手指拉出了血。但我  相似文献   

10.
策划背景 校园里洋溢着快乐,尤其是课间活动时间。你看,下课铃一响,教室里、楼道中、操场上,到处都是队员们嬉笑打闹的身影。“跳皮筋”、“台阶赛”、“双杠倒挂”等游戏应有尽有。玩起游戏来,队员们不知疲倦——这边的队员兴奋得大喊大叫,那边的队员乐得在地上直打滚儿。不一会儿,问题就接踵而来:有的队员一瘸一拐地上楼,有的队员哭着喊着找老师评理,有的队员甚至会因一点小摩擦而与最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 究竟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安全、有益、适当、健康的呢?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心灵深处,埋藏着很多有趣、难忘的事。有一件事我还记忆犹新着呢!一想起来我便会情不自禁咯咯咯地笑出声来。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去玩时,把钥匙挂在了脖子上。(以往我都是放在口袋里的。)我们一阵疯跑后,又到处“游玩”。游戏经常翻新,有:僵尸和道士、吸血鬼……可是快乐的时光往往过得那么快,我得回家了。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一本书上这样写道,“注意力就像阳光一样.我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我以前往往将“注意力的阳光”持续地照耀在那些本身就生长得很好的.“植物”上面,因此它们便生长得轻松和快乐,让人满心欢喜。但是针对那些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植物”,我往往采取的更多是忽略、漠视,换来的则是“它们”一天天痛苦地枯萎。然而,当我把爱的“阳光”分给这些“植物”的时候,发现它们同样开始健康快乐地生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我以前上体育课,总是这样三个环节:开始部分,小朋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上进行队列练习。接下去就是让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学做动作,大部分幼儿站在旁边等着,个别调皮的幼儿就“自管自”了。最后总是分两组游戏,小朋友是看人家做游戏多,自己做游戏机会少。所以,每当听到是上体育课时,小朋友会皱起眉头,有的还会说:“又是体育课!”这个学期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以体育游戏形式为主上体育课。如上“挥臂投准”课,一开始让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玩具,父亲便常和我们一起玩手影游戏。用手做出一些简单的形状,在灯光的照射下将影像投射在墙上或地面上,就会出现一些非常有趣的形象。那时候,我惊叹随意的一个手势就能变化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影像。手影游戏是我快乐童年的美好记忆。自从有了宝宝以后,当我和他们玩耍时,不禁又会想起手影这一带给我快乐的游戏。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做过许多有趣的游戏,最难忘的便是“袋鼠蹦”。那时我上二年级。有一次上活动课,老师拿来四个麻袋,说:“这节课我们来做袋鼠蹦的游戏。”说完便拿起其中一个麻袋,把双脚伸进袋里站稳,双手捻着袋口,用力一蹦,身子稳稳地立在地上。老师蹦跳的样子很像袋鼠,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也疯狂”,怎么样,心动了吧?是不是也想马上去做做“袋鼠蹦”呢?老师把我们分成四队,游戏开始了。有的同学双脚刚站进袋里,双手用力一提袋口,一不小心坐进了麻袋;有的前脚站进袋里,后脚刚一离地便被绊倒在地;还有的刚提脚想往袋里站…  相似文献   

16.
李心琳 《小火炬》2014,(1):41-41
“我健康我成长,现在是大课间时间,请大家享受运动的快乐吧!”随着快乐的《江南slyle》响起,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起,参加各种各样的课间活动。有的同学玩花样跳绳,有的同学在球场上展示着自己娴熟的球技:有的同学玩“老鹰捉小鸡”游戏:还有的同学在玩编花篮,  相似文献   

17.
刘墉说,成长是一种疼痛的美丽。回首我的“教科研成长”之路,我更觉得,成长是一种快乐的诱惑。一、在学习中醒悟我师范毕业后走进村小教书,“教科研”早已成为读书时课堂上的回忆。只知道跟着老教师备课、批改,忙碌。但当我空闲时,总会发现一些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当我把它们提出来后,有的老师指点我一二;有的告诉我教书时间长了以后自然就会解决;有的还笑话我书生气太浓。于是,我便去查找书  相似文献   

18.
心灵的触动     
午睡课上,同学们做完作业后,想休息的同学就自发地拼起自己睡觉的“床”,有的睡在桌子上,有的睡在椅子上;不想休息的几位同学就围在一起,他们悄无声息而又兴趣盎然地玩着纸牌游戏。我是睡在桌子上休息的。  相似文献   

19.
“咚”的一声,门开了,进来了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年人。溜溜球扑闪着翅膀,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人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溜溜球自言自语道。突然,“聪聪豆!”中年人冲聪聪豆叫道,“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你,你就是辛罗?”船长皱着眉头有些怀疑地问。“嗯,是的,我就是辛罗。”中年人紧紧地拉住聪聪豆的手,不愿松开。“爸爸,爸爸,我终于找到您了……”聪聪豆哭喊着,扑到中年人怀中。突然,“辛罗”甩开聪聪豆的手,然后抢走他的魔杖,并开始施展魔法,“炼狱真火!”一团火焰冲向聪聪豆他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朵娜大喊一声:“洪水滔滔!”从天而…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发现班内周日返校学生三五成群,热火朝天地议论着什么。我一上凑,孩子们的喜笑颜开立刻僵硬在脸上,不再言语。“到底什么事,这么神秘?”满腹疑惑的我把班长请到办公室。“老师,我们都在聊偷菜的事,咱班的QQ就你没开辟农场了,很好玩的。”我知道“偷菜”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游戏,但我目前尚属游戏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