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试锋芒 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一个传统,一大特点.尽管是"报屁股"、"龙尾巴",但不可小觑.从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到北京的<京报>、<晨报>,再到<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以及后来的<大公报>,<文汇报>,无一家报纸没有副刊.这些副刊,有综合性的,有文艺性的,有综合性与文艺性相结合的--即综合性文艺副刊.言论是副刊的眼睛.鲁迅的杂文,大部分就是发表在报纸副刊上的,成为副刊的火眼金睛,引起社会的震动.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甚至更早时期,邵力子是一位著名的报界人士,从1907年开始,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1916年与叶楚伧创办<民国日报>,1919年6月16日,邵力子主办著名的<觉悟>副刊,期间发表了大量的、在当时影响极大的有价值的文字.因此,对他此时期的思想进行研究具有很深的意义,本文将试图对邵力子在1919年至1925年主办<觉悟>期间的社会改造思想作以探讨,以期对相关研究领域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一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新型报纸副刊名家云集,积极引领时代文化潮流.它们在传播新思想,建设新文学、促进现代中国文化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当时影响较大的<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为个案,把副刊作为一种媒介文化方式,从副刊文化主体与副刊文本建构这一视角,探讨副刊文化主体的形成,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对副刊编辑理念、编辑形态等文本建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如何推进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报纸副刊应有的文化功能,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满足读者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回顾历史,作为一种新闻文化的传统精神资源,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学灯>等著名报纸副刊至今仍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报纸副刊启蒙大众,传播新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以上述几家副刊为个案,探讨这些副刊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2001年3月25日上的杂文<可怕的糊涂>荣获报纸副刊作品3等奖.  相似文献   

6.
<晨报>原为研究系的机关报,其副刊毫无影响力.李大钊接手<晨报副刊>后将其改版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各种进步思想的舞台,为新文化运动开辟了新的阵地.本文从<晨报>前身<晨钟报>溯源,对<晨报副刊>的改版作了分析,从中透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角色、思想的多重转变.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在奥运特刊的第六版上刊登发表了一首题为<中华圣火>的歌曲作品.这部作品是福建省业余词、曲作家赵键先生为中国奥运、为中华民族的兴盛有感而创作的.该曲创作于新世纪的2001年.作品定稿后,一次机缘巧合,经原中央台文艺中心主任邹友开先生(闽籍)推荐,由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戴玉强在北京专题大型晚会上作为压轴节目演唱,并在央视第3套节目中多次播出.  相似文献   

8.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最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受众需求的变化,报纸副刊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变,并由形式单一的文艺性副刊朝着文化、教育、医疗、体育、休闲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温州都市报>周末特刊<第六天>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0,(6):66-67
徐列(1963年-),<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广东中山人,1989年河南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随后进入<南方周末>工作,历任新闻部主任、副刊部主任、副主编等职,其间著有<美国律师在中国>、<在追问中逼近真实>等专著.  相似文献   

11.
王超群 《青年记者》2008,(15):43-44
早在2004年,<南方周末>就发表了<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一文,其中引用龙应台的话:"台湾报纸的副刊一个接一个消失……大陆的副刊在转型经济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关心副刊的文化人面有忧色:副刊没落了."副刊没落了!一语惊醒梦中人,中国新闻界开始了忧虑、反思和探索,副刊该怎样突破生存瓶颈,重获新生?笔者试从经济学与文学的双重视角,透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爱好者》2000年第4期发表刘思的《假如鲁迅编副刊》一文,作者认为鲁迅没有编过副刊。其实,鲁迅不仅有几百篇杂文发表在各种副刊上,而且在1925年曾编过《国民新报副刊》。这份副刊,没有刘思所假设的漫画,也很少连载作品,也没有催出传世之作,《国民新报副刊》只是一份非常重视发表文学青年作品的文学副刊。 《国民新报》创刊于1925年8月25日,是国民党左派在北京发行的一种机关报。该报以“主张国民救国,宣传民族自决,打倒帝国主义,锄除黑暗势力’为宗旨。总编辑是邓飞黄,他与鲁迅曾有交往,故聘鲁迅担任副…  相似文献   

13.
邓拓(1912年~1966年)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在主持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期间,他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上开设杂文专栏<燕山夜话>.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日报>的副刊原来主要是文学板块"盘江潮"等几个专版."盘江潮"发表的是散文、诗歌、绘画、书法、摄影等作品.作者和读者都以州内一些作家、退休干部为主,有点曲高和寡,让一些普通作者和读者难以参与.  相似文献   

15.
1928年,对于任职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吴宓教授来说,有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就是编辑在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文学副刊>. 因为<大公报·文学副刊>,生活在吴宓的面前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1920年4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非常渴望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原著。陈望道通过日文译本和英译本,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当时,为了使这本书尽早与中国读者见面,由陈独秀出面与维经斯基商量,维经斯基拿出一笔经费,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即是《共产党宣言》。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沈玄庐通过另一位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民国日报》经理兼总编、《觉悟》副刊主编邵力子,在1920年9月30曰《觉悟》副刊上发表了一篇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中国著名老牌刊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百年华诞.<东方>是商务印书馆麾下的一个子刊,创刊于1904年,历经风雨,4次播迁,4次休刊,45年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号外4期,<东方副刊>一种.1948年停刊.它是旧中国出刊期数最多、刊期最长的杂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今晚报>副刊版面的分析,归纳其版面具有静态版式,模块化编排、"国画-漫画"标题营造视觉中心、整体感和节奏感相统一等特色,同时也发现该报副刊版面的新闻性缺乏、照片运用不足等亟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9.
1927年4月12目的武汉<民国日报>.赫然登着一篇火药味极浓的文章--<李烈钧原来如此>.该文作者署名方志敏.(注:见<方志敏文集>第241页).李烈钧何许人也?为什么方志敏在该文中如此激烈的评击李烈均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民国报业大军中的旗帜(<自由谈> <申报>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1912年<申报>经史量才接手后,采纳了黄炎培、陶知行、戈公振等人的意见,积极进行改革,其改革突出体现在副刊<自由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