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电视片“解说”是播音这个语言艺术工作中极富个性的一个门类,而且是个重要门类。播音员在运用语言完成讲解电视片画面内容的过程中,必须传递编导的意图,在电视片和受众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感应  相似文献   

2.
大气与凝练     
对“大气”二字的认识是基于我们“产经新闻版”的整体风格来考虑的。产经新闻版版面风格凝重洗练,简洁明朗,标题的字号也要比其他版面的标题大一些。因此,我们不可能做一些“花花草草”的标题,也不可能像一些小报那样在标题上玩“噱头”,否则,不仅会失去自己的个性,也会“因题害义”。  相似文献   

3.
好标题是好新闻不可或缺的要件。从“中国新闻奖”作品的标题来看,发现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就是新闻标题制作中常见的制作技巧。这些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有:——标出“个性”来。采写新闻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要抓特点,抓取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不同点。这也是制作新闻标题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4.
消息标题对读者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它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在制作上能否体现个性也是一个关键.这两条标准决定了“具体”这一消息标题的基本特征.“具体”是消息标题制作的起点和基点.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是个体育迷,因此打开5月22日《北京晚报》A第14版“体育新闻”专版,扫了一眼整版的消息和文章的题目以后,不禁令我眼睛一亮,拍案叫绝!《“春兰”在“韩风”中凋谢,常昊不敌老将曹薰铉》,这个标题作得太妙了,真是诗情画意,余音绕梁。我之所以如此钟情和称赞这个标题,那是因为我深知体育新闻的标题制作,在时间上要比别的方面的某些新闻的标题制作受着更大的限制,难度也就大得多。对于晚报来说尤是如此,因为晚报的体育新闻至少应当是“昨日新闻”,有的还是“今日新闻”,它们必须在比赛全过程结束以后才能写出稿件来,留…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倘使不能通过美的形式和内容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眼球”,即使文章全文再精彩,恐怕也会因为标题不“抓人”而失去读者。相反,倘使文章标题承载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鲜明的时代表现力,就有可能吸引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触动,让人获得心灵上的滋润,使人获得认知上的前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新闻能否取胜,标题是关键。靠标题提升新闻作品的审美感染力我们知道,审美表述的形态是多元的、个性的。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独具个性魅力的审美创造活动,为了实现审美价…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标题写得好或丑,效果大不一样。近从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曰:“43岁女子卖淫供儿女上大学”,说的是“1月11日在福建永安市南门某出租屋内发现一具半裸女尸,死者是一个约43岁的女子,据称在卖淫过程中遇害”,“据警方介绍,遇害女子卖淫收入,主要是为了养育在泉州一大学念书的女儿,以及尚在念小学的儿子”。看了如此标题觉得有些不自在,究其原因,就在于太“裸”了!如此“裸”,就把事情的实质——“被害”舍弃了,突出的是“卖淫供儿女上学”。如此“裸”,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展示给读者的只有丑恶现象!有的读者说,标题如此露骨,这让死…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没有灵气一望便知。我认为标题常常比眼睛还重要,因为,我们的报纸多如星辰,而报纸上的文章又多如一群群蚂蚁。人们读报,大都是先来一遍“大扫描”,哪篇文章标题醒目,也就注意哪篇文章。当然标题要醒目,内容也要实在,如果内容不行,标题做的再好,也是白搭,甚至起副作用。给人以“华而不实”,“大而无当”之感,但一般而言.同样的内容,能否吸引人,关键就看标题了。我经常遇到的是写“安全生产”一类的题材,有时从安全IOO天写到I000天。标题若是“韩电实现安全生产几百天”,虽次次内容都在改变,但万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战线兴起的“电视节目栏目化,栏目实行制片人制”,是电视改革深化的产物。笔者担任制片人后,越来越感到这一新型机制对我们编辑记者是一种福音,它既能够锻炼人培养人,又有利于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制片人制是锻炼培养电视人才的科学机制。 现在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到某个栏目某部电视片的制片人某某某的字幕,行家一看就知道他是这个栏目或这部电视片的负责人,或日“当家人”。就是观众也知道电视片是制作人领导制作的。制作得好与不好,他要负主要责任。事实正是如此,制片人就是某个栏目或某部电视片的全权…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上的新闻文体,种类很多,各具特色.怎样为它们制作标题呢?有规律可循吗? 我以为是有的。关键在于确立两个基本观念: 一、首先要把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统统都看成是总的“新闻文体”。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应首先想到,它们都是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差别),你要以新闻文体标題的共同要求来要求它们,譬如要用新闻事实说话,要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等.就是说,你首先要抓住它们的“共性”,使制作的标题,都是新闻标题而不是评论标题、文学标题……二、紧接着,你要在此基础上,同时把这些新闻文体再看成是各具特色的新闻文体(不管它们之间有多少相同)。换句话说,当你为这些新闻文体制作标题时,你又要想到,尽管它们都是总的“新闻文体”,但又是各不相同的新闻文体,你在遵循新闻文体标题的共同要求时,又要考虑它们各自的不同特色。就是说,你还要抓住它们的“个性”,使制作的标题,既  相似文献   

11.
网络标题制作忌做"标题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尤甚,制作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要恰如其分     
无论做什么事,思想上要实事求是,方法手段上要恰如其分,不能搞过头。搞过头,同做得不够,没有做好,其结果是一样的。所谓“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写文章选用词语也是如此。例如记体育比赛,为了文字的生动活泼,时常选用两军对垒方面的词汇,如“进攻”“决战”“防守”“对抗”“埋伏”“拚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即使有些夸张,也不为过。夸张本来就是一种修辞上的描写手段。然而以下这则消息标题及正文的各别用词就有值得考虑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好标题各有千秋,一则有个性的标题往往会令读者喜闻乐道。在讲究个性的时代,为使新闻更加引人入胜,标题也应讲究个性。所谓标题的个性,就足说标题有如个体的人应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本文就《江城日报》所登载的精彩新闻标题,简单地谈谈标题的个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选一个新颖的角度。要把新闻写活,在“写”之前,选取一个新颖的、巧妙的角度。角度者,立意也。同样一个会议,同样一家企业,同样一桩事件,不同的记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一是“逆向观察”,反其道而行。二是“迂回观察”,绕着道儿走。三是“追踪观察”,深问一层,穷追到底。做一个醒目的标题。角度选好,立意确定,就该进入“写”的阶段了。这时就会想到作标题。标题要醒目,基础是内容。如果内容不行,标题作得再好,也是白搭,甚至起副作用,给人以“华而  相似文献   

15.
管理者害怕个性,他们所谓的个性永远是在自己能够扛得住的范围内,“个性化车牌”便是如此,那么《人名规范用字表》的出台,是否也如此呢?  相似文献   

16.
标题新说     
写了如下一些文字,冠以“新说”,很可能是敝帚自珍,有同仁早已说过也未可知。倘是如此,题目就是“骗人的广告”了。问心无愧的是:这些都是个人心得,而非“报刊文摘”。标题有味是清新读者喜欢追新逐异,标题应当推陈出新。话说三遍淡如水,题作三遍呢?也不会甜如蜜。这些年,社会上常常出现这股热那股热,标题也被感染了。在用词造句上也出现了一些“热”。前几年出现的是“告别热”:浪子回了头,这是“向昨天告别”,文盲摘了帽,这是“向愚昧告  相似文献   

17.
标题为何断章取义打开2001年11月6日上海《解放日报》第6版,一条标题立即扑入眼帘:“20名本科生直升博士”,不由感到惊诧,本科生直升博士学位,这不是闻所未闻的奇迹吗?等到读罢全文,才知道原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20名本科生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他们要经过四年学习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博士学位。上述标题为何如此断章取义呢?  相似文献   

18.
杂文的标题     
一般说来,就多数情况看,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选题,也可以说是选“标题”,新闻报道尤其如此。所以,安岗同志曾说:“标题是什么?当一个记者从事采访活功,他看到一些问题、现象和事实,在写作中把事实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标题。实际上,标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主题的最简明、最有力、最好的体现。”然而,杂文的标题却是形形色色,仪态万千。有的标题可能是集中概括文章的主题,有的可能是概括所要陈述的事实、所要阐明的倾向或褒贬的对象。这又如一位有名的杂文作者所说的:“好的杂文标题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9.
马芳 《网络传播》2007,(3):46-47
“看报先看题”、“题好文一半”这两句话充分概括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网络新闻,标题的作用尤甚,制作一条好的标题需要一定的创意,但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要符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一扁文章的门面,人家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标题。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文章的一个招牌、幌子,或者一个包装。如果一篇杂文的标题拟得平淡无味,或者艰涩古板,很可能一开始就令人失去读下去的兴趣。反之,如果一篇杂文的标题新颖有趣,或者泼辣尖锐,也会在一开始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而,文章的标题能不能作好,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标题一般只有几个字,却也含着技巧。而且,这个技巧谁都不能小瞧。能不能给一篇文章作个好的标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在这里有意用了“作”这个字眼,是“作”标题,而不是“起”标题。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