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确阅读对象名著阅读篇目可分为指定阅读篇目和非指定阅读篇目。对指定阅读篇目,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来安排:应先阅读量少的后阅读量多的,先阅读理解难度小的后阅读难度大的,先今后古,先课内阅读研究后课外阅读研究。如:高一上学期读余秋雨散文(从广义的“名著”来看,亦包含近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下学期读唐诗宋词;高二上学期读《三国演义》,下学期读《红楼梦》;高三上学期读《论语》,下学期选读莫泊桑的中篇小说(因将参加高考,阅读量及难度有所降低)。对非指定阅读篇目,可要求学生每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教师开列的书目…  相似文献   

2.
国家颁布的初级英语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把国际音标教学安排在初一下学期进行。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初一下学期教音标,有诸多不利之处。如,初一上学期,学生自己不会拼读单词,完全靠老师领读,不懂得根据字母、字母组合和读音规则正确地记忆单词,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二册(下称本册教材),从一九八三年春季开始使用。本册教材把原来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的“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元、角、分的认识)移到下学期;原来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教学的“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移到二年级上学期;并删减和更换了一些练习形式;重新编写了应用题,加强了加与减、乘与除  相似文献   

4.
邝永辉 《文教资料》2007,(14):168-169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先后多次选取了《史记》中的优秀文段作为范文,供学生学习,如:《鸿门宴》、《陈涉世家》、《信陵君窃符救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通过学习,同学们领略了司马迁的千秋笔法,掌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是段力佩老校长进行教学改革的思想基础。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对部编教材采用“一次多篇”的教学方法,仅用了一学期三分之一略多一些的时间就可完成一学期计划(其余时间上自篇教材)。同类型教材放在一起上,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相同的部分如作家介绍、时代背景、文体知识等就不要也不必去“篇”“篇”重讲;而对必须掌握的特殊不同部分,如不同作家的风格,两种文体的比较、几种不同描写方法的不同应用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屈原列传》节录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它是现有关于屈原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资料。修订后的《大纲》恢复了这一传统名篇,是恰当的,这对于中学生认识屈原和司马迁都有帮助。 中学语文课本节录自《史记》的材料共有四篇:《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和《屈原列传》。司马迁撰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年初,为了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选定了华东师大一附中编的《语文试点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作为初一试点班的教材。一年来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我们觉得中学生应当有比较好的自学语文的能力。《教材》包括附录有81篇诗文,这就给积极引导学生自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同时还让学生订了统编教材。这么多篇课文,每周六课时,全学期实际授课时数不足一百节课,又要学生多读书,又要课时少,教学方法上就必须要有个大的改变。我们提出了语文教学要由立足于教师的  相似文献   

8.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这一课程设计思路。这一点在同一类课文的编排上,体现最为明显——苏教版一下《鲁班和橹板》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篇科学实验类叙事性文章,到了五年级上学期,教材中安排了《天火之谜》,六年级下学期,教材  相似文献   

9.
《制作礼品盒(2)》是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美术课本中的一篇教材。要求学生利用各种缎带等材料,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数据和要求,制作出精美的礼品盒。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每册增加课文10篇,而学期教学总时数却没有增加。课文由讲读课和自读课组成单元,如第一册,40篇课文,讲读课21篇,自读课19篇,还有汉语知识,作文训练、听说训练等。语文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讲读课属精讲,自读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课文增加篇目,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篇目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是“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所以我以为,既不能因教材量增加而随意简化教学内容,置自读课于不顾,又不能人为地加重教学负担,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下面,试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教授讲读课,一般一篇文章用两课时,难度较大的如《社戏》可安排三课时,浅显易学的如《想和做》则用一课时。备课时,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大面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近几年来,我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凭借《小学作文》实验教材,认真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成效较为明显。我的做法是:一、找准仿效范例,引导学生作文每个学期,《小学作文》均安排了30次训练。每次训练一般都安排了一、两篇范文,有的还有三、四篇。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训练的“内容”、“要求”,面向多数同学,去找准最切合实际的“范文”,使学生有例可仿,有话可讲。如做五年级上学期《小学作文》训练4,供学习的例文有两篇,我选用了范文(一):读《落花生》。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他们便  相似文献   

12.
《史记》中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陈涉世家》以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都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语文课外读物也选了《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等,《史记》已成为近年高考命题材料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皮涛老师《中彩那天》教学片断】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题。(生读课题)【罗才军老师《伯牙绝弦》教学片断】师:上课!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在《史记》的一些纪传中,使用了类传方式写人叙事,但《史记》中到底哪些传纪属于类传,至今人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史记》中的类传共有《外戚世家》《刺客列传》《循吏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等11篇。《史记》中的人物类传具有先议后叙、详略结合两个鲜明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教材中的《陋室铭》《爱莲说》是两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写法上同中有异,可采取“一次两篇”组合教学。现将组合教学的过程及方法设计如下。第一步,疏通句意这两篇散文虽是用文言写的,但课本注释较详尽,可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篇自读,疏通句意,然后指名学生口译课文。基础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在自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已出现了古文。例如:《矛与盾》《郑人买履》《关尹子教射》《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等。针对古文中的通假字,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去认读它呢?勿庸置疑,用全国的普通话规范音去认读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交流。但是,有的教师也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教读“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时,把其中  相似文献   

17.
据《联合早报》消息,台湾教育部门最近公布高中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纲草案,将包含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四书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列为高中生的必选科目。该部门负责人陈益兴强调,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属于文化涵养课程,目的在提升学生的品德教育。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课纲,未来高一上、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每周将有一小时的论语选读,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上学期有一小时的孟子选读,高三下学期则有一小时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把讲读课和写作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在讲读课中,有计划地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可作范文.但是,每篇课文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对不同的年级,教学上的要求也不一样.为此,在开学前,我们首先全面熟悉教材的内容,分析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制订全学期的写作指导计划,邦助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如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其中记人的文章有四篇.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我们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做到有所侧重.《鲁迅艰苦奋斗生活片断》一课,侧重指导学生学习范文中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法;《忆爸爸》一课,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先概述人物的优秀品质,后运用具体事实进行叙述的写法;《优秀赤脚  相似文献   

19.
1953年一年级上学期所用的小学课本算术第一册教到第50面为止,本学期教第一册的第51—72面以及初小课本算术第二册。本学期开始时,应给儿童复习上学期所教的教材。兹将人民教育出版社‘初级小学课本算术教学参考书(一年级下学期用)’中的补充教材‘复习’转载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看企鹅》是一篇阅读课文。作为六年制第三册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设计有别于其他类型教材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阅读课文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下功夫。 一、充分放手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朗读课文,落实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