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鲍秋媛 《兰台世界》2007,(21):67-68
太平洋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与中国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战场.  相似文献   

2.
韩继伟 《云南档案》2012,(9):27-30,53
<正>滇缅战场又称中缅印战场和西南战场,它形成于太平洋战争之后,位于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之间,是盟军"中国战区"和"东南亚战区"交叉的区域,具有一个独立的战略方向,它既是中日战争的直接产物——中国抗战的一个国际战场,又是英美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产生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赵宝红 《兰台世界》2006,(21):66-67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美国侵略者。安东市人民政府决定:全市各条战线加强防空,坚持生产,全力支持朝鲜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1]战争期间后勤战线的成就,正是发扬人民战争的传统,并在国内以及朝鲜战场上根据新情况加以创新的结果。[2]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司令员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我们之所以在朝鲜前线赢得了如此伟大的胜利,我国人民的全力支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满可以说,我们人民热情的巨大的支援,将与我军的英勇战斗并列史册,在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事业…  相似文献   

4.
钱阳  刘言 《四川档案》2005,(3):33-35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法等国的远东领地相继陷落于日军。此时正在亚洲艰苦抗日的中国,成为远东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中国军队出于抗战的需要,也是配合当时盟军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需要,长途奔袭缅印地区,收复缅甸,打通中印公路。此举不仅使中国打通了抗日的陆上“补给线”——中印公路,可以恢复接受外援,增强抗战力量,而且为盟军收复缅甸、马来西亚,反攻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鲜花簇拥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有一尊高大的汉白玉雕像格外引人注目。雕像两臂交置胸前,一手持钢笔,一手持采访本,神态安详,深途的目光凝视前方。这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唯一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远东太平洋记者汉斯·希伯。汉斯·希伯是德籍人。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他作为一名有正义感的远东新闻记者,先后多次奔赴中国的抗日前线,在《太平洋事务》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正越战越强》等报道,唤起了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事业的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广泛支持。希伯对新闻事业有很强的责任感。他来中国后,听到八路军、新四军…  相似文献   

6.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早在1911年11月,就曾到上海度假。九年后,奉命到中国工作。1935至1939年.担任美国驻华武官参赞,足迹遍及中国各地。被美国军界称为“最精通中国和远东问题的军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奉命前来中国,作为罗斯福总统的驻华军事代表。他的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近日, 一部反映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军国主义入侵, 并赴远东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抗战大剧《远征!远征! 》,在观众好评如潮的赞誉声中降下了帷幕. 全剧以史诗般的宏大手笔, 生动传神地再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浴血奋战、扬我国威的动人场景,谱写了一曲全民抗战的壮丽凯歌.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空前残酷的一次战争,参加这次大战的国家和地区先后达60多个,卷入这场战争的人口达20亿以上。在这场战争中,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并肩作战,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由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参战最早、战区绵延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国家,因而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不仅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损失的代价,而且中国的抗日战场无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始终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所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比较平静,对太平洋战争没有做出多少贡献的论调,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她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中坚力量。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抗日民主圣地,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她所创建和领导的的敌后武装根据地,是抗日的战斗保垒。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民族战争中的巨大功勋是永世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9.
4月2日,著名作家林家品将他荣获美国新泽西州抗日战争吏实维护会与纽约太平洋和平基金会举办的国际亚洲太平洋战争文学征文第一名的《老街的生命》手稿焚烧于湖南省新宁县白抄镇的扶夷江畔。林家品先生亲自宣读了自己写的祭文,并于当天将灰烬分别撒播于崀山风景名胜区的八角寨、何家湾景区,以祭奠惨死在日寇屠刀之下的先辈亡灵。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见证民族命运转折,承载人类和平愿望的特殊年份里,反思抗日战争也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的东北战场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在这片战场上战斗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了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建国45周年大庆前夕,《解放军报》一篇题为《六百勇士斗死神雷场放飞和平鸽》的消息,把读音的目光再次引向了西南边境──十几年前共和国曾在这里进行产一场震惊世界的自卫反击战。人们无限感慨地发现,一大批昔日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和平保卫者,今天又以和平使者的身分,冒着死神的威胁,在雷场上消除战争的痕迹,放飞了象征和平的鸽子……这条新闻立刻在读者中引起了轰动,编辑部旋即收到大量读者来信,纷纷称赞它是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在云南边防扫雷部队,登有这条新闻的报纸被争相传阅,广大官兵深受鼓…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演绎到今天,已经愈加显示出它的如火如荼,竞争渗入到每一个领域。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世界各国几乎都相继出台了全方位发展的策略,以图在世界政治经济化的大舞台上求得一席之地,对内强国力对外树形象。在这种日益严峻的激烈竞争中,大众传播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与分量。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逐渐变得隐蔽和多样化。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争夺“传媒霸权”,谁也不甘落后。号称“媒介帝国主义”的美国更是气焰嚣张,无视世界各国人民的信仰和自由,大肆宣扬美国式的论调,企图用它的传播工具编织庞大的帝国大网,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英联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虐待战俘的所谓“虐囚门”丑闻搅动了西方政坛,遭到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尽管和平对待战俘问题已经写进了有关国际法章,但虐俘事件却不时发生不能不引发人们对战争和战俘问题的深思。  相似文献   

14.
华北北部敌占区1943年的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运 《历史档案》2005,(4):94-101
1943年华北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大饥荒,特别是在敌占区尤为严重。日伪曾以天旱、农业歉收为由,掩盖其疯狂的掠夺政策。事实上饥荒正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整个敌占区惨遭战祸,广大田园尽成战场,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破坏殆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以华北为其兵站基地,对华北的掠夺愈加野蛮,对占领区人民的奴役和统治愈加残酷。本文拟对此进行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5.
姜兴华 《军事记者》2004,(12):23-24
自海湾战争以来,大众传媒更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直接用于心理战,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曾有学形象地称,现代战争同时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作为互相攻杀和破坏的战场.另一个是交战双方各自向世界宣传战争正当性的信息战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和平解放,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件大事,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北平获得和平解放,促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其次是傅作义等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觉悟。假如没有东北战场的全面解放和淮海战役的两个战役阶段的胜利(全歼黄伯韬和黄维兵团),特别是将傅作义集团的几十万大国分割包围在北平,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战区的指挥中枢,在与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实行国际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同时,也广泛开展了国际交往与交流。在抗战期间,除了同盟各国频频进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往外,驻重庆的外国大使馆和公使馆,即多达30余个,此时是重庆在国际上树立威望、提升形象,成为“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之一名词”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改革的进程是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的,虽然没有硝烟,没有战场,但在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势力的较量,甚至是生与死的较量。回顾一下我国的经济改革,新闻是如何以前哨战的形式为其开路,对于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中利用好“新闻”这个武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朝鲜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在远东地区发生的唯一的大规模战争,涉及到美国、苏联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其中,苏联参战具体情况一直是个谜。为此,俄罗斯专家戈巴雷夫查阅了美国和俄罗斯等地大量档案,将一些情况披露出来,内容包括苏联被迫卷入战争、苏军秘密拟订对美军作战计划、协助中国对付美军原子弹和帮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作战等。  相似文献   

20.
1945年5月和8月,同盟国先后取得了欧洲战场和远东战场的胜利,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同盟国之间主要是美苏两国,虽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还没有表面化。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一个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说,强调只要资本主义世界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要求苏联人民对此要有所准备。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发表了充满火药味的演说,提出了“铁幕”一词,鼓吹“所有讲英语的民族结成兄弟联盟”来对抗共产主义。美国一些好战分子,对丘吉尔的演说叫好。这两篇演说后来被看作东西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