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宝梅 《兰台世界》2007,(22):51-52
唐朝的三省机构是朝廷最高政务机构,三省的文书制度,集中体现和代表了唐朝中央政府文书工作的基本特征.本文试图梳理《唐六典》对三省机构有关文书工作的阐述,用以反映唐朝文书工作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2.
2018年档案机构改革后各地将档案机构划归办公厅(室)系统,旨在加强档案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由于文书与档案之间的有机联系性,基于办公厅(室)平台上的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联动。为此,应当在思维、主体、规则和资源上达成真正的协同,以"人""组织行为""信息资源"等管理要素为核心,建立起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的协同机制,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3.
黄晓梅 《档案》2017,(8):54-56
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质的区别,文书工作为档案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和工作对象,文书工作不能替代档案工作,档案工作以其独特的工作对象、内容、任务而形成完整的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工作程序和系统。全面认识档案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能够为档案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把集中统一管理落到实处。在建立完善制度时,要将与档案工作的有关要求纳入机关内部机构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黑图档·咸丰朝》,文章从文书撰拟、运转、管理三个工作阶段入手对盛京文书工作进行考察,认为咸丰朝盛京文书工作已日臻完善,制度建设也已经涵盖了文书工作的各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多层次的文书工作体系,但咸丰朝盛京文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文书呈递延迟、文书丢失现象频发等,对此我们应该立足当时的社会背景辩证看待,并在当今的文书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 ,文书工作是一项与档案工作、秘书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性、服务性工作。在国外 ,与我国“文书工作”相接近的一项工作是“文件管理”。本文拟对我国的文书工作与国外的文件管理进行比较。一我国早在商朝 ,统治阶级就利用文书作为管理国家、记录事件的工具 ,于是产生了形成和保管文书的一系列活动———文书工作。到明清时期 ,文书工作的组织日益完备。辛亥革命后 ,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都颁布和修订了公文程式条例 ,对文书工作进行了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文书工作迎来了新纪元。但是 ,从文书工作的产生到 2 0世纪…  相似文献   

6.
王芳 《兰台内外》2016,(4):34-35
档案由文书转化而来,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交接环节是文件的归档立卷。20世纪50年代的国家规定中,文书档案的立卷工作在从原来的档案部门归档立卷改为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共同立卷。立卷归档既是文书工作的重点又是档案工作的开端。文书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文件生成之前就应进行前端控制。文书工作应体现档案前端控制思想,档案前端控制包含于文书工作之中。一、档案管理前端控制与文书工作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文书工作也面临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文书工作作为信息传输的中枢、辅助领导处理日常工作的助手、密切联系各部门的纽带,作为档案工作再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越来越重要。为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文书工作的职能,更好地发挥文书工作的作用,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文书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有的部门对文书工作认识不够。文书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事务性、执行性很强的工作,并具有琐碎和繁杂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文件的拟写、印制、立卷、归档及各种会议、重大活动的记录和整理等。从文件的传阅过程看,它是联系决策部门和具体执行  相似文献   

8.
<正>一、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1.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衔接不好。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既联系又有各自的分工,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而在实际工作中,文书和档案往往分块管理,拉大了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距离,这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脱节,文书人员缺乏档案意识,档案人员不懂文秘工作,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衔接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公文的格式和处理办法不恰当。例如,装订不规范,用纸不  相似文献   

9.
邱琴 《兰台世界》2017,(20):104-105
中国档案事业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文书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断演变和发展。本文立足于先秦时期,探讨了我国古代社会文书工作的产生源头先及先秦时期文书工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侯敏  侯娟 《兰台内外》2007,(1):26-26
文书工作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时必不可少的工作。它承载着公文备案、公文传阅、公文归档、公文立卷、公文检索、收发防窃密等诸瓒工作。文书工作的这种特殊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文书工作在机关工作中处于枢纽的地位,它比其它工作更多、更经常地涉及、接触和处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方方面面的秘密信息。文书经办最多的是公文,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公文处理工作是文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文件管理,搞好文件保密是文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从清代军机处“随手簿”看清代文书档案一体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书档案一体化管理是清军机处重要的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它包括文书与档案机构人员一体化;随手簿的文书办理随手登记;文书工作接交与档案工作衔接;军机章京值宿抄档,进行“清档”;重要档簿的副本制度和定期修缮等制度,这些对于提高军机处的文书工作效率,及完善其档案保管,方便利用,起了重要作用。随手簿是军机处所有文件档案的总目,利用的指南,极为重要,至今仍不失其实际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书学是对文书及文书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研究文书和文书工作规律的学科。它在总结历史经验、阐述现行文书和文书工作的理论、原则、方法和制度等方面,建立起自己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概念和范畴,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构成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明代袖珍钞本《本学指南》是专门传授抚按衙门文书撰制工作经验的官箴书。该书蕴含着丰富的文书撰制工作史料,广泛涉及明代常用文书的种类,以及拟写、检点磨对、签押用印、包封黏记、会稿等文书工作制度。该书既展现了明代文书工作的历史细节和多重面貌,又从文书工作角度揭示抚按衙门的职任分工和权力博弈,还为文书工作传统的延续和档案史料的补充贡献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文书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田瑞芳 《兰台世界》2014,(10):59-60
和唐朝兴旺发达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相适应,唐朝音乐艺术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盛唐之时,从事音乐艺术的人员规模庞大,且音乐机构的设置已经非常专业,音乐教育亦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唐朝兴旺发达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相适应,唐朝音乐艺术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盛唐之时,从事音乐艺术的人员规模庞大,且音乐机构的设置已经非常专业,音乐教育亦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宋代架阁官考索王金玉中国宋代有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也设有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著名的金耀门文书库是国家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南宋设立的尚书省六部架阁库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库是中央机关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六部架阁官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官是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考察架阁官...  相似文献   

17.
文档一体化的实践与理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机关办公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而大为改善,原来在手工操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书处理、档案管理模式,即“以文件处理完毕并立卷归档”作为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分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甚至成为制约机关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首先,经过机构改革后,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文书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兼管档案工作,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次,在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的操作及其衔接过程中,两者的截然分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消极影响。例如,在文件数量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为保证档案质量,如何加强文件质量的前端控制的问题;为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需要重新考虑文件“随办随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衔接主体主要是公文.档案资料主要来源于公文,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公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质量.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深化,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文书工作由"笔杆子"逐步向"键盘子"转变,使得现代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呈现出与以前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书学》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书学》(亦可称其为“文件学”)是与文书和文书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也是档案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文件大量涌现,文书和文书工作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基于文书与文书工作实践的《文书学》教学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必要的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体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文书档案工作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原来作为秘书机构和档案管理机构的机构和职官经过演化成为了重要的行政机构,其中隋唐时确立的封建职官制度的重要角色三省就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