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企业档案信息的前提条件。1、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的扫描录入、数码处理、实现数字化,达到对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高效、准确的目的,有利于馆藏各类档案的完好保存。  相似文献   

2.
《档案数字化方案研究》项目对档案数字化优化策略与原则、技术路线与支持、流程重组与再造、操作方法与步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达到了档案数字化全过程优化和管理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形成了完整的档案数字化方案和成功的实践案例。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结论是:“注重档案数字化工作与档案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开发的有机衔接,提出了系统优化的技术路线,规划设计了档案鉴定与数字化同步、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同步、多种档案数据库建设同步的流程,并成功地付诸实践,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与上网利用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目的是通过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实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实践服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影响档案资源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开发的重要因素。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要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对于档案数字化建设问题还要坚持审慎的态度,不能盲目求速度、求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因此,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坚持以下理念:  相似文献   

4.
张争 《重庆档案》2005,(4):13-15
档案的数字化是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档案的文字、图型等模拟信息数字化,通过计算机管理,为将来档案信息上网服务,供用户随时随地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和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贮存处的档案信息。档案数字化是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和处理的信息,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5.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的数字化可以节省档案存贮空间,缓解库房压力,也可以减少因对档案原件频繁使用而造成的磨损,妥善解决珍贵档案文献的利用问题,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尤其是珍贵档案的保存。目前,数字化在档案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优化馆藏档案信息,合理、有效发挥人力物力资源作用,长春市档案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以《馆藏档案鉴定、筛选、数字化及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法律效力的应用研究》为题,在国家档案局科研立项。该课题按照利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以长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研究和实践主体,以馆藏重要和利用频繁的百万件档案为突破口,进行了档案鉴定新方法、档案筛选新突破、档案数字化新技巧、档案整理新技术、档案利用新途径的系列化研究与实践,做到了边研究、边利用,初步实现了用数字化档案替代档案原件、用打印件替代复印件,实现了接待人员和利用者不接触档案原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纸质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扫描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化成计算机可以阅读使用的数字信息的过程。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包括馆藏档案目录及档案全文数字化。传统的纸质档案保管利用,有纸张对保存环境要求高、  相似文献   

8.
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基建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及数字化的主要内容,高校基建档案在数字化建设中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信息时代医疗档案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医疗档案数字化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所要坚持的原则和措施。一、医疗档案数字化特点医疗档案数字化是对医疗档案的整理加工过程,将病案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形式的档案进行加工处理,转变为数字形式的电子媒体并制成医疗档案数据库。医疗档案数字化表现出其明显的行业特点。1.网络化。信息时代的显著标志便是网络化,网络化也是信息时代支撑各项工作开展的平台和基础。医疗档案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医院局域网、互联网将各科室连接起来,实现医疗档案信息利用和传输的网络化,提升了档案利用的效率。2.电子化。医疗档案数字化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医疗档案保管、利用的电子化。改  相似文献   

10.
房产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数字摄影(录音、录像)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高新技术,把各种载体的房产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联结,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一、房产档案数字化的原则 1、全程管理是擞字化产权档案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知识、生产的日新月异,高新科技产业化的进程加快,现代科技在各个产业的渗透以及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人类正走向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知识经济化、科技创新化……这一切都使得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与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企业发展和档案工作进步的要求。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立数字化档案是实现档案工作的转型,是确保档案工作更加高效、快捷服务的有效途径。作为管理和拥有档案信息资源的档案馆,要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着眼未来,必须尽快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对重钢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建设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基建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及数字化的主要内容,高校基建档案在数字化建设中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档案活动中全面应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用信息科学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档案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从传统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主向现代化的档案信息数字收集、存储、转递,以信息化的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转变过程。完成以档案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的手工存储和检索方式,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受到了诸多限制。档案数字化视域下高校档案资源利用研究的开展,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结合山东建筑大学的档案资源利用情况,对数字化档案技术在高校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校档案资源利用的价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高校档案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正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各种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网络化的形式互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及时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档案数字化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档案管理工  相似文献   

17.
档案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在档案及其管理、利用诸环节中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事物。由于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现阶段档案数字化建设还存在如技术、合作、数字化对象、标准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档案部门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提出可行性方案,只有这样,档案数字化建设才能健康、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徐玕  曾华芳 《兰台世界》2005,(10):43-43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一样,都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直接形成和使用的;与纸质档案不一样的是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数字化系列,当它使用技术和设备将信息内容记录在磁性材料或光盘等载体后就永远离不开这种技术和设备,人们要想利用它,就必须采用这种记录档案信息内容的技术和设备,因此电子档案保存的不仅是电子文件的信息内容,还有与之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相似文献   

19.
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随着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在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的出现给现有的学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一、档案信息化的基本工作内容档案信息化工作涉及四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即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化编目、档案信息检索和档案信息编研。其中档案数字化主要涉及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实物档案的数字化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一般通过扫描得到纸质档案的图片文件,然后利用OCR技术进行转换和校正,将图片文件中的文字部分转换为文档文件,而将插图仍转化为图片文件,并插入转换后的文档文件中,最终形成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而声像档案则通常通过各种转录设备与计算机相连接,利用各种转录软件如realplay系列软件进行转录,最后形成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