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新投井完井时,钻井液侵入地层,滤液、泥饼等对地层产生堵塞,使得供液能力变差,制约生产开发。而老井受颗粒运移、沥青沉淀、粘土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泥砂堵塞、产量递减,影响油井开发。普通酸化、酸洗工艺解堵效果不理想,而高压水射流解堵技术产生高冲击力及高能量脉冲,能冲出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细砂等堵塞物,再通过氮气返排将堵塞物带出地面,起到解除污染堵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油井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经常因有机或无机堵塞造成油层渗透率下降,导致油井产能降低,实施油井解堵是解除油气层污染的有效措施。由于导致油井堵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各种各样的解堵技术也随之发展。主要阐述了目前最新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物化复合解堵技术在海上油田群取得的应用效果。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油井解堵优化决策系统,可以准确判断油井堵塞的主要因素,科学制定解堵对策,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酸化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一项技术措施。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临南油田自2012年来采用有机酸、复合酸、土酸、CLO2复合酸共酸化26井次,累计增加注水量24万立方米,统计至目前有效率81.25%。2012年至今共实施油井酸化解堵21井次,施工有效率100%,增油有效率83.3%,到目前继续有效的井有15口,累计增油19433t,有效井到目前平均有效期494d。  相似文献   

4.
化学法降压注蒸汽技术是利用高温防膨剂配合热化学解堵剂解除地层粘土膨胀无机伤害和地层胶质沥青质沉淀、"死油"等有机伤害,降低超稠油井注蒸汽注入压力、提高地层吸汽能力的增注技术。通过在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8-斜24井现场试验,降低注蒸汽压力2MPa-3MPa,提高了注汽质量,达到设计配注要求,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崔桂胜  田延喜  樊娜 《内江科技》2013,34(1):101-102,178
针对孤北21区块由于结蜡、地层污染堵塞等原因造成低液低效井,进行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泡沫流体的基本特征、泡沫混排解堵机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在孤北21区块的适用性分析、解堵工艺研究、典型井例分析、经济评价、存在问题等方面介绍了泡沫混排解堵技术。目前该技术在孤北21区块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秀舟 《内江科技》2007,28(7):131-131
本文针对孤东油田绕丝防砂井一段时间后绕丝筛管堵塞严重,采用拔绕丝处理方法作业费用高、占井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绕丝脉冲解堵技术研究,通过研制射流解堵器进行旋转水射流,解除绕丝堵塞问题,从现场应用6口井看,见到了较好的提液增油解除堵塞的效果,该工艺的应用为孤东油田解除绕丝堵塞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解除普光气田气井不同部位、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堵塞,通过堵塞物取样分析、高效溶硫、复合解堵体系研发、工艺配套和现场试验,形成了高含硫气井复合解堵技术。连续油管取样装置实现井筒硬质架桥、井底松软堆积堵塞物取样;高效溶硫体系形成主剂与助剂配比为二元胺:多元胺:烷基酰胺4:4:2高效低毒溶硫配方,饱和溶硫量69.85g/100ml(30℃,0.5h);井筒解堵体系溶解无机碳酸钙208.1g/L,分散有机物大于50 g/L,连2续油管腐蚀速率小于13 g/(m.h);现场实施复合解堵,气井产能均得到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8.
井下双重震源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下双重震源振动酸化复合解堵工艺是把振动解堵技术与化学方法油层处理技术有机融合,通过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综合改造油层,提高油水井近井底地带渗透性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该工艺的原理、选井条件、设计原则以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08,(12):96-96
水槽又堵了?只要转动PermaFlow外部的圆形把手,弯管里面的活动橡胶桨片就会旋转,将里面的堵塞物冲下去。不仅如此,PermaFlow的进水管还带有一个微小的角度,能制造出湍流,冲走可能沉积在进水口的杂物以防止堵塞。  相似文献   

10.
普光气田具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特点。集气站投产后,地面集输系统相继出现堵塞问题,产生排液管线不畅、管线容器憋压、阀门无法正常开启等后果,不仅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给集输管线造成危害,同时也对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本文首先剖析了堵塞物的性状,认为高含硫气田集输系统的堵塞主要分为硫沉积堵塞和水合物堵塞两种类型。然后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指出了集输系统中易堵塞部位,提出了利用管线保温加热、清淤解堵、改善排液制度等多种措施,用于解决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镇 《内江科技》2013,(9):97-98
酸化解堵技术是用于改善油气储层性能和提高油气产量的一种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油水井经过酸化后可解决近地地才的塞堵问题,恢复地层的渗透率,同时还能溶解地层的粘土矿物,提高地层的渗透率。  相似文献   

12.
闫乃刚  黄愤  覃忠校 《内江科技》2006,27(2):133-133
文章分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原因,介绍高压脉冲水射流解堵技术原理及其在东辛油田浅层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暖系统中,异物堵塞是常见的系统不热故障之一,它分为气堵与物堵两种,处理不及时,将影响整个系统的采暖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夏玉龙 《内江科技》2009,30(11):44-45
分析了埕岛油田2007年-2008两年来34井次解堵施工效果,对油井堵塞机理及各种解堵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典型井故障分析,总结出各种作业情况下各类解堵剂针对不同作业情况的效果,对下步解堵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温米油田已进入了中高含水期,由于地层中油水及能量的重新分布,使生产条件不断变化,造成原油及产出水中的重烃质和无机盐类析出沉淀堵塞地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蜡质、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地带沉积,形成有机堵塞,并为无机垢的聚结提供了载体,导致油流通道的堵塞.另外,各种增产措施作业中,常常因入井液进入地层,使近井地带产生了乳化带,也会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为实施增产措施,温米油田在红胡区块进行了油井增产新工艺技术--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的现场施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油效果明显,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铁强 《内江科技》2014,35(12):28-29
根据欢喜岭油田稀油区块地质特点和原油物性分析,针对常规解堵技术现场施工压力高、处理半径小、有效期短等弊端,研究了综合震波解堵技术。该技术综合运用物理解堵和化学解堵技术的优点,具有处理半径大,有效期长,减少二次污染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辽河欢喜岭油田试验3井次,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绥中36-1油田原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胶质沥青含量高的特点,储层胶结疏松,容易导致有机堵塞及微粒运移,且纵向渗透率极不均匀,不同小层压力差异大,中低渗透层极易污染。为解决绥中36-1油田低效井提高产量问题,选择SZ36-1-*6、*19H井进行酸化解堵,以达到解除地层污染,提高产液产油能力的目的,为后期处理低效井总结作业经验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储层伤害现象,其中原油由于胶质及蜡质含量较高可产生有机质沉积伤害。本文从原油组分性质入手,开展室内有机质沉积和解堵实验,研究了其伤害机理,提出了热油吞吐解堵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缓解了油田产量递减。  相似文献   

19.
长庆油田的作业区域处于我国西北部,该地区冬季天气寒冷,最低气温达到-20℃以下,冬季压裂施工时井口在低温和井口阀门节流作用的双重影响下结冰,使井口堵塞施工无法正常进行。过去采用的是蒸汽加热、浇开水解堵、明火加热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操作繁琐,解堵效果差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新型井口加热装置——电伴热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大家对该技术的了解,为电伴热技术在气井井口保温大范围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下水道堵塞简易疏通法家庭、宾馆、饭店用的水池或浴缸,常常因下水道堵塞,污水排不出去而伤脑筋。下水道被堵,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主管道被堵,一地支管道被堵。现就这两种情况介绍两种简易疏通办法。一、注水法:如果水池下的主管道被堵,往往造成被堵塞部位的上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