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要点 1.本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1)环境和环境问题 ①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②人类社会与环境。人类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就是在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一、从地理学发展看地理学的重要性 地理学是关于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空间分布(布局)及其相互关系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人类生存于其周围的地理环境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无时无刻都同地理环境打交道,力求适应地理环境,并受地理环境所制约。为了认识环境,了解环境,人类早就重视对自然环境(人本身也是自然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地理环境为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站在历史的长河回顾过去,中华民族中的56个民族,他们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败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每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也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部分构成。其中的自然环境大多是先天形成并由人类后天加以改造的。贵州多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极大多数原因都是来自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且一直被人类视为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周围环境(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地球上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开始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过程.然而,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不仅包括与人类生产活动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即人工环境。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6.
论人类生存与环境的关系□孙凤礼/邯郸市煤炭部第一建设公司一中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是指周围围绕事物的境况。环境按照自然科学可分为:以天体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称人为环境)。自...  相似文献   

7.
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通常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和矿藏等自然要素。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也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影响下而形成的环境。本文所说的地理环境论,是指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理论家们有关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其侧重点在环境对文艺的影响。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在文中将这类理论学说简称为文艺地理论。  相似文献   

8.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高中地理课本,是以人地关系为中心,从宇宙环境讲到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再从自然环境讲到社会环境,最后归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两者应该如何协调地发展。整个教材都渗透着地理环境知识及其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新忠 《宁夏教育》2005,(10):43-4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就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智能。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地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该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结合环境演变的时间线索,及时补充历史和古文知识;积极利用诗歌等文学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的概念;切实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强化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中的两大关系,即: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复杂的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要素所组成的自然环境不同。 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生物与地理环境”这一节对于全章来说是一个基础,学好这一节对于学生认识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而认识人类如何在这个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理解“人地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及环境教育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指人类环境.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的总和,是由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组成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由阳光、大气、水、海洋、土地、野生生物、矿藏等非人类制造的各种自然物质与能量构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人地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同时也是近几年高考综合试卷上的重点。环境问题常与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 ,用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创新能力 ,这仍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1 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规律地理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组成。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 1 ) ,明确图中各箭头的含义 ,可以弄清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1 .1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 ,从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人类和环境》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最后一章,是对高中地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的高度概括,理论性与政策性都很强,且教学内容抽象,概念、原理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学难度较大。然而,若运用“图表法”展开教学,则可使知识形象化、系统化和条理化,大大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与联系表达式:自然环境 人工改造=社会环境含义:实线圆代表自然环境,虚线圆代表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经过人类加工改造后形成的人工环境。另外,虚线的含义还表示社会环境边界的可变性,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  相似文献   

16.
加强师范学校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从加强地理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等方面进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代师范生是未来社会的教育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实现未来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切实加强师范学校的环境教育,这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时代对新世纪师范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加强师范学校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从加强地理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增强地理环境教育的活动性等方面进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当代师范生是未来社会的教育者,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实现未来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切实加强师范学校的环境教育,这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时代对新世纪师范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工业发展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化肥、农药的滥用都污染了环境,危害了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9.
一、本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单元教学重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环境问题的概念 教材没有明确对环境问题下定义,教师在讲授这一问题时,需要从两个层面讲解:一是环境问题的内涵;即:人类活动影响环境,要注意影响的"度",这个"度",就是环境自净能力.也就是说,自然环境系统有自身发展和内部调节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人类活动可促进环境系统的自身发展和内部调节,这种影响就对环境系统和人类生存都有利,为正面影响,即人类活动很好地把握了"度".  相似文献   

20.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环境休戚与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繁衍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手段,还受到"人地关系"思想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