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学者杨廷福等曾认为现存《唐律疏议》为《永徽律疏》。郑显文先生最近在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基础上又提出新证,力证《唐律疏议》为《永徽律疏》不谬。但检讨郑显文先生的各项证据,发现并不足以支持现存《唐律疏议》为《永徽律疏》的观点,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现存《唐律疏议》并不是永徽四年(653)的《永徽律疏》。  相似文献   

2.
(一) 唐初的皇帝,从高祖、太宗到高宗,都非常重视立法工作。唐高祖武德元年,即命刘文静等制定《武德新格》,寻又命裴寂、殷开山等定《武德律令》。贞观年间,太宗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定《贞观律令格式》和《贞观留司格》。永徽年间,高宗命长孙无忌、李勋等定《永徽律令格式》和《永徽律疏义》(即《唐律疏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制已有了两千多年经验的积累,每个朝代都建立了自己的法制。《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于《唐律疏议》编写时期的说法,却是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探讨了《唐律疏议》完成的真正时期。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作为考察"临政治民"的手段,应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科举之判虽然不全是司法性质的判,但作为考察"临政治民"的手段,应与唐律有着一定的关系。经过分析发现,判目中有部分题目直接来自《唐律疏议》,对文中的裁决处理与律法有着高度的一致。这表明唐代参选士子对《唐律疏议》相当精熟,唐代试判有着一定的普法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有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华法系的风格与特征。通过对《唐律疏议》儒家伦理化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其中一些有益的法制及法律思想,为当今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法制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最近,学习了侯外庐先生《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第一版)一书,得益非浅。不过,其中对于《唐律疏议》卷二七《杂律》中的一条条文所作的解释,笔者存在很大的疑问,现提出向侯外庐先生求教。  相似文献   

8.
刘俊文先生《唐律疏议笺解》笺释《户婚律》186条《监临娶所监临女》之律及疏议,认为监临官枉法娶人妻妾及女概徒三年。笔者以为枉法娶人妻妾及女处罚应不同,枉法娶人女,徒三年,而枉法娶人妻妾应流二千里。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制已有了二千多年经验的积累,中国自夏朝开始正式确立法制之后,每个朝代都确立自己的法制,而且还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法制的发展。自战国时《法经》六篇,经过汉朝《九章律》的演进,到隋朝的《开皇律》十二篇及其篇名,再到《武德律》以及以后的《永徽律疏》三十卷。《唐律疏议》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中华法系的巅峰,唐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世界法制的发展,尤其是亚洲地区各国的法制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由来已久,《唐律疏议》对容隐制度规定体系之完备、种类之齐全,为后世留下了典范。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容隐制度匿迹,《唐律疏议》对容隐主体、容隐行为和容隐不适用犯罪的规定,为我国刑法容隐制度的重新回归提供了渊源并指明了方向。同时,容隐制度的法律规定体现了现代刑法的价值追求,为保障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法律制度层面上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在《唐律疏议》中的表现,发现其对立法指导思想、司法活动、立法诸方面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律,其中有关肃贪的内容很多,规定也很严密。从当时的运作情况看,尽管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以致有些案例在处理上打了折扣,但是纵现有唐一代,《唐律》律文基本上都得到了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3.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律,其中有关肃贪的内容很多,规定也很严密。从当进运作情况看,尽管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以致有些案例在处理上打了折扣,但是纵观有唐一代,《唐律》律文基本上都得到了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4.
《唐律疏议》是研究唐代词汇不可多得的宝贵语料,有500多条用例可以提前《大词典》始见书证的时代,对完善《汉语大词典》的编撰也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朝统治阶级较为重视犯罪预防问题,<唐律疏议>中关于犯罪预防的规定亦颇多.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唐律疏议>之犯罪预防特色鲜明,理论上可形成完整严密的犯罪预防机制,实践上极具可操作性,因此在唐朝前期有效地控制了犯罪的发生,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实际上,<唐律疏议>在现代社会的犯罪预防上也有很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唐律》被学界公认为是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之作,其优秀的立法成果体现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对官员的权力赋予和权利制约方面的规定,对我们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近几年因为许多负面新闻的报道,公务员的婚恋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对象,从而影响了国家公权力的威信。本文通过分析《唐律疏议》中"监临娶所监临女"条的规定,总结唐律在官员的婚姻方面的法律规定,寻找当代国家工作人员的婚恋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光吃特供还不能让皇帝们放心,还得再搞一些严刑峻法,让御膳房那些掂勺的和切墩儿的不敢马虎大意,也让那些送饭的小太监不敢搞小动作。这方面的严刑峻法都有哪些呢?皇家的食品监管我们翻翻《宋刑统》和《唐律疏议》就知道了:"拣择不净,徒一年;进御不时,徒一年;秽恶之物在食饮中,  相似文献   

18.
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文本是《唐律疏议》,其中的十恶、八议、官当等,特别是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体现了儒家的礼观念,是一部礼法共用的具有宗法性特征的法典。  相似文献   

19.
《唐律疏议》作为一部完备的法典,特别维护了家长权威、保障了家长权力的实施。唐代家庭中家长在进行家庭管理、教令子孙及主婚权等权力的具体实施当中取得了国家法律的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保辜制度是在中华法系的特色化背景下生成的侵权责任认定制度,深具伦理之性,且亦巳体现出了一定的近现代刑法之因果关系之追求。如此两个角度的解读对于更好地理解传统律学,以及比较近现代刑法理论中的类似学理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唐律中保辜条疏又堪称对保辜制度的首次系统规定,因此以《唐律疏议》为本依据研读保辜也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