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是人类永恒的范畴。它既是一种行为、一种关系,更是一种文化。中国在几十年的“低消费——低效率——低速度——低消费”的恶性循环之后,又陷入了八十年代飞速膨胀的畸形消费怪圈。以“供给不足,需求过旺”为主要特征的通货膨胀,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震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要问:教育贫困与畸形消费的膨胀有没有关系?前者对后者产生了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2.
施丽君 《文教资料》2009,(31):133-134
现代社会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视机.电视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电视(节目)给作为社会主要群体之一的儿童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冲击和影响:促成儿童“娱乐”的思维方式:刺激儿童的消费欲,助长其消费行为:误导儿童对自我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定位和抑制儿童人性需要的满足.影响其顺利实现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家庭,对于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很重要,他最初来到世界都是从这里起步的。家庭体育,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和正常生活作用不小。家庭体育消费,对于孩子的消费社会化形成至关重要。本文梳理家庭体育消费研究的特点和内容,思考家庭体育消费的研究方向,关照青少年体育消费社会化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将消费教育纳入到了小学教育体制之中,通过生活科、道德、社会科和家庭科四门课程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日常生活、消费等相关的基本问题,促使学生养成独立的思维方式,最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日本与我国小学消费教育社会参与度高,重视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我国小学消费教育还很不完善。日本与我国同属亚洲国家,其小学消费教育的实施内容、实施目标以及消费教育的特点,为我国小学消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较发达地区农户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空间不断演变。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方式深入浙北湖州市了解农户消费状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概括总结出当地农户消费空间演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影响湖州农户消费空间演变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当今中国的农民已经被卷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农村家庭生活消费社会化、市场化达到空前高度,农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风险和货币支出压力。我国目前实行的贫困线测定方法没有考虑到农民社会化的现状,采用"一刀切"的标准造成一些低收入农户处在扶贫政策的边缘地带,无法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笔者基于社会化小农理论视角,针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整体支出情况提出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计算更符合社会化小农阶段的贫困线,以期为扶贫工作提供新的瞄准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中,存在着“非生态”消费现象。对其进行生态消费教育既是大学生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需要,也是营造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的需要,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消费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的需要。因此,探索高校大学生生态消费教育路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生活社会化:小农的经济压力与行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农逐步摆脱了孤立、封闭的状态,农民的日常生活被裹挟至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系中,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市场和社会取代自然成为人们交往和交换的主要对象.就消费客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而言,农民客观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但农民主观上幸福感不强.主客观之间的差异和张力来自于农户面临的经济压力增强,即生活消费的无限扩张与满足需要能力有限的矛盾,形成这一矛盾的重要背景是当今农户的生活日益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刘尧 《河南教育》2014,(1):25-26
近年,在生活消费上相互攀比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尽管只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超钱消费”现象,可是也实在令人担忧!实践证明,“超钱消费”之风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会使一些学生追求生活享受、相互攀比、不求上进。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客观分析“超钱消费”问题,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心态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消费过程形成再生产过程的内在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是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而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直接影响到再生产过程。如果第一次生产过程生产出的产品没有被消费,即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无法实现,那么再生产过程也就无法正常进行。事实上,我们生产出的产品只有进入消费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要组织好社会化大生产,我们必须重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尽量避免消费与生产的矛盾,实现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特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误区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阶段选择而非持久的最优选择,从克服家族制弊端和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家族企业转型和社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聘用方面普遍存在信用、权力、期望和成本等四个误区,需要通过企业文化重构、权力体系重造、资本结构重组和激励机制重建来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2.
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共享”抑或“多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来,随着以价值多元和选择的多样性为主要诉求的"多元"说的兴起,关于社会化内容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假设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然而,在界说上的这一进展决不意味着"共享"说应由"多元"说所取代。通过对"共享"说所涵盖的普遍伦理"为何必要"和"如何可能"进行分析,强调考虑多元的基本前提是承认普遍伦理,建立普遍伦理的希望没有破灭。以普遍伦理为基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伦理也许才是当今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把家庭作为一个微观领域施以政治哲学方面的考察时,会发现,家庭内部诸成员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政治领域的权力关系。传统中国社会由于其“家国天下”的宗法体系,更是为家庭生活披上了一层政治权力的色彩。而消费生活作为家庭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权力的特性。在当代中国,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家庭消费权力的形式、内容、分配状况等均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学界也已对其作出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故作者旨在从消费主体的倾斜、消费客体的多样化、消费时间的占有状况三个维度来审视和比较中国传统与现代家庭中的消费现象,从而试析中国家庭消费权力的现代嬗变问题。  相似文献   

14.
Using a daily diary method, this study assessed daily episodes of family and peer conflict among 578 adolescents in the 9th grade to examine potential 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family and peer domains. Adolescents completed a daily diary checklist at the end of each day over a 14-day period to report events of conflict and their emotional states for a given day. Overall, the within-person models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 bidirectional nature of family peer linkages across gender and ethnicity. Adolescents experienced more peer conflict on days in which they argued with parents or other family members, and vice versa. Effect of family conflict further spilled over into peer relationships the next day and 2 days later, whereas peer conflict predicted only the following day family conflict. Adolescents' emotional distress partially explained these short-term spillovers between family and peer conflict.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的选择,其实质是选择后勤生产关系形式,对于发展后勤生产力和社会化进程影响极大。后勤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区分社会化进程的基本标志,企业实体的发展是评价后勤社会化模式选择实践效果的主要标准。本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三个阶段的多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比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波德里亚等人的消费理论因其产生语境与阐释语境与中国语境存在差异,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文化消费现实。在我国的文化消费及发展战略中,实现民众的平等而不是差异是一个主导策略。如果说平等是我国推进文化消费带动社会趋向和谐的核心理念,那么利润最大化则是激发中国的文化艺术生产单位走入日常生活,贴近民众的首选策略。在社会主义语境中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带动了文化生产,影响了文化产品的功能,使文化生产——消费系统不断调整内在结构,使消费对象、消费品身份、评判模式以及服务理念都发生着新的逆转。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媒体市场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消费新闻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在新闻消费过程中,受众(消费者)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发生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受众的消费需要、消费选择、消费认同和消费情感四个方面分析了新闻消费心理的基本内涵,并以若干都市报营销策划方案为案例,分析新闻消费心理在媒体营销策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质”、“联系与发展”等观点理论,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要增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命名感与责任感,要进行大后勤改革,给后勤实体定性;正确引导实体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扶持与改革、甲方与乙方等关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昆明裂腹鱼鱼苗的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20℃)条件下,临界窒息点为0.8mg/L(L:12.5cm-16.4cm,W:15.32g-34.28g)。而耗氧率的测定结果则为:在常温20℃: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215mg/g.h(L:13.5-15.5cm,W:19.75-31.31g),昼夜耗氧率差异不明显;在17.5℃时,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13 mg/g.h(L:11.9-15.1cm,W:15.16-27.74g),昼夜耗氧率差异明显;在15℃时,昼夜平均耗氧率为0.10 mg/g.h(L:12.6-14.5cm,W:15.66-25.35g),昼夜耗氧率差异明显,昆明裂腹鱼的耗氧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差别,加之东西文化的冲突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涌人、社会上现存的各种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处于个性发展不稳定期的大学生对消费问题难以独立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异常复杂的现象,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