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游天柱峰     
正2012年12月10日晴去安徽旅行,黄山是首选。我们阴差阳错去了天柱山,但同样的兴致盎然。天柱山虽不如黄山闻名,却也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天柱山,主峰如柱倚天,又名皖山、皖公山,有"江淮第一山"、"古  相似文献   

2.
感悟黄山     
2009年国庆节,我和几位同事共游黄山,真正领略了“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风雨上天都     
自古以来黄山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种种美誉将黄山描绘得令人神往.今年"五一"长假,我随妈妈游览了黄山.  相似文献   

4.
黄山之旅     
陆思婷 《少年读者》2008,(10):42-42
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闻名天下。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果然名副其实呀!这不,国庆节,我和家人去黄山旅游,亲身体验了黄山的险峻与秀丽。  相似文献   

5.
黄山松     
丰子恺 《新读写》2009,(7):30-30
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等的美誉。在作家们的笔下,黄山的美更是无处不在;在于松树间,在于石头上……一花一世界,黄山的美,更在于它的性格!其实,何止是黄山,自然界中的万物不都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6.
<正>你知道安徽省的命名是怎么来的吗?原来,1667年(清康熙六年),安徽省设立,省名就是取“安庆”和“徽州”二府的首字,而现在的黄山市、宣城市的绩溪县、上饶市的婺源县古代都属徽州。徽州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文荟萃,全都集中在一个“徽”字上。“徽”字头上为山。“新安多佳山,黄山白岳为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百里黄山,  相似文献   

7.
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称。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李白等大诗人均在此留下过壮美诗篇。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相似文献   

8.
黄山之忆     
①我曾三上黄山,尽管每次感受不尽相同,但美的记忆却溢满心庭。②黄山,竟然不在五岳之列,不免让人扼腕叹息。多亏徐霞客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慨叹,才教人得以释怀。③人们喜爱黄山,多是因为它与众山不同的特点,与那奇  相似文献   

9.
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峰峦叠嶂,怪石峥嵘,云缠雾罩,奇松挺耸,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景区。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说,游览了黄山之后,其他的山都不想去看了,因为没有一处山能比得上黄山  相似文献   

10.
黄山     
《课外阅读》2012,(11):66-67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为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黄山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它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  相似文献   

11.
走遍中国     
游黄山前年,我们全家去黄山游历了一次,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游。黄山为群山构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它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并与长江、长城、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爬上莲花峰,让我感受到征服自然、攀登高峰的爽劲;观赏着奇松.  相似文献   

12.
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一句名言。语文课本上也有一篇写黄山的课文,"奇山、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的"四绝"。那时我便想:要是我也能亲自去黄山看一看该多好啊!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赫赫有名的黄山游览。到了黄山,我第一个要去的地方是光明顶。从宾馆到光明顶大概有三公里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黄山,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位于安徽省歙县西北,山体雄伟奇特,万姿千态,林木繁茂,云蒸雾涌,变幻莫测。传说黄帝曾与容成子、浮邱公在此炼丹,故在唐天宝六年改名为黄山。它聚五岳特色于一身,奇松、怪石、灵泉、云海,堪称黄山“四绝”,冠天下群峰之首,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相似文献   

14.
黄山游记     
<正>听说这里的山,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绵延横亘,险峻挺拔,巍峨挺立……听说这里的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听说这里的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听说这里的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肃穆与庄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对其的高度评价早就令心向往之了,终于在暑假的时候,我踏上了去黄山的路途。凌晨,四下彻底的黑衬得满天星子水清清的时候,我们便动身登山。仿佛我们与黄山日出有约,那  相似文献   

15.
小引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距今三百多年前,交通不便,路途艰险的情况下,游历、考察了国内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十七个省区。以其游历之广,见闻之多,在评说名山时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如此推崇黄山,实令人心向往之。入选高中第三册教材的《游黄山记》是徐霞客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一六一八年)秋天,第二次游黄山时所写的《游黄山后记》中选出的九  相似文献   

16.
触摸黄山     
黄明 《山东教育》2008,(1):118-118
推荐黄山有一句流传最广也最为有力的话,叫作“黄山归来不看岳”。我显然是受了它的影响,于是黄山就成了我一直想去却一直没去的山——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总想留待最后.慢慢地享受。就像一道大餐,应该在食欲最旺的时候出现;又像是一出戏剧,高潮总在最后。就这样,黄山成了我心的一个情结,一个最值得期待的高潮。  相似文献   

17.
漫游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hui)省南部的黄山市境内,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yue)”的美誉(yu)。黄山原名黟(yi)山,因峰岩青黑而得名。后来因为传说轩辕(xuan yuan)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便改名为黄山。黄山历经了八亿年的造山运动和地壳(qiao)抬升,以及冰川侵蚀(qin shi)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了现在千峰竞秀,万壑(he)峥嵘(zheng rong)的样子。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主峰,拔地极天,气势磅礴(pang bo)。来到黄山,不管是艳阳高照的晴天、云雾缭绕(liao rao)  相似文献   

18.
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黄山之美,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意境之美,有着让人产生太多联想的人文之美。无论是艳阳高照下显现出的铁骨峥嵘的阳刚之美,还是云遮雾绕下若隐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录: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风景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生:巍峨、雄壮。生: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游览过许多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谁到过黄山?小部分同学表示游览过黄山。  相似文献   

20.
自小在衡山脚下生长,见多了山中深厚的寺庙文化,烟雾缭绕。却常听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倒也惦念起来,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如此这般的美伦美奂,让人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尤其于我这般酷好登山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