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实验稿 )》规定的必修课程 ,自小学 3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 6年级 )(征求意见稿 )》的精神 ,其课程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为此 ,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郫县试验区的学校来说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验。一、自主收集整理课程资源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笔者认为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3—6年级)(一)》(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应关注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培养,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2001年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中小学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加明确地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就目前我国一些新教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1—2年级)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3—6年级),全国再次掀起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浪潮。这次改革强调儿童主体参与和实践活动,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使儿童实现主动学习、体验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体验理念的体现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综合实践活动(3—6年级)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小学三年级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课时量占总课时量的6%-8%,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课程的倾向”,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学习、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机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框架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设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始开设,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平均每周3课时,占义务教育阶段课时总量的6-8%;在高中,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由我国1992年10月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课程计划》所规定实施的“活动课”发展而来的。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其实质与价值进行了揭示;对这门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活动方式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课程是由1—2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3—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组成的。《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和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在教学的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为此,我们在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紧扣“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新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落地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导向,对综合实践活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采用教学案例分析法,以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三年级上册“好看的动画片”为例,从统整优化知识结构,彰显综合效应;协作依托项目合作,发展核心素养;亲历关注真实体验,触发深度学习;跨界突破学科边界,形成育人合力;评价强调全程评导,“教—学—评”一体化等层面探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以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大兴区团河小学以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研究的载体,以家长教师协会作为研究的推进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将国家级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和《美术》中的部分内容与地方课程《大兴——我的家》进行了整合,在三至六年级中进行试验。由于学校整合了四门课程,在四个年级中实验,学校、家庭、社区三方人±参与,所以把实践活动定名为:“四四三在行动”。  相似文献   

1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规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它被广大教育工作和社会人士视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邯郸市邯山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2004年春季启动以来,我校作为实验校,是以一种基于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工作策略实施推进的。回顾近两年来的实验,我校在抓好“课改”全面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开发和实施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充分调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实验师生的“实践——展示——交流”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该课程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教育部2001年6月8日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改革试验区自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平均3课时,七学年共729个课时。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科技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技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小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等)的形成,施以影响的有计划的活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我们从教改需要和我校实际出发通过研究和实践,将科学教育和科技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8.
金培元 《湖北教育》2004,(22):51-5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突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成果,它对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专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举措之一,但教学目标又高于基础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与学的重点。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是检验此课程学习效果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20.
葛国清 《教师》2013,(19):31-31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阶段,每周课时均为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爱你没商量",这是近八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者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许多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足以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