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親     
父亲是三年前去世的,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还在单位上班,等我赶回老家,我看到父亲被剃光了头发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已经冰冷的脸,我什么都不敢想,我只希望会出现奇迹,奢望父亲的生命再扛十年.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牛歌     
父亲是村里一个普普通通的扶犁手,一生跟在牛的后面,唱着牛歌.父亲十三岁差六个月就学犁田种地了.那时候,爷爷病多,年纪小小的父亲看到别家种下的种子发芽,自己家还没有把种子播下去时急得直哭.光哭是没有用的,父亲终于被自己说服,把念了三课的<国文>交回给老先生,学做起农活儿.  相似文献   

3.
父亲     
父亲是三年前去世的。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还在单位上班,等我赶回老家,我看到父亲被剃光了头发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已经冰冷的脸,我什么都不敢想,我只希望会出现奇迹,奢望父亲的生命再扛十年。  相似文献   

4.
沉默的父亲     
易冰 《大理文化》2001,(1):46-47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当过七年的兵,是一位老党员. 父亲有着朴实、坚韧、沉默的性格.可是父亲却用一种近似无言的教育影响了我走过的二十多个春秋,而且将影响我的一生. 父亲现在才四十六岁,可却已是满头白发.我知道那是父亲引以为骄傲的荣耀,因为那是他辛劳的见证.而对于我们来说那却是心头的利刀,也是我们不断奋斗进取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与普洱有着绵密的牵记,是因为兄长的缘故,最初的时候,普洱还不叫普洱,叫思茅。都说有亲人的地方就是故乡,那普洱也应是我的故乡。我的兄长在那,父亲的孤坟在那。当普洱还叫思茅的时候,我不曾去过,那时候父亲还在,可我和父兄还未曾相认。我一直住在距他们很远的巍山古城。兄长来信相认时,我刚刚成年,父亲刚刚故去,在我不知道的遥远的异乡故去,带走的是他兜兜转转的沧桑和牵念,还有我的难言的伤痛。如今说来,父亲已离世多年,住在异乡的一抷黄土  相似文献   

6.
与书店相遇     
一 从小生长于穷乡僻壤的山村,父亲早年在村子里当过几年民办教师.按说,我最先见到的书应该是小学课本,或者是父亲的教参书籍.但是,在童年的记忆中,我最先见到的书是《毛泽东选集》.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字,只知道那书是用线装订的,封面和封底都是硬纸壳,硬纸壳套进红色的塑料书壳里,书很厚,也很沉.我知道的这种书,家里有好几本.我...  相似文献   

7.
许文舟 《大理文化》2014,(10):62-64
卖牛的父亲 我想起姐姐出嫁 那天早晨 躲在唢呐后面的父亲 像个胆小的孩子 木然地望着欢喜的人群 仿佛算不通一季作物是赢是亏 这次卖牛 谁也不敢与父亲说话 风这么硬 父亲的头发 比他的心情还乱 牛低头吃着 父亲则在一旁沉默 父亲粗糙的五个指头 变成梳子 从牛的背梳到胸 从牛的脸梳到胃 从此以后 犁头只能低头认锈 犁挂在老墙 装点惊蛰与夏至 那些饱满的牛阙 渐渐枯萎 再也没有人给泥土翻身给沙哑的蛙声灌水 牛走在后面 走在前面的父亲 还在说着什么 杂种的天气这么臭  相似文献   

8.
父亲     
杨晓洁 《大理文化》2013,(10):43-48
父亲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东西,却一直无从下笔,父亲的确是太平凡了,一个普普通通山乡农民,一生简单朴素,真没有什么可写的,而平凡的父亲在我心底里一直就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任何东西都无从替代,那种情怀,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又都无力表达。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识字,识很多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仅识字还博学,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就念"春雨惊天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等长大一些,可以跟在劳作的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9.
好人马大妈     
事情还得从18年前说起.那一年,16岁刚上高中的我,家里一下子增加了4口人,使原本只有4口人的家庭人口一下子翻了一番.当然,从父亲的角度讲,他喜欢或需要的只是后娘一人,可爱屋及乌,剩下的全成为后娘答应改嫁必不可少的筹码.不过,无论如何,作为我和弟弟,却只有高兴的份.这回,不但有了"娘",还凭空飞来3个兄弟姊妹和小伙伴,岂有不高兴的道理.可是,高兴归高兴,后娘却很快粉碎了我们的好心情.已上高中的我在父亲每日的打骂声中,一天天从一个尖子生变成了差生,直至把几种课本都读丢失了.升级考试,我成了班里少数几个留级生之一.  相似文献   

10.
父亲身体一直硬朗,年届九旬还能够生活自理,且思维清晰、耳聪目明。我一直以自己已经六十多还有一双九十多岁的父母在堂而庆幸和自豪。我每每打电话问候他们:您们身体好吗?父亲总是回答:我们很好,不必挂心。声音洪亮、爽朗。然而,怎么也想不到,一刹那间,父亲会突然离我们而去。那一天,我的女儿下乡到漕涧,父亲就一直给她打电话,女儿在忙完了工作以后,才回到家中,祖孙三人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味道     
小时候,记忆中,每次吃晚饭时,父亲总还未从田间地里做农活回来,我们兄妹三人总不停地抱怨父亲,而且小时候我又有些娇惯,每当吃饭时父亲不回来,我就哭着骗母亲说自己饿了。母亲便安排我们兄妹三人先吃饭,但母亲从不与  相似文献   

12.
棋王     
父亲老了.但他的棋却未老! 可有一次,父亲居然承认他的棋已经老了,我记忆中的父亲从来都不服输,但这一次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尾小鱼,我的家在双廊到江尾的水域中.这里水混浊得阳光都照不进来,墨绿墨绿的水让人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很容易迷路.我还小,父亲怕我迷失了回家的路.所以不允许我外出游玩.每天我只好在家附近狭小的水域独自游荡.  相似文献   

14.
七日丧     
第一日:死讯 那几天我们正在筹钱买新房子,父亲(注明:本文里的父亲是我的公公)的死讯就在新年的前一天到来,似乎存心和谁过不去.买房的事只好先停下来,活人的事可以等等再说,新年的头等大事变成了买墓地和棺材,筹办丧事. 丈夫在电话里向居住在南方的亲戚们传播父亲的死讯,像是在传死者的坏话那么不自然,似乎心怀歉意又不得不传,措辞中盛满不知所措的恐慌.听不到电话那头的对答,只看到他说话的样子十分古怪,全然不像是在说一件令他哀恸的事,倒像是在说令他尴尬的事,语气不是很肯定,仿佛在传播一条不怎么体面的小道消息,苦笑中还夹杂着对自己作为传话者这一角色的怀疑和嘲弄.  相似文献   

15.
与鸟同居     
家住山村.童年与鸟同居. 我们一家住堂屋及偏房,燕子住堂屋檐下,"咕咕撒"住邻居家厢房的梁头墙洞,麻雀不讲究,有洞便居.妹妹出生那年,还飞来了一家"雨水花雀",居住在院内墙洞,父亲高兴,便给妹妹起名叫"雨水花".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山地     
父亲一直生活在农村.到远方一个城市求学的我,无论走到哪里,怎么也忘不掉父亲一直耕种的那块山地.  相似文献   

17.
朝举 《大理文化》2003,(6):10-12
我要给你说的是我父亲的故事. 我总习惯称父亲为"老父亲".这种称谓,并不是我的做作,在我能力有限的语言表达中,总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我那种源于心底的对父亲所经历的生活的厚重和沧桑感的认同.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和他众多的同代人一样,在近七十年的生活中,虽然经受了些风风雨雨,但无论怎么说都只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在我对他认识了解的几十年中,如果撇开他作为我父亲的这个身份,把他当作一个生命的载体来看,有的时候我无法想象他竟然有如此坚韧强盛的生命力,就像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只要有一点土一点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发芽.  相似文献   

18.
每当我们兄弟姐妹聚首一堂的时候,总不免谈起父亲。我们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全都归功于父亲,归功于父亲在火车上的一个夜晚邂逅的那位神秘的白人先生。我们的父亲叫西蒙·亚历山大·哈利,生于1892年,在田纳西州的农业小镇萨凡纳长大。祖父亚历克·哈利曾是刚强的奴隶,后为非全日分成制佃农。祖母叫奎恩。父亲是他们的第八个孩子。尽管祖母颇为敏感且容易激动,但她能使自己意志坚强,尤其在孩子问题上。她的渴望之一就是让我的父亲上学。在那时的萨凡纳,如果一个男孩到了能干农活的年龄还在学校念书,便被认为是“浪费”。因此当父亲上到六年级时,祖母就开始向祖父的自我主义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光脚板 父亲是黄土地上的农家人,常年干农活习惯于不穿鞋.他厚实的脚板,脚趾缝时常沾满泥土,踏上这块土地显得强壮有力.  相似文献   

20.
珍藏父爱     
在我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着一件事,每当我回想起它,就有一种深深的悔恨涌上心头.   我的父亲是一名下岗工人,后来父亲经过努力找到一份在工地施工的工作.每天他面对的是数不尽的建筑材料,他必须快速又要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父亲才能挣点钱回来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