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研究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能够申请到国际一流的大学深造,选择修习国际课程,其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课程成为各国学子的首选国际课程. IB课程是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拥有独立的课程结构与评价体系.世界上有近150个国家开设IB国际学校,近百个国家一千余所大学承认IB文凭并视之为优良的入学资历.由此可见,IB课程是被大多数国家认可的  相似文献   

2.
中文课程正日益成为“国际文凭组织”主导的“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科目,逐渐融人秉持“全人”教育发展理念的IB“文凭项目”课程体系之中。本文基于IB“文凭项目”课程大纲,分析了IB中文课程独特的定位与定性,并结合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相关理论,提出IB中文课程应遵循一个“动态、多元、开放、整合、主动”的宏观教材编写思想;在此基础上以IB中文课程(Language B Courses)为例,论述了“通观全局,融汇互通”、“基于大纲,自主开发”、“语言文化,均衡发展”等教材编写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新的理念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课程是国际上领先的课程项目,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严格的评价体系著称,为世界上大多数教育机构、大学所认可。IB的文凭项目(Diploma Program,简称DP)是针对16—19岁的中学生开设的,  相似文献   

4.
IB化学项目课程设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茹 《化学教学》2007,(5):68-70
国际文凭(IB)课程是一种大学预科课程,是全球官方教育组织机构认可的具有较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选取了IB课程的化学项目,介绍了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科学本质是国际文凭课程(IBDP)中自然科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介绍了IB课程中科学本质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和教学关键.我国的科学教育必须重视科学本质教学;要注意向国外先进教材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则;思想、观念的转型要领先.  相似文献   

6.
用世界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教育,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海中学国际部李寓诺老师的三篇稿子,介绍了国际文凭组织(IBO)文凭课程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国际文凭课程最新的历史试题(2005年5月IB试题),并比较了国际文凭课程历史试卷与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异同。对中国从事历史教育的同仁来说,虽然国际文凭课程试题中的一些观点我们未必完全认同,但其视野和立意对我们改进自己的历史教育和考试,无疑颇具借鉴意义。为便于同仁们能够一口气读完为快,本刊编者特别加了《历史教育和考试:中国与世界的异同》的总标题,将三篇稿子一并发表于本期.期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刘姗 《数学教学》2008,(1):12-14
一、IB课程简介 IB(International BaccaIaureate,国际文凭)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教育基金会,于1968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它最初的目标是为中学提供一种为全世界高校所接受的课程和文凭,以帮助国际化迁移的学生申请大学,这也被称作DP(Diploma Programme,文凭项目).高校对IBDP的接受最初源自于一些教育先行者和公众人物的努力,例如John Goormaghtigh(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欧洲中心负责人)和AlecPeter—son(牛津大学教育研究系负责人).随着各地政府逐步认识到DP是对当地教育体系的一种补充与完善,并且能够提高国际学校的层次,IBDP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IBO国际文凭组织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教育领跑者,它提供了三大课程项目,分别是大学预科文凭项目课程DP、中学项目课程MYP和小学项目课程PYP。IB课程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较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壮大。通过三大课程的国内外研究述评,寻求IBO先进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结合点,以期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文凭组织(IB)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理想主义与工具主义的意识形态博弈从未间断,并呈现出历史阶段性的演变特征。理想主义与工具主义的摇摆与交织主要体现在IB服务目的、课程标准以及公民教育三个维度,国际关系理论演化下的IB国际教育实践、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下的IB学校规模扩张、IB课程全球化带来的民族国家教育体系消解以及工具主义人才评估标准冲击下的IB外部评估体系是形成两种意识形态张力的四个关键因素。在当代全球化时代,理想主义与工具主义逐渐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并且工具主义的市场逻辑逐渐掩盖了IB原初的国际教育理想主义精神。因此,新时期的IB致力于超越经济全球化逻辑推动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重新激活国际教育的世界主义话语、增加消除阶层教育的国际学术机会以及合理平衡IB课程评估标准的全球普遍与本土个性关系,以回应最初的国际主义精神,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中学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 Curriculum,简称“IB课程”)以它领先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课程结构,正日渐引起世人的瞩目。它的思想和实践也开始超越“国际学校”的范围,步入世界各地一些富有创新意识和兼容并蓄精神的普通高级中学。当IB课程通过各种渠道为我国的部分教育界人士所知时,一场对传统教育思想和课程结构的冲击也就悄悄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