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清代,冰上体育运动被冠以国俗,是宫廷贵族一年一度的大典娱乐活动,张为邦、姚文翰等画家创作的《冰嬉图》,把这个壮观场面绘制而生动再现。冰雪运动而后流传于民间,得到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2.
林硕 《北京档案》2022,(5):57-59
<正>冰嬉,亦作“冰戏”“冰技”,是我国古代对各项冰上娱乐活动的总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辽宋时期,最初仅仅是百姓之间的娱乐消遣活动。自公元16世纪起,拥有深厚冰雪文化传统的女真民族(满族)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崛起,将冰上优势运用于军事,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激励八旗将士磨炼冰技,清代君主通常会在隆冬时节举办冰嬉大会,并最终在乾隆朝被定为“国俗”,不仅规范了服饰仪仗、赛程规制,也使“太液冰嬉”成为规模空前的冰上盛典。与此同时,受官方影响,冰嬉也走出宫廷,与民间冰雪娱乐相结合,滑冰车等游戏风靡一时、经久不衰,至今仍是京城冬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李小剑 《兰台世界》2012,(36):124-125
清代时期,冰嬉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谓之"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清代时期的冰上运动以步履矫健的滑姿、紧张激烈的拼争以及动魄惊心的竞技,演绎出一段又一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体育运动辉煌赞歌。  相似文献   

4.
程刚 《兰台世界》2015,(6):153-154
满族人喜欢上了体育运动,富有民族特色的冰嬉运动就是众多项目中的代表。在清乾隆年间,冰嬉运动更是盛行,深受乾隆皇帝的重视。通过对"冰嬉庆典"的研究,可以了解清朝时期的体育运动,尤其是滑冰运动,具有一定的考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冰嬉运动,也就是今天所称的滑冰运动,在我国古代体育运动发展史上整体并不如蹴鞠、龙舟竞渡、马球等运动有名。然而,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冰嬉运动被提升到了国家活动的层面,甚至具有独一无二的战略地位。特别是乾隆皇帝当政时期,乾隆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冰嬉庆典,作为国家规  相似文献   

6.
胡祖荣 《兰台世界》2012,(36):109-110
满族人十分热爱体育运动,并创造出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冰嬉就是其中的代表。文章对满族人冰嬉运动在清朝的兴衰发展历程进行厘清,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天的民族体育运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梅花 《兰台世界》2012,(21):85-86
大清国俗之一的冰嬉,是一种冰上体育运动。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冰嬉运动的渊源与发展脉络,同时深入挖掘了其在兴盛时期的具体表现和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8.
哈恩忠 《历史档案》2023,(1):144-144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副研究馆员沈欣所著《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2022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清代宫廷施行严格的“内外隔离”制度,使清代内廷生活相较于前代显得更加封闭和神秘。随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宫廷档案的次第开放,为该书进一步深入和全面考察清代宫廷女性和宫闱制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油画的发展历史上,清代是油画发展的高潮时期,其中宫廷油画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清代宫廷油画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和考证,为人们更好地了解清代宫廷油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寒冷地区,很早就开展了滑雪、滑冰活动。开始时活动方式很单调,但到清代时,冰嬉更加盛行,无论是种类还是技巧都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寒冷地区,很早就开展了滑雪、滑冰活动。开始时活动方式很单调,但到清代时,冰嬉更加盛行,无论是种类还是技巧都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洋  孙冬 《兰台世界》2016,(13):149-151
清代宫廷绘画是清代绘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性和融合性,其中表现的题材、思想情趣和笔墨技巧都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因素对绘画发展的影响,对于绘画特征的总结和梳理更有助于了解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在梳理清代宫廷绘画发展脉络的同时,总结清代宫廷绘画的艺术特点,并针对清代特有的"西学东渐"现象所引发的绘画新发展展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清代宫廷绘画与西方油画的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元代到清代时期,中华民族历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交替统治的多样局面,宫廷舞蹈也呈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其中又以清代的宫廷舞蹈最富个性特色。在清代宫廷舞蹈的发展阶段中,前期的宫廷舞蹈主要体现为民族传统舞蹈形式,中后期的宫廷舞蹈则在保持前  相似文献   

14.
清代宫廷音乐风格大多为典雅端庄,并有着徐缓延绵的节奏,其发展经历了借鉴、补充及完善的过程。同时,清代宫廷音乐有着保守性的特征,特别是宫廷中的雅乐更多承袭前朝音乐,很少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5.
谭赟 《兰台世界》2014,(6):108-109
清代宫廷音乐风格大多为典雅端庄,并有着徐缓延绵的节奏,其发展经历了借鉴、补充及完善的过程。同时,清代宫廷音乐有着保守性的特征,特别是宫廷中的雅乐更多承袭前朝音乐,很少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清代的宫廷音乐也体现出继承性的特点,它源于汉魏,发展于唐宋,紧接明清,达到了古代宫廷音乐的高峰。本文将会对清朝宫廷音乐的类型、特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挖掘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的铜版画融合了中西艺术特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18世纪,清代宫廷开始出现大量的做工精良的铜版画,开创了中国版画史上融入欧洲版画制作工艺的先例。清代宫廷铜版画始于清代康熙年间,主要体现为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创作的《御制避暑  相似文献   

18.
清宫武英殿刻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宫廷刻书是在明宫廷刻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内务府领导,世称“内府刻书”。因内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所刻图书统称“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据统计,清代各朝刊刻的殿本书达七百余种,清宫武英殿刻书在清代的文化发展、历代典籍的保护、利用和传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 清宫武英殿刻书处的设立 清代的宫廷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清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刻,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书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代宫廷刻书处“厂”,并利用原有工匠承办…  相似文献   

19.
清升平署档案是清代宫廷戏曲演出管理机构升平署的工作档册,保存了大量嘉庆至宣统朝的宫廷戏曲演出、礼乐制度史料。今天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升平署档案的整理,充分发挥这批文献在清代宫廷史、文化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是古代宫廷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堪称古代宫廷装饰艺术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清代在宫廷装饰方面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艺术精华,并与统治者自身的满清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宫廷装饰艺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并对后世的建筑装饰、各类奢侈品装饰等各个不同领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