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晨晨 《文教资料》2013,(33):167-168
地方大学应消解学术型本科和职业型院校“学科体系”与“实践体系”二元对立课程模式,建构“知行一体”特色课程体系。“知行体系”课程兼容科学性和情境性原则,重在基于建构性原则,重构课程内容的序化标准。强调将学科体系中的知识结构,还原为行动体系中的生成结构,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的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教师发展观不仅影响着教师如何工作,影响着教师对其职业的态度和信念,而且也决定了人们对该职业所需的核心“知能”的认识与理解。舍恩主张的“理论与实践循环互动”的发展观消解了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他提出的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有助于使教师从传统的“技术性实践”和“操作主义”的束缚和支配中解脱出来,为教师创造力的释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普通课程的生涯化与生涯发展课程的普通化促使基础课程呈现出生涯发展的特性。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的价值和心智的训练,而是要兼顾学生的生活和终身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它要求以学术与生涯发展的相互融合,消解当前学习生活与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的二元对立,进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幸福与完满生活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生涯发展在强化学术以训练学生的心智与行为规范的同时,聚焦于与个人终身职业、休闲、社会与人际关系密切关联的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它通过静态的构成要素和动态的操作历程显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专家设计的课程或文本,与学生理解的课程以及教师理解的课程或文本之间事实上存在着诸多不一致的看法和观点。我认为新课程理念的落脚点在于在文本价值与独特体验之间寻求平衡,即关注学生的经验和行为,充分考虑学生理解课程本身及其形成的规律,创设真正符合学生心理逻辑的学习活动,让主体在与环境交互中自我建构并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期望通过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体验与感悟,诠释这一观点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对话应坚持的哲学观传统教育一直深受以“二元对立”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哲学的影响。这种哲学表现为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对立的二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哲学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象性思维”,即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享有知识和课堂教学过程的绝对控制权,在这种关系中,学生得到的体验是消极的,是被控制和无助的。这既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发展、求知的积极性,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是对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轻视。课程改革是对“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的超越。它强调尊重学…  相似文献   

6.
高中新课程在服务学生的现实学习生活、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方面承担起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责任。因此要求以学术与生涯发展的相互融合来消解当前学习生活与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的二元对立,进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幸福与完满生活奠定基础。高中新课程生涯发展聚焦于与个人终身职业、休闲、社会与人际关系密切关联的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它通过静态的构成要素和动态的操作历程体现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含三个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现代学习论认为,无论是最聪明的教学法还是最愚蠢的教学法,所有学生的学习都是自学,学习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成长过程,自我建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激发、促进和帮助。说到底,自主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自我建构的学习,其基本特征应当是: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学习操作的自为性,学习过程的自控性。  相似文献   

8.
性别差异性,构成女性的性别意识,对它的关注带来女性性别意识的自我觉醒。文本打破传统的男权社会文化秩序,消解主流话语,以繁复琐屑的女性经验树立性别差异的旗帜,建构女性叙事,并寄予了构建一种新的异于二元对立的两性关系的努力。对女性平民和英雄的双重身份的体认,赋予她以存在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浅表化、形式化、短视化等问题,理解与实践“深度学习”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振大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但“知识建构”与传统教育观中的“知识传授”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分别站在“教”与“学”立场的两种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阐述。大学教师应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探寻一条指向学生深度学习中知识建构的教学路径:以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的重要根基与关键目标;“全景式”呈现知识,引发学生的具身学习;挖掘知识的负载价值,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教学活动不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产生联系,与生活经验产生交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的自我建构。”传统的数学课堂里,学生更多地被沉重的师道尊严束缚着,成为可怜的“倾听者”。以下两个教学片段,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1.
教与“教”并非二元对立,它们的内容、对象、目的和方式不同。教与“教”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因为教对“教”作用的延时性、综合性、错位性等特点而否认教对“教”的直接作用。为了促使“教”可教,我们应培育共同经验,加强“教”学体验;理论镶嵌实践,构建立体化课程;改造言说方式,融入本土化理论;改造教的内容与形式,强化教学学术。  相似文献   

12.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应树立人本主义学习观,把握好其特点,遵 循四条基本原则: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学生;辩证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历史知识形成与学生历 史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顾城的诗歌创作中具有明显的二元对立元素:童真世界与成年世界的对立,乡村与都市的对立,“自我”与“无我”的对立,等等。顾城诗歌创作的二元对立心态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社会背景、阅读经验等息息相关。顾城二元对立的创作心态为其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由个体建构而成的 ,这不仅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 ,而且意味着外来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存在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 ,新经验意义的获得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从而超越所给的信息 ,而原有的经验又会在此过程中被调整或改造”。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是教师的“灌” ,而是学生本人充分运用原有的信息与新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自我建构成知识的网络。特别是在高考的总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 ,将学过的知识进行调整、加工重组 ,形成有规律且可以随时提取的知识网络。笔者在复习有机物的…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它是以生活为本的、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新课程的基础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以期使他们得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本课程的类型是:综合课。综合的目的是:开拓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材是它能成为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活性因子”。新课程要求教师能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生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16.
“边界”一词在文学领域素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隐喻意味,尤其在凸显文本与读者的边界互换性方面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作品经常涉及到此类问题,其作品的基调在于否定权威、消解绝对、容纳他者。库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慢人》把边界的后殖民主义隐喻理论运用于小说创作中,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跨越边界的过程是从自我走向他者的过程,也是消解二元对立的过程,更是直面自身野蛮劣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课程理解是教师依据个人的知识经验对课程进行的个性化解读和意义赋予,具有自我的主体性、精神的建构性和价值性等特征。课程理解直接关系着教师在课程系统中的存在方式,是教师课程领导的能动因素和内在需求。教师课程领导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投入个人的实践知识、生活经验乃至整个自我生命来诠释和建构课程,还要在教学经验的分享中、群体的互动中、生命经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及其师生关系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教师专业成长是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向。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学习型课程”既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成人教师的特点,因此,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学习型课程”为取向。在“学习型课程”中,教师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中介者以及课程的开发者。与教师角色转变相适应,学习型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践中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批判式的共同探索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9.
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台湾语文课程有 6大特色 :以“语文学习领域”取代传统的“语文学科” ;重视课程的基础建构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以生活经验为重心 ;提升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及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多元统整功能 ;课程类型多元化 ;重视语文与资讯教育的融合。台湾语文课程的构建以生活为内涵 ,以学生和学校为本位 ,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教师因时因地的弹性教学能力。这对当前我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倾向根源于学理的匮乏,整化语文工具观是消解“二元对立”的必由之路,找准“最佳结合部”是推进中学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而发展汉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又是当代教育哲学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