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与排行     
眼下,一些国外纸媒已开始对网络版收费,国内的一些纸媒也跃跃欲试。但我们的调查显示,91.67%的调查参与者不赞同报纸网络版收费,原因主要是网络版的内容不具独家性。看来,纸媒网络版在没有独特的卖点示人的情况下,收费应当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9,(21):29-30
眼下。一些国外纸媒已开始对网络版收费,国内的一些纸媒也跃跃欲试。但我们的调查显示,91.67%的调查参与者不赞同报纸网络版收费,原因主要是网络版的内容不具独家性。看来,纸媒网络版在没有独特的卖点示人的情况下,收费应当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3.
德国《图片报》从网络版开始进行试点,成功探索出了网络版收费阅读模式.从201 3年6月11日开始,《图片报》网络版启动付费墙收费系统,即每天80%的新闻是免费的,但有15~20篇文章是需要付费阅读的,这种模式被称为“图片报+”(Bild Plus).《图片报》网络版总编辑曼弗雷德·哈特先生将其称为“柔性付费墙”.  相似文献   

4.
2012年底,国外的纸媒纷纷关掉原有的纸质产品,改向网络数字出版,并开始进行网上的收费阅读。纸质媒体的在线付费阅读被再次提到媒体界的焦点议题上来。中国的纸媒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想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应当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在付费阅读的精细化设置上着手,大力推动创新合作,才能让纸媒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走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纸媒必须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美国纽约时报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有效的在线收费模式,即“付费墙”模式.这一模式兼顾了广告主与用户的利益,使纽约时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纽约时报“付费墙”模式成功的原因,为我国报业发展的新出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凤一 《青年记者》2017,(24):56-57
为应对新媒体挑战造成的盈利困局,传统媒体推出了数字报纸付费墙,即为其数字内容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建立在互联网广告收入远超纸媒收入的背景下,是传统报业发行模式变革的一种尝试,目的就是通过收费方式探索纸媒盈利的新途径.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欧美报业曾经是付费墙模式运用效果最优的传统媒体,但在多种因素冲击下走上了曲折发展之路,其经验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普遍性.推及我国现状,新媒体变革在为传统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造就了公民付费意识增强的客观实际.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上线伊始,便获得千万用户注册;《好好说话》、喜马拉雅精品课程等付费栏目上线后,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方越来越多的报纸网络版加入到付费的行列,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模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011年3月28日,《纽约时报》正式启动网站"付费墙",具体收费策略是,订阅用户可以在任何你想用的设备上"全面免费获得《纽约时报》的新闻、信息和观点";非订阅用户,每月可以免费浏览20篇文章,一旦超过限额,就只有签约成为电子订阅读者才能继续浏览。用户  相似文献   

8.
媒体对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进行收费阅读,将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在中国进行网络内容的收费阅读还存在一定困难。对用户来说,新闻免费的观念已经形成,要使用户放弃门户网站的免费内容,转而付费阅读单个纸媒的内容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付费墙成为欧美很多纸媒的一种选择。在构建付费墙的纸媒中,有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一批成功者,它们之所以能成功,有着相对特殊的优势或做法。这些优势并非所有纸媒都具备的。纸媒想要构建付费墙仍面临诸多困境,只有从内容资源、付费手段、目标用户等诸多方面展开有益的尝试,才有望在付费墙上获得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付费墙"要不要留漏洞? 实际上,"付费墙"并非《纽约时报》的首创,传统媒体在其网站中实行"付费墙"模式早已有之.1997年,《华尔街日报》率先实施在线付费阅读,最初采用的收费方式是对网站所有内容进行收费,后来改用分类内容的付费墙模式.10年内,《华尔街日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了100万.截至2011年9月,其数字版付费订户已经超过53.7万.同样,《经济学人》杂志也采取了类似模式,而它的数据更加夸张:25%选择订阅网络版、25%选择订阅纸质版,剩下的50%选择两者都订.  相似文献   

11.
极其强势地位的品牌纸媒往数字化转型成功,纸媒发行量下降,数字化产品增长。英国《金融时报》在60万的收费产品中,数字化产品已超过纸质版产品,预计很快就要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他们设立的“付费墙”,在留住500多万电子形态产品用户的同时,又使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享受付费服务。中国也有媒体试图走这条道路,虽然目前尚未有成功的案例,但期待有突破的这一天。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10,(4):5-5
据人民网:日本经济新闻社发布消息说,由于以年轻人为主的读者日益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日本经济新闻》将于3月23日起推出收费的网络版业务,付费的用户可在线阅读该报的早刊和晚刊。  相似文献   

13.
陈雪莲 《今传媒》2008,(5):30-31
进入数字化时代,报业仍将存在并发展,且报业的未来将是融合和多元化的未来,从营销学"4P,'理论来看,在产品内容上,数字化时代是融合新闻的时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闻产品兼有;在价格方面,纸媒的盈利模式既有收费,也有部分收费和免费;在促销方面,分类广告、细分广告等皆有;在渠道方面,纸媒的未来实际上也是一个混合的渠道,纸质报纸是有形渠道,网络版是直销的,是即时且同时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动态     
纽约时报网络版2011年收费美国纽约时报集团1月20日宣布,纽约时报将从2011年开始对在线读者征费。该报在线读者每月可免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章,超过定量就需付费;不过,纽约时报订户将可  相似文献   

15.
陈晓彦  游国华 《新闻界》2012,(10):45-49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让广告行业产生了显著变化,在付费墙设立前就已深刻影响了纸媒的运营。对于国内纸媒来说,付费墙的第一步不是立刻带来多少收益,而是能否促进广告注意力和回应率的回升,保护旧有的核心业务少受新兴媒体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更从容地探寻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6.
徐雅兰 《新闻界》2012,(12):58-62
近年来,诸多报业集团在印刷版订阅数减少、新闻制作成本增加、广告收益萎缩的多重压力下,纷纷开始向网上用户收费,建立针对在线新闻内容的付费墙。本文聚焦于当前报业付费墙的收费模式和此类模式的实践效果,以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七种主要报业付费墙模式,以期为中国报业数字化生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倩 《青年记者》2016,(20):92-93
自2012年8月微信推出公众号及公众平台系统以来,传统媒体纷纷抢滩试水,使其快速成为大众新闻信息获取和分享的主要平台.①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为纸媒的微信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2月,腾讯宣布微信公众号付费阅读正在测试,为传统纸媒的微信运用描绘出更美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9,(7):5-5
据人民网:2009年6月1日.市场报网络版开通;2009年4月,市场报纸质媒停止出版。《市场报》由传统纸媒改办为网络版,这是一次巨大的跨越。市场报网络版搭载人民网平台,传承市场报血脉,光大市场报精神.站在新技术发展的平台上,继续更好地为读者、为企业和关注我们的网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停出纸质版是否有普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起,<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将放弃印刷媒体,主要靠网络版形式供应读者新闻同时出版周报,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的全国性日报.在网络媒体不断兴盛和纸媒日趋下降的发行量之下,美国不少学者早就发出纸媒消失的"警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年英超转播全面收费为切入点,指出当前国内付费体育频道发展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以期为从业者提供思路和借鉴,更好地推进我国付费体育电视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