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的文化产业造成重创.迫使韩国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韩国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0年来.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文化创意产品成功登陆国际市场,产生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及国家形象效益。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2.
《江南Style》中没有对韩国价值观的宣传,甚至没有穿韩服,但对韩国形象的塑造功不可没。《纽约时报》评论称,韩国人并不在乎作为最成功的文化代言人的PSY是否高端雅致。对韩国人而言,PSY是向世界输出韩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菲 《东南传播》2012,(1):77-79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音乐、电影在中国文化市场掀起滚滚"韩流"热浪,让中国观众记住韩国明星、电视情节的同时也逐渐了解到韩国文化。同属于儒家文化圈,我们在了解韩国文化的同时,韩国人尤其是接触过中文(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如何呢?本研究将以上海交通大学的中韩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他们对华语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同层次的认知程度差异以及具体分析韩国留学生认知与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在中国的居住时间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们所说的"韩流",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韩剧、流行音乐和明星的范畴,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出版、漫画、卡通、音乐、游戏、影视、广告、人物形象等在内的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继上世纪90年代韩剧大获成功后,韩国于1999年进一步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振兴机构,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韩流文化作为韩国的"国家名片",为韩国其他产业带来的机会和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了韩流文化出口本身的价值,已成为韩国企业投资和对外谈判时的最大助力。  相似文献   

5.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1,(22):88-88
张静初 任韩国文化观光宣传大使 近日,中国人气演员张静初在首尔被任命为韩国文化观光宣传大使,在今后的2年内,将负责在内地宣传韩国的文化魅力。张静初表示很高兴能担当这项工作,一定会积极促进中韩两国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韩国影视剧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广受追捧,综合韩国服装、饮食、音乐、明星,甚至语言、历史等文化元素,形成了“韩流”。“韩流”的风靡,给韩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反映了韩国在国家文化输出和形象塑造上的巨大成功。在韩国政府的积极扶持下,韩国的国家媒体在韩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上,可谓功不可没,本文以KBS World Radio中国语广播为例,略加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际文化传播如何借鉴韩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4年韩国电影出口额达到1500万美元,其中对日本出口占44%,对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占15%,对欧盟出口占了12%。就连好莱坞片商也对韩国的电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争相购买韩国影片的翻拍权。韩国影视剧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韩国的饮食、服饰、传统习俗、时尚风潮和现代韩国人的精神风貌展示给世界各地的人民。本文试图分析韩国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成功因素,并探讨韩国经验对我国国际文化传播的借鉴意义。韩国经验韩国的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1.韩国政府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韩剧作为韩国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渗透着政治制度、文化价值和国家形象的无形感召力,是软实力传播效果的具体体现。即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韩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演艺人员都潜移默化地承担着韩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使命。韩剧不只是扩大了韩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韩国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9.
马鸿雁 《视听纵横》2006,(5):104-105
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各地电视台共播放了韩国影视剧500余部。而韩国的电视节目出口额已从1999年的800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000多万美元,成为该国最主要的文化出口产品。广东《新周刊》杂志2005年的“新锐榜”因此评选韩剧为“年度时尚”。在中国,因为韩剧、韩流,人们潜移默化地对韩国文化有了亲近感,韩国成了出国游主要目的地之一,韩国饮食是流行时尚,韩国服饰更成为从南到北的服装店标签。由此让人不得不惊叹韩国文化潮流对其经济输出的作用。韩国影视剧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韩国的饮食、服饰、传统习俗、时尚风潮和现代韩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93年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引进中国,韩国影视文化已经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认同。青年人作为制造和追随流行文化的主力军,在大学校园中自然也刮起了阵阵"韩风"。韩国影视剧所承载的文化向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领域扩展、蔓延,逐步渗透融入校园文化,对  相似文献   

11.
韩国在1998年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之后,实施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今天已然成为世界文化输出大国.异军突起的文化产业为韩国提升国家整体软实力,树立国家文化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就值得研究和借鉴,对我国文化出版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成立的目的是:“致力于出版物的普及和流通事业的健全发展,在提高出版文化层次的基础上,为韩国文化的创新做出贡献。”截至目前,本部设在首尔的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13.
张永祎  张涵 《视听界》2007,(3):54-55
韩流能够在辽阔广大的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最本质上,与中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韩国MBC(韩国文化放送)、KB(S韩国电  相似文献   

14.
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成立的目的是:"致力于出版物的普及和流通事业的健全发展,在提高出版文化层次的基础上,为韩国文化的创新做出贡献。"截至目前,本部设在首尔的韩国书店组合联合会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15.
娱乐节目与快乐哲学——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韩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分析,探讨娱乐节目在韩国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意义。韩国娱乐节目以快乐主义为价值取向,以娱乐为本位,显示了后现代文化的某些美学旨趣。作为在传播中生产的文本形式,娱乐节目的价值应置于传播情景中理解。  相似文献   

16.
韩国出版团体计57家,网罗了出版、发行、印刷行业。其中较大的机构是韩国出版文化协会,其成员单位占出版社总数的70%~80%。它出版的《韩国出版文化》包括出版信息、书评、协会活动、政府相关政策,新书书目及广告等,还不定期出版理论性书籍及年鉴。它在韩国影响较大,多次组织韩国出版界参加国际书展。其次是韩国书店组合会,其成员单位占  相似文献   

17.
冯丽琴 《青年记者》2016,(15):93-94
韩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立国”与“科技立国”“教育立国”并列为韩国三大国策,以文化、科技、教育三者驱动提升整个韩国综合影响力,使韩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产业生产国和输出国,尤其是电视产业、娱乐产业、游戏产业、设计产业等相关传媒产业。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21):62-65
韩国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跻身世界文化强国之列,其成功经验十分值得中国借鉴。本文梳理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并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商业化运作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之处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12月1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召开。一本来自韩国的图画书“点的故事》吸引了众多中韩文化出版界大腕出场。该书作者是被韩国驻华大使誉为韩国文化创意大师的韩国“南怡共和国”总统、南怡岛株式会社CEO、著名儿童插图画家康禹铉。这个“南怡共和国”的领土在南怡岛上,所谓共和国是源于2005年3月1日南怡岛正式宣布文化独立,并有自己的国旗、国歌、护照、货币、国立广播电台等国家象征物。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韩国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保障出版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不断提升出版文化的层次,韩国出版界要求成立出版专家团队——出版智囊团的呼声越来越高。顺应形势的需要,1984年大韩出版文化委员会开始酝酿出版智囊团的组织形式。1985年,大韩出版文化委员会成立了韩国出版研究所推进委员会。经过该委员会卓有成效的抓落实工作,1986年7月15日,韩国出版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