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军事工作是部队的中心工作,涉及训练、管理、后勤、科技、院校、装备等众多领域。占了部队日常性工作的“半壁江山”。对于军报而言,军事工作宣传地位重要。提高军报军事新闻常规报道的质量,对于提高军报整体宣传质量意义重大。结合近几年军报军事工作宣传实践,本文对军事工作常规报道如何出新出彩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3.
“新”是新闻的第一要义,新闻不新便不成其为新闻。求新、求异.是读普遍的阅读心理,稿件不新,可读性就无从谈起。因此.“新”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工作报道比较难以出新.但是.从事军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通讯员,不能不把新  相似文献   

4.
<正>工作性报道在主流媒体中不可或缺且所占比重相当大,这是因为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工作性报道是读者极为关注的,读者特别对那些反映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举措感兴趣,而不太感兴趣的是那些反映一般性工作环节和工作过程的报道。因此,记者必须用心用力用情去做好工作性报道,通过选择最佳报道角度和挖掘新闻最大价值,在事物内核“一碰就响”的交叉处寻找“共振点、共鸣点、共同点、共情点”,让工作性报道既能出新又能出彩,努力实现工作性报道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搞新闻报道,就得时刻注意捕捉新鲜事,琢磨新“点子”,选择新角度,筛选新语汇。一句话,要锐意“出新”。要出新,想好“点子”是最要紧的一环。每天雪片般飞进编辑部的稿子,相当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6.
石增海 《新闻知识》2001,(10):51-52
我是一家县级电视台的编辑,除了组编本台记者的稿子,组编全县15个乡镇40多名通讯员的稿子也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七年来的编稿体验,使我认识到,农村通讯员生活工作在最基层,他们情况熟,感觉广,占有得天独厚的报道优势,农村新闻主要依靠他们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但由于农村通讯员没受过专业训练,在文化水平、新闻敏感性和政策理论水平等方面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现状,表现在写稿方面,写基层成绩的“表扬稿”多,报道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活动多,报道会议多,而反映普通群众的创造与贡献、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乡土风味…  相似文献   

7.
少写应景稿     
有位初稿报道的战友向我们诉苦,“我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都有时效性,可就是见不了报,你说邪门不?”我随手翻了翻他保留的底稿后,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是邪门,而是你把门走邪了。”也难怪,他写的稿子都是一些“应景稿”。比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他就写妇女生活;“五四”青年节时,他就写青年活动;春节前夕,他就写某某请假,正月十五前他又写起了闹花灯。底稿一大摞,真正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却不多。纪念节日的稿子,报纸需要,完全可以写。然而,这方面的稿件用量毕竟很少。再说你如果卡着“点”才往报社寄,弄不好就…  相似文献   

8.
“严师手下出高徒”。某师政治部主任李光明,就是这样一个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在有才上“严”字当头、决不姑息的领导。正因他这一“严”,任团政委3年间,先后有12名业余报道骨},退伍后被地方报刊、电台招聘为编辑,两名报道骨干被直接提干,8名报道骨干考上了军校,还为上级新闻单位输送了4名业务尖子。师里的新闻报道工作也走在了前列,那是他走马上任团政委的第一天,报道骨1‘小肖的一篇反映部队支援地万建设的稿子被一家报纸登了出来,并做了突出处理。可稿子并没有引起奸的反啊,反而使官兵们议论纷纷,说这篇稿的内容是“瞎…  相似文献   

9.
基层报道是军事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军事新闻媒体就具体规律性、重复性的部队基层报道能否出新、如何出新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济南军区某团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愉卫报》等新闻单位见稿百余篇,一举改变了该团新闻报道工作连续三年倒第一的落后面貌。熟悉内情的人都说,关键是报道组背后有着一个坚强的后盾……“点子”团长团长话华是一位队队叫的军事干部,可从事政治工作也很有一套。每年,他都结合团队的实际工作,整出几份较有影响的材料,尤其是报道工作,更不外行。每次和报道人员一块“吹”稿子,他“吹’咄的路子,思想新、针对性强,十有八九能见报,故人称“点于”团长。新一代训练大纲颁布实施后,报道员小赵,采写了一篇落实“大纲”…  相似文献   

11.
济南军区某“邓大功团”团领导对身边的报道人员既关心帮助,又严格要求。近三年来,团报道组在各类报刊电台用稿600余篇,无一失实,先后3次受到集团军的通报表彰。报道员轮流到连队体验生活一段时间,团长牟志斌发现报道员的见报稿内容大都是政治工作方面的,很少有反映部队军事工作方面的稿子。通过明查暗访,才知道报道员写起政工方面的稿子啊手,一旦涉及军事训练就发怵。为改变这一现状,牟团长明确表示:“报道员应是个全才,不仅要会写政工、训练稿,也要背相机拍镜头,这样才是块硬邦邦砖。”两天后,一张报道员包括新闻干事在内的…  相似文献   

12.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年来,感触很多,而得益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送稿。初干报道工作,对新闻猎猎懂懂,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似泥牛入海.全无音讯。有好心人“指点”:稿子都是送出来的,你整天呆在家里哪行。我如获至宝,仿佛得了“真经”,加班加点,把两个月来写的自认为比较满意的20余篇“大作”匆匆整理出来.便跑到了军区前卫报社。然而,报社一位编辑看过我的稿子后,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让我心凉了大半截:“稿子一般化,再深挖一下,写好再寄给我。”回到住处,我躺在床上想:这位编辑是不是在“卖关子”,看来需要“那个”一下。我…  相似文献   

13.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后,“三个代表”宣传成了解放军报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分管军事工作宣传的军事部,如何在军事报道中体现“三个代表”的思想成了一个新课题。我们从树立用“三个代表”统揽军事报道的意识入手,为把“三个代表”贯穿于新世纪军事报道中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报社编辑部组稿、编稿、值班,时间长了,读稿子多了,我发现来稿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开始,我以为这是本地方的现象,与同行交流后,才知道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表现为:第一是工作性、总结性的稿子多,深度报道少。工作性的稿子突出表现在年初,比如“经济建设开门红”,“国企改革早准备”,“农村工作早安排”,“计划生育早计划”,“下岗职工早培训”等等。而总结性的稿子则突出表现在年中和年终,如“税收任务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农业生产丰收在望”,“经济建设花繁果硕”,“招商引资硕…  相似文献   

15.
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副政委刘国江曾多年从事宣传工作,这使他深知报道员的疾苦。担任领导职务后,刘副政委对报道工作更是看高一眼,深爱一层,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报道组的编外“总编”。对于报道员来说,要想写出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好稿子,就得深入基层进行认真采访。海防团队点多面广,连队分布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海岸线上,往返一次需要好几个小时,有许多新闻线索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抓到而失去了新闻价值。报道员反映的“活鱼”变成“死鱼”的情况让刘副政委皱起了眉头: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6.
看过《复旦大学做思想工作变“我打你服”为“我引你通”》(见附稿)这篇报道的同志都说,稿子写得比较活,反映的问题也很实际。活,是手法问题,但是没有足够的材料,也活不起来。实际,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如何反映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这个现实,可不是件容易事。  相似文献   

17.
犹如时下“小区”可以“出新”一样,时事新闻也是最适宜通过新闻资源的重新组合,而使之面目出新、成为版面亮点的一个新闻品种 做时事,编新闻,时间一长,时常会遇到这样的经历:今天“事”多,稿子涌,版面不愁安排,新闻就好做;今天“事”少,不要说头条扒拉不到,就是稍有亮点的、可读性将就点的稿子都难找。此时,“靠天吃饭”极可能出现“饭不够,汤来凑”的结局。汤汤水水自然算不得佳肴美味的。这时,倘若编辑能慧眼识珠、巧手编织,把不起眼的2条或更多的新闻组合起来,很有可能出人意料地让版面为之一亮。这就是新闻出新的表现方式之一——二次编(改)写。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各级新闻单位对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作了大量的报道,特别是反映干部们如何深入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但对干部下乡工作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下乡干部有些什么苦衷却很少有记者去反映。新华社6月6日播发的记者来信《谨防下基层干部变成“采购员”》,就对这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反映和分析,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稿子开篇点题:“下基层的机关干部不要变成当地的‘采购员’。”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北省城乡  相似文献   

19.
吴定新写这一组习作的动因是什么?他对自己的习作是怎样看的?我们的读后感又是什么?吴定新专门为这一组习作附了一封信。我们还是先读读这封信。教务处:我先从写作方法上与老师们一起探讨这篇《选票能否定乾坤入这篇稿子报道的事实,是我亲历亲闻的,有具体的新闻要素,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文中没能进一步明确。此类稿子在《纸上谈兵初中《新闻怎样出新卜节已有较详细的点评在我还存在疑问:-\我的这篇《选票能否定乾坤》算不算是消息报道,能否冠以“本报讯”?在写作程序上好像与以前采写的稿件不一样,自己都搞不清耍的是什么花样…  相似文献   

20.
谢顾问:我是一名新闻函授学员,、平时喜欢写些小报道、小文章,可从来都是自写自感,而不敢拿给领导和同志们看,更没勇气寄到报社去,请问,我该怎样克服这种“稿子怕人看”的心理障碍呢?学员杨洪亮杨洪亮同志:据我所知,在初学写作者中,“稿子怕人看”的现象是很多的。要说这种现象好的一面,那就是凡“稿子怕人看”的同志,往往有一种自卑情绪,觉得自己写稿子是“人软货松”,不好意思将稿子拿给别人品头论足,更怕稿子寄出去后“泥牛入海无消息”,干落个丢人现眼,自找没趣。说穿了,这是一种虚荣。C的表现,也是一种缺乏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