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中感悟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通过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积淀语言,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就成了检验朗读教学乃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感情朗读更难。学生为什么读不好?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情感目标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多种渠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情感世界。教师还应通过字词教学、朗读教学和综合实践等渠道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情感教育,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有些小学语文课堂中,感情朗读只是一种摆设,由于在朗读时学生并未真正走进文本,文本情感没有真正得到内化,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得到内化呢?一、外显文本语言,以可感形象促发情感内化1.心灵勾画,将文本语言外显为真实画面促发情感内化。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若仅凭借音像片断的欣赏来激发情感进行感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运用语言、朗读和角色扮演等手段来创造情境可以更好的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5.
王彩霞 《成才之路》2012,(29):19-1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方法。"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要把朗读放在重要位置。在情感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情感,更好地体悟领会文本内蕴的有效措施。下面,以《天游峰的扫路人》这节课  相似文献   

6.
苏展 《教学随笔》2013,(16):46+5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中情感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情感朗读对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会读、不敢读。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朗读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此类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每一篇课文内在的感情支柱,更是朗读教学的生命线。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欲亲。只有让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有所悟,才能悟得透彻。小学生活泼好动,情感纯真自然,丰富外显,但如果学生对文本没有体验,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就无法积极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朗读中。因此,在指导朗读时,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浓厚情境,  相似文献   

8.
<正>"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意蕴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鉴赏力的有效手段。正因为这样,广大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情有独钟,重视有加。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分析讲解少了,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多了;师生一问一答少了,学生朗读实践多了;学生远离文本少了,学生研读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的机会多了。按理说,朗读时间和机会的增  相似文献   

9.
现代诗教学不能等同于白话文教学,朗读的节奏与语气要区别于白话文的朗读。现代诗重视让学生赏析而不是解读,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明白朗读诗文≠朗读课文;文本赏析≠文本解读;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朗朗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标志。"朗读"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通道。本文作者首先对语文课堂中"朗读"的状况进行审视与反思;接着具体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揣摩文本内涵,领略形式之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朗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朗读都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致学生对文本理解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本文尝试着通过对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改进朗读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体会文本的情感,理解文意,恰当地运用朗读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做适当的、及时的范读  相似文献   

13.
姜维聪 《语文天地》2013,(17):66-67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因此,加强朗读指导,精心进行朗读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4.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强调了一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有感情的朗读",是"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造作……"可见,新课标对于语文阅读课中朗读教学的方向树立了更明确的标杆,情感朗读的评价标准是:在领悟文本的基础上自然的朗读,就是情感朗读。也就是说,读,是要给自己听,此时的朗读已然上升到另外一个境界——情感诵读。  相似文献   

15.
邱炳华 《考试周刊》2010,(48):43-43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推进朗读教学的关键;激发心中的情感是推进朗读教学的基础;关注学生的性格是推进朗读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朗读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学习,体会文本的情感,也能够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享受朗读的过程,就是享受阅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诗歌朗读教学有效起来?一、目标有效,清晰明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课文朗读要达到的目标,在朗读中,不应该扮演一个"观望者",而应该是一个"合作人"恰当地点拨学生靠近目标,让学生走近文本,理解课文文字的意思,走进文本,感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沁园春·雪》是毛泽东长征途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词,我在设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中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中学语文也应注重朗读教学,应发挥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有功效,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更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其中,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  相似文献   

20.
李育杰 《教师》2015,(10):32
朗读,就是用清晰标准的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一项由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朗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方式,只有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把握文本含义,欣赏文本的语言美,欣赏到文本内容的精妙,朗读对学生有效学习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改革。本文研究了初中语文教学朗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其问题,并提出了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效果的策略,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发展,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