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著作权法谈编辑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者和其他依照此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的权利,而与著作权人关系最密切的则是传播者和使用者,那么,作为图书编辑人员针对《著作权》法又该如何自我保护呢?本文就编辑人员的保护对策简述如下。 一、选题与组稿 选题工作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出版社林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占据独具特色的选题,才能多出好书,因此许多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策划选题。在策划选题与组稿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著作权人的界定 一般来说,目前出版社的选题有两种,…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所出图书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基本情况,主要分为“未经著作权授权许可使用性侵权”和“涉嫌剽窃性侵权”两大类,编辑人员作为出版社相关图书出版把关的主要责任者,对其负有间接责任,或者说负有连带责任.图书编辑应该在选题策划与申报、审稿与编辑加工、出版合同签订与执行等环节,切实加强著作权把关职责.  相似文献   

3.
浅谈图书编辑的侵权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蕾 《编辑之友》2003,(6):79-80
编辑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第一联系人,代表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因而提高编辑的侵权防范意识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肩负的主要任务———选题的策划组稿、审稿、整理加工三个层面谈谈编辑的侵权防范问题。一、编辑在选题策划组稿、落实中的侵权防范图书选题策划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作者自投稿,被编辑选定;二是编辑经市场调研、周密思考、设计草案,确定图书编写体例、框架,甚至提出内容风格要求,提供编写提纲、创作资料,自己物色作者来完成作品创作;三是根据作者的自投稿,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过调研、选题策划、审批,终于可以和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完成组稿了.苦累的编辑们似乎可以歇歇脚,继续编辑的中耕,或者向下一个计划前行了.别着急,签订出版合同看似例行公事,却也需要字斟句酌,否则,就可能带来烦恼.  相似文献   

5.
论策划编辑的全程整体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羽佳 《出版科学》2010,18(3):24-25,30
策划编辑不仅要进行选题、组稿等常规工作,还要对选题的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进行策划,关注和指导图书出版、营销的全过程。策划编辑要有全局意识,着眼于整个出版市场,考虑出版社整体情况,对每个选题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浅议图书编辑的侵权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第一联系人,代表出版社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因而提高编辑的侵权防范意识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肩负的主要任务--选题的策划组稿、审稿、整理加工三个层面谈谈编辑的侵权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7.
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侵权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宏观上讲,出版社的管理合法化、规范化是图书出版侵权防范的有效保障。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发生的第一个法律性事务。所签订的合同要遵守《著作权法》和《合同法》,在签署合同时须注意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合同内容的合法、公正性。首先,从合同主体资格的合法性讲,按照法律规定,签订出版合同的双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编辑不具有法人资  相似文献   

8.
我对设策划编辑投赞成票董树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使出版社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进入市场,有必要加强选题策划,设置专门的策划编辑。策划编辑或曰组稿编辑,要根据出版社的出书重点、选题方向开展工作,具体执行出版社的组稿意图。他要全面关注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作者与出版社就某一作品的出版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一般都有作者对作品的著作权担保的内容。著作权担保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及效力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出版社与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纠纷后,如何划分民事责任,从而正确开展著作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特征著作权担保是指作者和出版社为确保出版合同的全面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经双方商定,由作者对出版社作出一定允诺的法律形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1)作者保证自己是某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即保证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合法;(2)保证授予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编辑既要尊重和维护作者或著作权人的利益,严格执行著作权法,又要保障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切实履行出版管理相关法规,这体现了编辑作为传播者“前门”对作者负责,“后门”对社会负责的双重责任。因此作为编辑就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事务,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播者,担当起社会所赋予的使命。 编辑业务所涉法律问题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组稿、约稿过程中的法律事项;2、审稿过程中的法律事项;3、书稿加工过程中的法律事项;4、出版过程中的法律事项。 编辑在组稿、约稿时会同著译者交流本选题的情况,这就涉及到选题保密事项。在出版业发达而又竞争激烈的今天,选题往往成为制胜之宝,它如同商业秘密在商业竞争中  相似文献   

11.
不少出版社每年总有巨大的图书滞销量,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与图书选题策划不到位有密切关系。出版社选题策划要真正有自己的特色,有许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本文结合具体个案,提出重视研究国家政策与方针、研究读者、研究作者、研究编辑,是选题策划极为重要的途径。本文认为从事选题策划的编辑,对国家政策与方针要具备相当的敏感度,以便及时与国家出版方向保持一致;不但要有各方面的"作者朋友",也要有诸多方面的"读者朋友";不但要开掘新的作者,还要对已成功的作者进行不断的新的开掘,并向不同类型的优秀策划编辑取经。  相似文献   

12.
对专有出版权、作品内容侵害第三者著作权等问题认识不足,是出版者与作者引起合同纠纷的症结所在。笔者在此想谈谈出版社怎样利用出版合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按照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出版合同中约定的专有出版权期限最长不能超过10年,出版社因作者在出版合同中的约定授?..  相似文献   

13.
出版社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在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往往要求作者作出承诺,向出版社保证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如果提供给出版社出版的是侵权作品,作者保证承担给第三人造成侵权的一切法律责任并赔偿由此给出版社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这种条款叫出版合同的担保条款。担保条款的签订对出版合同双方都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特别是对出版社来说,它是开展正常的出版活动、保护自身台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目前,不少出版社和作  相似文献   

14.
选题对图书而言,就是准备出版书籍的题目。其内容包括和涉及许多方面:选题名称、书的性质、主要内容、读者对象、拟选作者、出书要求和出书时间等。只有包括以上这些内容,选题才是完整的。否则,缺少任何一项,选题就不完整。组稿指选题确定后,物色合适的著(译)者撰写(翻译)书稿。遴选合适的著(译)者是保证书稿质量的决定性的环节。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来看,编辑工作既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也受到著作权法的限制,人们称之为编辑工作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用著作权法来规范编辑工作。理所当然,选题、组稿工作也应受著作权法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出版社内部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作角色——项目管理编辑。项目管理编辑是面向整个出版流程。全面协调组织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和市场推广工作的项目负责人。这些项目负责人要在保证质量与进度的同时,监控好成本投入,并为后期产品销售提早策划营销方案。无论是教材出版.还是一般丛书出版,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专门就缔结著作权使用合同问题规定了一系列条款,在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关于遵循合同原则及对违反合同条款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规定。这都体现了著作权法“缔结合同使用作品”的原则。为了认真贯彻这些规定,我们对广西8家出版社近些年来签订出版合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贾怀廷图书出版合同是明确出版社和著作权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鉴于图书出版合同涉及较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著作权法》对其签订采取了硬性规定,当事人不得随意加以变更。因此,加强图书出版合同的管理,做到依法...  相似文献   

18.
17、什么是出版合同?签订出版合同的意义是什么?我国著作权法第29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这里所指的出版合同,是指出版许可使用合同。出版合同是著作权人和图书出版者之间就作品出版和实现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达成的协议。签订出版合同的意义在于:第一,使著作权人的作品得以出版,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得以实现。第二,使作品能够按照著作权人和出版者双方的约定出版,使双方的利益能够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第三,如果著作权人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9.
如今,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图书选题策划工作,很多出版社将编辑岗位分为策划编辑和文稿编辑,策划编辑主要负责选题策划和组稿,文稿编辑主要负责文字编辑加工.这样可以使策划编辑集中精力策划组织更多、更好的选题.  相似文献   

20.
图书选题策划的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图书出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就是选题策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二是策划组稿.这两项工作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现在很多出版社编辑往往只重视策划组稿而忽视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