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体能锻炼方式对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8名高社会性体格焦虑大学生12周的锻炼干预,结果表明:力量、有氧耐力以及力量与有氧耐力混合3种体能锻炼方式均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对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降低,男生最适合进行力量锻炼,而女生最适合进行力量与有氧耐力混合的锻炼方式,单纯的有氧耐力锻炼也适合于男女大学生,但不是最佳锻炼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焦虑是大学生需要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通过对15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检验分析了竞赛状态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联系。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的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竞赛状态焦虑具有显性相关,认知焦虑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最大。因此,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运动焦虑,进而缓解考试焦虑,把降低竞赛状态焦虑的方法用来使考试焦虑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对心肺耐力于大学生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表述。心肺耐力是健康评价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诸多调查和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肺耐力现状堪忧,心肺耐力对大学生心生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提高大学生的心肺耐力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肖 《当代体育科技》2020,(3):60-60,62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阶段学生面临的各种选拔和考试也越来越多,有很多研究发现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考试焦虑成为学生的一个主要的负性情绪来源之一,高度考试焦虑可能会导致人生理或心理的异常。如何让学生顺利地应对考试焦虑,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随着锻炼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效应的广泛影响,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体育考试过程中,情景压力对个体情绪和考试成绩的影响,本文作者以33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组织了为期两年的考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情景压力明显影响被试的测验焦虑;焦虑与技巧性较强或强度、运动量较大的体能型项目成绩相关,但相关的正负性因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异;性格倾向与焦虑不相关;等等这些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正常发挥体育考试水平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使用CSAI-2问卷及SEEs量表,测定了44名大学生考1000米前的状态焦虑强度和方向,以及赛后的心理反应。结果发现:①认知状态焦虑与躯体状态焦虑强度对所测大学生1000M跑考试的成绩有一定影响;②自信心与所测大学生1000M跑考试的成绩存在相关;③1000M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不论成绩好、坏;④不同考试等级组被试的状态焦虑反应不仅在强度上、而且在方向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成绩差的组比成绩好的组有明显高的状态焦虑程度,并且更把状态焦虑评价为对成绩有消极的影响;⑤焦虑对运动成绩并不总是有消极的影响,有的大学生是把它认知为对成绩是有积极作用的。建议广大的体育教师应重视对大学生考长跑前状态焦虑水平的调整,并使他们对自己的状态焦虑反应有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耐力跑的教学中,在运用常规教法的同时,侧重于结合耐力跑心理特点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围绕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情绪、意志等心理因素,采用心理教学手段,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焦虑情绪影响,寻找降低大学生焦虑的最佳运动方案。方法:制定检索策略、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1年1月起至2021年3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R的“meta”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干预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焦虑自评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评分SMD=-0.98,95%-CI[-1.25;-0.70],z=-7.01,P<0.01。亚组分析发现,球类运动与有氧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明显好于进行运动;每周2次以上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好于每周进行2及以下;进行大强度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明显好于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明显好于进行小强度运动;每次锻炼30-60min与60min以上的锻炼效果不存在显著区别。结论:各种运动均能降低大学生焦虑水平。中大强度球类或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min以上,每周运动三次及以上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干预方案。方法: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14篇中文文献,1371名受试者通过设置的5个调节变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效应量d=-1.09,锻炼时间(I2=91.3%)及干预周期(I2=84.0%)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有高异质性;干预内容(I2=68.9%)、干预强度(I2=62.9%)对运动干预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关系存在中度异质性。结论:(1)运动干预可明显减缓大学生焦虑情绪;(2)相比其他运动,组合训练改善焦虑的效果最佳;(3)每次运动的锻炼30-60min、每周锻炼3次效果达到最优;(4)4—6周锻炼效果最明显;(5)中强度的干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耐力项目测试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和社会调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测试水平逐年下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某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耐力项目测试经行研究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大学生的耐力水平亟待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和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将成为今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竞赛状态焦虑的强度和方向性及其与长跑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考察了竞赛状态焦虑的强度和方向性这两个维度及其与大学生长跑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竞赛状态焦虑的强度和方向性是两个独立的维度;(2)CSAI-2(复合版)问卷各分量表的强度和方向性的得分均与长跑成绩有显著意义的相关,但只有状态自信心的方向性是预测长跑成绩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由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情绪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对照组学生中焦虑显著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实验组学生。建议本校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改善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焦虑现状和发病率,提高人们对大学生焦虑的关注度和大学生对焦虑预防和干预能力,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工具,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大学体育学院2015级258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焦虑症状者占37%,其中,社会体育班级的学生有焦虑症者居多,男女焦虑情况比例存在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800 m、1 000 m跑测试是在用一个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评测人的有氧耐力,成绩不能客观反映机体的有氧耐力水平,不能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还会让受试者承受较大的心理负荷,不利于运动兴趣培养和终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且在800 m、1 000 m跑测试中频频发生意外。研究认为,可用无氧阈跑速做耐力评测指标,它能确切反映人的有氧耐力水平,引导人们科学锻炼,强度由低到中,安全、简单,可在跑步机或场地上完成。  相似文献   

15.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望洋  赵军  谢卫忠  路开来 《体育科学》2004,24(2):61-62,69
运用Spielberger等设计(Spilberger,1996)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测试问卷(STAI),时平时参加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311名大学生进行状态焦虑分数测评。从311名学生中选60名状态焦虑分数较高的学生,其中50%(30名学生)的学生作为试验组参加有组织的体育锻炼,而另外30名作为对照组不参加体育锻炼。在为期70天的试验过程中,运用状态一特质焦虑测试问卷对两组实验者进行3次心理状态测评。结果显示:在性别差异上,女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比男生更高;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可以降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的焦虑水平。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活动在降低青春期大学生状态焦虑水平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冬季户外有氧运动对高校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寻找降低大学生焦虑状态的有效手段。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哈尔滨商业大学学生进行两次测评。结果显示,通过冬季户外有氧运动训练,实验组学生的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冬季户外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更加显著。建议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有氧运动,尤其是冬季户外有氧运动,以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改善并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考试压力的不断增大,学习焦虑问题成为影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习焦虑已经超出正常的水平,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习焦虑的现状并提出了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中学生学习焦虑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焦虑心理是散打实战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散打实战教学中普通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并分析了运动心理学在克服学生焦虑心理的具体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体育理论教学过程分析,发现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为了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对恐惧和拒绝心理、焦虑心理、模糊心理、轻视心理、兴趣的单一化等进行了原因分析及反馈矫正,有利于心理调节,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理论和技术理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文、理、工、医、农 5类专业 6 0 0名二年级与四年级男、女大学生进行 12min跑测验 ,并用RPE值对运动负荷进行监控。结果显示 ,用 12min跑间接测定大学生的最大耗氧量是可行的 ,据此制定了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