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话是人们之间以问答或对话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儿童运用语言与人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在培养幼儿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发展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目标中,谈话是重要的手段。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小班幼儿谈话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导致幼儿在谈话活动中不能充分展现自己,要么教师问什么就说什么,要么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探索影响3-6岁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家庭、教师、同伴等方面的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分为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四个维度,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要抚养人、教师和同伴,其中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对沈阳市五所普通幼儿园344名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与其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究。采用张元修订的《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研究结果表明:(1)小班幼儿问题行为中多动因子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都是男孩得分高于女孩;独生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幼儿问题行为无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即女孩得分显著高于男孩,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差异不显著;(3)幼儿问题行为中的四个因子均与其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社交障碍及总分呈显著性负相关,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前期是幼儿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借助本园的棋类游戏特色活动,我从拓宽交往范围、培养交往技能、渗透交往中的行为准则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效果喜人。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对幼儿成长来说十分重要,提升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对于培养儿童自信心和兴趣爱好、关注社会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幼儿语言交往状况并不乐观,儿童不会有意识地使用语言交流,对于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教育上也存在着很多的缺憾。提升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应该从家长和老师两个方面入手,积极改变现状,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放、互助的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是具有良好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通过我园对进行的《学前儿童交往能力发展与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总结发现: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魅力,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三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有必要的.文章就小班幼儿的的语言教学提出了四条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郭静  周娟 《文教资料》2008,(3):169-171
语言交往能力是儿童在与成人和同伴之间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各类要素有明确目的的、用口头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交换行为的才能和力量.本文通过对四川江油市东方智能幼儿园一名幼儿两个多月的跟踪观察研究,分析了该小班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现状并提出了一定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在礼貌用语的使用方面需要情境引导,让他们在游戏中学说礼貌用语,表演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为了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我选择《小鸭去游泳》这一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的故事对幼儿进行集体教育。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是简单的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通过学说邀请语和拒绝别人的礼貌用语来理解故事,使幼儿不但学会在故事中发展语言,而且可以在活动中享受礼貌交往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可分解为四个维度:社交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以及社交障碍.(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小班到中班阶段,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无显著差异.(3)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