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慕荣 《知识窗》2006,(4):14-15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年仪6岁的罗慕洛被一支日尔曼雇佣军首领鄂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从此灭亡。  相似文献   

2.
黎妙娟 《大众科技》2001,(11):32-33
看了这则报道,我不禁感叹铅害又何止"保宁丹"!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赫赫有名的文明古国--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是由一种常见的金属--铅所致.把一个强盛帝国的衰亡完全归咎于铅,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但从科学的角度来重温古罗马的历史,说铅令古罗马帝国由盛而衰,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世纪法国、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朝,明明拥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在数学家眼中,它们却有着共同的兴衰规律。历史的规律能够寻找吗?当我们学习历史时,发现历史学家对很多历史事件的解释总是五花八门,从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比如对于罗马帝国的衰亡,在史学界就有超过200种的解释:一个历史学家在对意大利沙漠化的历史进行研究后认为,罗马的灭亡源于农业的衰落,由于土地沙漠化、农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2015-2020年《美国人类学家》《美国民族学家》《文化、农业、食物与环境》及《食物与饮食方式》等国外重要人类学期刊中关于饮食研究的文章,分析和总结了近五年来国外人类学界对饮食研究的两大趋势:一是以食物的象征意义为导向展开的研究,这一主题在继承传统饮食人类学研究的同时,又扩充其内涵至政治经济与历史角度;另一主题是对近年来热议的粮食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食物主权问题的探讨,这一主题体现了人类学家积极参与解决当前全球生态恶化与社会正义等问题的态度,并逐渐成为研究的主流.  相似文献   

5.
他们曾将日耳曼人驱出丛林,使罗马人走向灭亡,他们扫荡了欧洲,改变了欧洲的历史。今天,我们重新翻开历史这一页。  相似文献   

6.
回眸中世纪     
周显亮 《百科知识》2010,(18):42-44
中世纪,一般是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和1453年拜占庭帝国两大帝国的灭亡作为其两端的标志,大概是指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这1000年时间。在西方人的历史观中,  相似文献   

7.
于海阳 《科教文汇》2008,(25):234-234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以其典范、楷模以及对后世的启迪作用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化,成为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然而到罗马帝国后期,随着罗马奴隶制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基督教在帝国境内的广泛传播,曾经辉煌的古典文化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而日益衰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以信仰为基础的基督教文化取代了以理性为基础的古典文化,古典传统在欧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业部(USDA)在1992年正式发布《食物金字塔指南》,目的是指导美国公民正确地选择饮食,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减少患慢性病的危险。指南中的建议很快家喻户晓:人们应该尽量减少脂肪和油的摄入量:每天应吃6-11份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面包,谷类、大米、意大利面食等。  相似文献   

9.
张瀚 《百科知识》2023,(27):11-12+28
<正>发源于巴比伦的占星术很早就进入了古希腊,之后在古罗马社会中,占星术士们通过观测星体之间的位置预测未来或解释过去。西罗马帝国覆灭后,东罗马帝国保存并继承了这一传统。拜占庭的学者们通过大量实际观测,补充古代遗留下来的星图,并试图将古代的知识与基督教教义相融合。因此在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就存在了大量关于战争中反常天象的记录。从确立了基督教罗马帝国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大量的史料都或多或少提及各类“天兆”的出现。“天兆”是拜占庭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中世纪早期,  相似文献   

10.
今天,美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美国经济已连续九年持续稳定增长,国力增强,高薪职业增加,医疗条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那么,美国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才取得在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的优先地位呢?美国这种快速发展有诸多原因,如移民政策、长  相似文献   

11.
正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戒烟者和从不吸烟的人相比,烟草使用者的饮食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是指食物中热量与体积的比,能量密度越高的食物热量就越多,而体积却越小。例如,一块饼干比胡萝卜更有能量。包括《2015美国人饮食指南》在内的许多公共卫生指导意见都指出,尽量食用能量密度较低的食物,以防止肥胖。研究人员指出,摄入更多较低能量密度的饮食也更健康,比如水果和蔬菜。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爱吃这种食物,不爱吃那种食物,而且这种饮食偏好还有地域的差别,以我国为例,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地域差异。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决定了人的饮食偏好?  相似文献   

13.
慎防铅中毒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铅中毒的危害,古希腊科学家希波克拉底于公元前370年就曾描述过铅中毒的症状。在科技发展的当代,铅的用途更加广泛,但是,铅的危害至今仍未得到很好控制。工业性铅中毒在我国仍占慢性职业中毒的首位。生活性铅中毒也屡有发生,例如使用锡制(含铅)的酒壶烫酒饮用、误食铅含量超标的食物或使用含铅中药引起的中毒;含铅汽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啃、咬、吮吸含铅的油漆玩具导致儿童铅吸收甚至铅中毒等。因此,铅中毒的问题必须引起警惕与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锴 《百科知识》2021,(17):69-72
"三十年战争"是17世纪前半期进行的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耗时30年的战争,最初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政治宗教纷争,后逐步升级为欧洲各国争夺领土和霸权的国际战争.为了结束"三十年战争",承认参战各方的地位,重建战后的国际秩序,欧洲各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被铅所包围。汽车排放的废气中有铅,某些化妆品、药物和食具中含铅,甚至土壤、空气、水和蔬菜、水果也都不同程度地被铅污染。人体内的铅主要来自食品。据报道:每天进入人体的铅来自食物者约为400微克、水10微克、城市空气26微克、农村空气1微克和吸烟8微克。食物中铅在人体内的吸收率,受食物中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据说,世界上最早使用椅子的地方是古埃及,然后从古埃及传到了希腊,又从希腊传到罗马,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又到了君士坦丁堡,再从君士坦丁堡传到了中国。从椅子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人们把重点放在了家具的表面象征等形式美上,缺乏人类工程学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3,(13):42-44
作为一种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流行了数千年的传染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正处于灭亡的最后阶段。根据原定计划,人类本应在2000年彻底消灭它——这一目标在三年之后的今天仍然没有实现。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西方八国集团2003年峰会上,加拿大、英国等国许诺为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投入更多的资金。然而,即便如此,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还面临着数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再加上战乱、贫困和宗教等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计划于2005年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仍然有一些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延缓衰老的食谱薛坤宝译美国专家弗兰克博士进行广泛的调查,经过20多年的研究证明,终于揭示了饮食与衰老的关系。弗兰克博士发现,人之所以会衰老是因为核酸不足,导致细胞里染色体变质,而核酸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和补充。假如能不断地补充核酸,就可以延缓人的衰老。含...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与了解越来越深,科学家已经在构想着如何将人类迁移到这个地球的邻居上生活,如何在这颗红色的星球建造人类的居住环境。除了居住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饮食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嘛。那么,我们在火星上都能吃什么?太空食物的变化今天,人们对太空食物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早期的太空探索时期,那时候的宇航员只能食用一些装在  相似文献   

20.
晓波 《青海科技》2002,9(1):58-59
不少人在日常饮食上很注意营养搭配,却忽视了食物的酸碱搭配,这样容易造成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那么,我们到底在饮食中还要多注意一些什么呢?国际知名营养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克莱温特·弗培尔博士,日前在《自然》杂志上撰写了一篇题为 “酸碱搭配比营养搭配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