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伟杰 《职业圈》2005,(5):24-25
18岁前竟没穿过线裤 今年38岁的徐玉芹出生在吉林省蛟河市池水乡牦牛村一个贫穷的家庭.家里穷,她18岁以前竟没有穿过线裤!尽管这样,她的学习成绩还是班级的前五名,她一心想通过考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天不作美,1985年夏天,一次急性脑膜炎使她发高烧在医院住了50多天,不仅失去了高考的机会,更击碎了她的大学梦!  相似文献   

2.
她经历了两段感情。第一段感情在她高一的时候已经到来,现在想起来,那是极端纯粹的精神恋爱,或者爱恋,因为他们不曾牵过手,不曾亲过脸,不曾感觉到彼此的温度。有时候一点点无心的碰撞,都给她惊心动魄的感觉:他会怎么想?会不会以为自己是故意的?这样的想法,让她几年后想起,都忍不住想笑出声来——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纯洁,太纯洁了。每次生病,她都会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我喉咙痛了,我感冒了,或者,我肚子痛了,这个习惯她一直保留了四年,在他们好像还是很好的时候。所以一直到现在,她一生病,就条件反射地想起电话,然后才记起,自己已经没有了那个人的电话号码,什么联系方式,她都故意忘记了。这一段感情,她跋山涉水,历经心灵上的种种苦难或者幸福,才知道,这不过是她一个人的事情,是她一个人的爱恋,他一直在那里,却是背对  相似文献   

3.
满妹在《思念依然无尽》中讲了这样一段往事:1989年4月,胡耀邦去世后,正在西雅图进修的她接到爱人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你马上和旧金山领事馆联系,想一切办法尽快赶回来。外交部可能已经通知他们帮助你了。"当她与领事馆联系的时候,接电话的人嗓音倦怠,极度不耐烦地说:"现在已是星期五晚上10点多钟了,你知道吗?都下班了!"满妹解释说:"我是中华医学会的副秘书长,是受组织的委派赴美学习的。我家里出事了,希望能得到帮助,尽快回国。""自己想办法吧。如果每个回国的人都找我们帮忙,那领事馆就别干事了。"对方冷冷地答道。接下来,满妹希望与总领事取得联系,对方说不行;问什么时候可以找到他,回答是"你不知道周末不办公吗?星期一再说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钱包 母亲曾经告诉过我她小时候的一件事。她说她小的时候有一次过年得了一点压岁钱,虽然不多,却很珍惜,于是就想有一个钱包来装它们,可是在那种年代,买一个钱包的确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于是母亲决定自己用毛线织。 她自己买来了毛线慢慢地织着。因为不熟,织了又拆,拆了又织,一个星期才织好。可是当她真正拥有了这样一个钱包的时候,她才突然发现,她的压岁钱早就没有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压岁钱,刚好够买了织钱包的毛线…… 这也许就是生活作弄人吧。我想。  相似文献   

5.
圈套     
刘国芳 《文化博览》2005,(12):26-27
张三送给了领导十万块钱,领导单位的大门要重建,张三想把工程接下来,便深夜提了钱去了领导家.领导来者不拒,笑嘻嘻收下了钱,答应大门让张三建.但过后,张三并没接下工程.张三去找一次领导,问他什么时候开工.领导说别急嘛.张三又去找一次领导,又问一次什么时候开工.领导仍说别急.领导这样说,张三真不急.可是有一天,张三忽然发现有人把大门拆了,然后,一座大门便吹气一样吹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王丽2003年从山东理工大学历史系毕业,由于所学的专业属于冷门,毕业后求职时她四处碰壁,无奈之下,她只好考虑自己创业.她非常喜欢读书,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想在母校附近的商业街上开一家书店,这样既可以成为一条谋生之路,又可以满足自己看书的爱好.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她的"睿智屋"书店顺利开张了.  相似文献   

7.
金永玲很忙,笔者几次去采访她都扑空了,第三次才好不容易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逮"住了她。金永玲在忙什么呢?作为新当选的第十一届浙江省政协常委,她都在为发展文化产业而忙。她向省政协提交的提案是《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浙江文化产业的建议》;她谈得最多的也是建设文化强省、保护民营剧团健康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她还在为金永玲艺术团今年排练的一些剧目和深入城乡和校园演出活动制订计划。金永玲这几天还忙病了,头痛、发高烧,但她吃了几片感冒药后,又  相似文献   

8.
肖颖 《文化博览》2006,(7):44-45
2003年,父亲再婚了,后母却是第一次结婚。我想不明白30岁的她为什么要嫁给50多岁的父亲。因为钱?还是房子?抑或是地位?反正我是按这种假设认为的,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并且和他们闹得很僵。后来,我和男友就到北京打工。一晃三年过去了。2006年3月底的一天,父亲打来了电话,说:"三年了,你只打过几次电话,今年如果你有时间,希望你能回家看看。"放下电话。我发现我竟然还很想见父亲一面,毕竟我和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世界天堂的夏威夷,其美丽自不待言. 我在1995年底和2003年春,曾两度去夏威夷.去年在我告别夏威夷前,在此安家就业的女儿又一次带我在檀香山各处遨游一圈.末了她又问:"妈妈还想看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8年第6期的封面是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她站在一片废墟之前,拿着话筒进行现场的报道。当时我们只知道,作为央视的记者她也到了地震灾区前方;从她的面容上我们看到了憔悴和坚强。于是我们把她当作地震中媒体工作者形象代言人。后来我们了解到,她不仅于地震发生后次日就去了四川地震灾区,更于6月20日重返四川。她说,如果没有这一次重返,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会是什么样子,第二次赴川是对她灵魂的救赎。回京后,她应允了《对外传播》的约稿。但后来,她的状况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一样,说自己无法提笔,因为脑海中的影像太多、也太难忘了,它们互相叠映着,浓得化不开……可是,电话这一端的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她的思考。其实赶赴地震前线的记者很多,仅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就派出了五批记者共124人次深入一线展开报道。她两赴四川的经历也不是唯一的。然而我们仍想展现她的心灵轨迹,我们希望"5·12"汶川地震带给人们的思考能够延续。于是在她第二次回京一周后,本刊对她进行了采访。她的名字叫田超颖。  相似文献   

11.
去年年底,我听说了一个102岁高龄老人的遭遇,最近我又听说了一个99岁的老人的生活。比较两位老人的命运,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关于102岁高龄老人的遭遇,是她的大孙子讲给我听的。她是个农民,一直到70多岁也下地干活,90多岁了,她还一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直到最近一两年她才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作为一个农民,她当然没有退休金,晚年就完全要靠儿子赡养。据她的大孙子说,她先是靠大儿子生活,日子还过得去。后来,她到小儿子家生活,日子就艰难了。特别是最后一两年,她竟然一日三餐都吃不全,更说不上什么有营养的。有时大孙子送一点好吃的去,但没有时间喂她,让他的叔叔喂.可后来一了解,他的小叔叔竟没有喂老人家。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交流》2002,(5):10-14
《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上收录了这样一位中国女性,在她身上娴雅文静和深刻敏锐似乎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在她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令许多人羡慕的机会,而最终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她的成功让很多女性都感到鼓舞,而在很多人的眼里,她是现代社会中女性形象的完美体现。她,就是杨澜。  相似文献   

13.
想胡杨绘画是我毕生不懈的追求。在写生收寻资料的过程中,胡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在欣赏阅读了大量描写胡杨的照片、画集、文章后,发现它比古松、古柏等树更奇特、更壮美。特别是知道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铮铮铁骨和与大漠风沙顽强抗争的不屈品质,想一睹为快的愿望更加强烈,想画胡杨的心情更加迫切。但每当拿起画笔时,却又自己问自己,胡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是如何度过的?在暴风雨雪中又是什么样子的?想来想去还是不敢贸然动笔,心想什么时候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后来才知道它生长在  相似文献   

14.
房奴日记     
逸名 《文化博览》2006,(10):8-9
小A在北京7年了,三年前,小A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成了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2006年,他终于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了令人羡慕的有房一族,当然,如果按他自己的说法——"成为了房奴一族"。2006年2月24日一直到今天晚上,我还没有那种感觉,那种已经买了房子的感觉。昨天签合同的时候,我的大脑好像一直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大概是因为房子的事跑的时间太长了,临了的时候却没有感觉了。签合同时,我就像个机器人一样,售楼小姐  相似文献   

15.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的房的大门,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她说:"我要到法国去旅游,大概一个月后才能回来,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养的热带鱼好吗"我有点犹豫,但看到她恳切的目光实在不忍拒绝。她热  相似文献   

16.
正2006年,时年16岁的罗红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她是海外出生的第三代华人,来到北京参加由中国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夏令营营期并不长,只有两周的时间。两周之后,罗红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经常听到身边人对我们海外华侨说‘回家,回家’。我们海外华侨到中国去就像游子归家似的。起初听到这个词汇,总是很不理解,我的出生地、我的家人朋友都不在  相似文献   

17.
曾在两年前引起轩然大波的次道德之争,其关键词"次道德"在数天前又被一场直指人心的"八卦新闻"裹挟而至-- 6月16日中午,在宁波市的一个公交站台上,一名身穿校服的十三四岁女孩子,为了要回被小偷偷去的手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向小偷下跪.拿回手机后,小女孩哭着离开了公交车站.  相似文献   

18.
我要把老师关进笼子。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上面那句看似疯狂的话。这个想法的起因要追溯到我读中学的时候,那时,班级里有一个天生残疾的女孩,她双腿萎缩,腰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因为家穷,买不起轮椅,她爸爸就用木头为她削了个拐杖,让她柱着。当时的班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她格外关照那个女孩子,经常在课间的时候扶着她出去吹吹风,有时候甚至背着她去上侧所。女孩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而总也不离身的拐杖终于被放到了课桌旁——因为有老师的失持,拐杖还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9.
王姝 《文化交流》2014,(12):63-66
日前,由海飞独立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花红花火》正在进行后期制作.这是他的又一部传奇大戏.《花红花火》讲述了绍兴一个女酿酒师花红在乱世中波澜起伏的传奇人生.她性烈如酒,从不向命运低头,想靠自己双手酿出世间美酒,却被命运一次次卷入仇恨漩涡.  相似文献   

20.
《职业圈》2005,(11):47
"当上帝向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其实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机遇是无时不在的. 家住河南省沈丘县泰安路永康北巷28号的居民杜玉梅,下岗后又遭遇丈夫生意场上的惨败,但是,她没有悲观消沉,而是在自己家中靠加工小小肉丸开始了新的创业.通过几年辛勤劳动,她用事实证明了自已是生活中的强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