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幼儿很喜欢帮大人做事,特别是帮老师做事。如洗手的时候他们会争着说:“老师,我来帮小朋友打肥皂!”“老师,我来给小朋友浇水!”类似现象举不胜举。这些都是“雏鹰学飞”的好现象。我体会到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如在美工课中,教幼儿用纸折花篮,在折之前需要把长方形的纸裁成正方形,裁下来的小纸条留着做花篮的提手。按惯例是教师先把纸裁好。但我做了一个改动,我只提  相似文献   

2.
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每次提问,甚至在问题还没有提完时,总有几个反应敏捷、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在下面抢着回答,结果影响了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活动。于是,我尝试用“打电话”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当我告诉小朋友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打电话时,小朋友都非常高兴,几个“活  相似文献   

3.
经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很喜欢做《黑猫警长》的游戏。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我在班上开展了“争当黑猫警长”的活动。我告诉幼儿: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专门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的,平时小朋友有什么事可以报告他,“警长”每周选换一次。这一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4.
教室里十分安静,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在收听录音机里播放的《狐狸和小羊》的故事。故事情节激起了孩子们的义愤。这时,教师自然地将活动转入到第二个阶段。教师建议:“现在我们来折一只狡猾的狐狸好吗?”幼儿一致赞同。于是教师教,幼儿折,孩子们一边折,一边讨论刚才听到的故事,气氛十分活跃。折好狐狸的小朋友抽拉着狐狸的嘴,纸狐狸便活动起来。当大部分幼儿都折好时,教师问幼儿:“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处置这只狡猾的狐狸呢?”幼儿个个争相发言:我要把狐狸关在山洞里饿死;我坐在飞机  相似文献   

5.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6.
做贺卡     
‘三八’妇女节前,我在幼儿中开展‘爱妈妈’的话动,请幼儿为自己的妈妈做张节日贺卡。有位小朋友说:‘徐老师,你比妈妈会讲故事唱的歌比妈妈好听,我能为你做张贺卡吗?这一提议得到了许多小朋友的响应,大家争着要为我画像做贺卡。我同意了,请大家先为妈妈做,再做送给老师的。活动室里安静下来,小朋友画的画,剪的剪,可认真了。不一会儿,班上一位小男孩举着贺卡高声叫起来:‘我做好了’我给徐  相似文献   

7.
在新年将要到来的时候,小朋友一定在想“送什么礼物给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呢?”现在,我来教你亲自动手做一张立体画片。它漂亮、别致,不用花很多钱,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小朋友收到它,一定会特别高兴的。 做立体画片能给你带来快乐。你不仅要折,要剪,还要画,两只小手会越来越灵巧,头脑也会越来越聪明。制作起来很容易把纸弄折或者剪坏,所以要请你的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做或在必要的时候,帮你一下。  相似文献   

8.
美工活动时,我拿出一叠纸对小朋友说:"今天,王老师发给大家的纸很新很漂亮.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折的作品多,又不会撕破."依照惯例,折完作品后,小朋友要把纸交还给我.  相似文献   

9.
开学几周后,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几个反应敏捷、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小朋友总是在老师提问,甚至问题还没有提完时,就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结果影响了大多数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这样几次之后,我想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首先问小朋友:“大家打过电话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打过。”“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打电话。”小朋友一听,非常高兴,都跃跃欲试。几个“活跃分子”争先恐后  相似文献   

10.
开始上课时电话铃“叮铃铃”地响个不停。师:(接电话)喂,是我们,太好了,我一定告诉小朋友。再见! 评:电话铃声和老师的回话,给幼儿造成悬念,一下子便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说了些什么吗? 幼:想知道。师:电话是空一师师首长给小朋友打来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以此为诱发点,通过有趣的情境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示范,使幼儿掌握有关打电话的知识。融激发兴趣、传授知识、发展语言、培养能力为一体。目的: 知道使用电话的好处;了解打电话的一般程序及应注意的事项,初步学会打电话;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和交往能力。准备: 小动物头饰、玩具电话机。过程: 一、以情境活动引出主题1.幼儿分别戴上各种小动物头饰,扮动物学校的小朋友;由教师扮演山羊老师。先在室内自由活动,电话铃响后,由山羊老师接电话:“喂!森林大王,您  相似文献   

12.
中班语言课复习儿歌《桌上一瓶花》时,老师讲解“诚实”一词,与幼儿作了如下的谈话。老师问:“这个小妹妹好不好?”幼儿齐声说:“好!”老师又问:“为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妹妹好呢?”一位小朋友说:“因为她打破了花瓶,自己就承认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位小朋友之后,说:“自己做猎了事,就自己承认了,这就叫诚实!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他。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愿意!”老师又问:“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拿了别人的铅笔,我还给人家,承认是我拿的,不承认就不诚实。”老师笑着说:“对,这是诚实。”  相似文献   

13.
打电话     
呱啦…呱啦·呱啦…我给妈妈打电话。左手握听筒,右手拨号码,先拨3 69,后拨258。电话通到家,我对妈讲话: ﹃幼儿园里比画画,老师奖我大红花心电话传来妈妈声,夸我是个好娃娃。打电话@兰媛~~  相似文献   

14.
有的幼儿在家里会做许多事,还觉得挺能干,可到了幼儿园里,却产生了自卑情绪,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怎样消除幼儿这种不正常的心理呢?我的办法是在幼儿中开展“自己夸自己”的活动。一天,我利用班会时间,专门让幼儿告诉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自己会做什么事。我则在全体幼儿面前说:“陈平小朋友会自己穿衣服,亭亭在家里是自己吃饭的。我们大班小朋友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老师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夸夸自己,人人都可以站起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自  相似文献   

15.
再玩一分钟     
每天的自选游戏结束时,当我播放音乐提醒小朋友要收玩具了,总是有些孩子假装听不见,不肯马上收拾玩具。特别是那些吃饭慢的孩子,因为他们玩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心理不能一下子摆脱游戏状态,总想再玩一会儿……甚至只要老师没提到自己,多摆弄两下也是好的。有一次,当我要求小朋友快点收拾玩具时,小语小朋友很不情愿地说:“王老师,我还想再玩一会儿,就一分钟行吗?”看到她那渴望的眼神,我不由地点点头,同意她再玩一分钟。过了一会儿,小语走过来对我说:“王老师,我收好玩具了。”说完,就高高兴兴地跑出去了。看着小语那心满意足的样子,我心里在想…  相似文献   

16.
开学至今,我们一直试着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搬凳子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幼儿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勺子。忽然看到性格相当内向的琳琳小朋友用乞求的目光注视着我,轻声地说:“何老师,让我发一次勺子,好吗?”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还发勺  相似文献   

17.
一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呢?”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要做娃娃家游戏。”“我要搭动物园。”“我喜欢看书。”“我要做做玩玩。” (这些都是幼儿最近常玩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丁零零” ,晚上吃饭时间 ,我家的电话骤然响起。我急忙拿起话筒 :“喂 ,你好!请问哪位?”“殷老师 ,我是函函的妈妈……”噢 ,打电话的是我班一位小朋友的妈妈 ,她在询问她的女儿函函近期在幼儿园的情况。我热情地介绍了函函小朋友的近况 ,函函妈听完 ,非常真诚地说了声“谢谢” ,并说一定要和老师密切配合把孩子教育好。放下电话 ,我默默地对电话说了声谢谢。电话 ,它是连接我和家长的纽带 ,有了它 ,我工作起来更加方便 ,更加得心应手。以前我和家长联系主要靠家长会或家访 ,但是家长会每学期召开一两次 ,家访也不太方便 ,这时若某个孩子…  相似文献   

19.
纪律和快乐能成为朋友吗?有的老师说:"小朋友守纪律,我就快乐."有的小朋友说:"老师一讲到纪律,我就不快乐."长期以来,各种各样的常规要求、活动纪律,都是老师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教训"提出的,幼儿对"指挥员"提出的各种指令都一知半解,很不情愿地接受,同时幼儿的天性——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弱等问题,使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违反纪律要求.面对着安全责任,每个老师都知道常规和纪律的重要性.教育提倡一切从幼儿出发,让幼儿自主活动,教师要做幼儿的追随者,但是幼儿的常规又不得不遵守,这两者的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20.
儿歌游戏——相反字要学好目标:练习使用相反字,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玩法:老师和幼儿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 老师:小朋友要动脑, 相反字要学好; 正确使用相反字, 考考你们好不好? 幼儿:好好好,好好好! 老师:我说大,幼儿:我说小; 我说高,我说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