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研究和整理避暑山庄的书,最近几年出版了不少,如《康熙三十六景诗选注》、《乾隆三十六景诗选注》、《避暑山庄碑文释译》、《外八庙碑文注译》、《承德历代风景诗选》等。这些著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读后收获不少。但有些具体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在仅就《避暑山庄碑文释译》(简称《释译》)和《外八庙碑文注译》(简称《注译》),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古籍整理中词语训释应注意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霍松林、赵望秦所主编的《宋本史记注译》是《史记》点校今译的最新成果。其书以百衲本《史记》为底本,在文字及形式方面都很好地保留了底本原貌。断句标点时又广泛吸收学人研究成果,较之他本多有改进。而在今译上则第一次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译。  相似文献   

3.
吴广平先生注译的《楚辞》,是一本既有普及性趣味性又有很高学术性的楚辞注本,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它采纳众说取舍精严,对全部《楚辞》用通俗准确流畅的语言做出了注译。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认为两晋六朝"迁书既美善,引起学者研究兴味,社会靡然向风。"而著者在阅读《隋书·经籍志》过程中发现,唐代以前对《史记》和《汉书》的接受和研究著作极其不均等。事实是《史记》传者甚微,而《汉书》注家如云。文章探讨唐代以前《汉书》和《史记》的接受情况,并分析"《史记》传者甚微,而《汉书》注家如云"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牛运震《史记评注》作为一部点评《史记》的著作,在清代《史记》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对说解《史记》的旧注批驳甚多,多言之有理,内容涉及到体例、文字校勘、典章故实、词语训释等多个方面,形式上有批驳其讹误之处者、有辨司马氏之未明者、有可两说并存者、有个别司马氏不误而牛氏误者等四种情况。本文以其书对司马贞《史记索隐》的点评为对象,辨析其纠驳内容与形式,总结其学术特点,以期对清代《史记》学研究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裴駰《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三家注《史记》对于假借字,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内容方法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正因其如此,这种调查便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7.
岳麓书社出版了由长沙电力学院章惠康教授主编,国内多位专家、学者、教授注译的《〈后汉书〉今注今译》。该书注释精当,译文信、达、雅。书后还附有《地名篆》和《职官篆》,将古今地名一一对照,于后汉职官一目了然。又编有索引,检索便捷。1998年11月20日,长...  相似文献   

8.
《商洛学院学报》2016,(1):53-56
押司马迁《史记》自问世以来为之作注的有几十家之多,但最具学术价值的是《集解》《索隐》和《正义》三部,后经宋人刊刻合为一编,附于《史记》正文之后,史称《史记三家注》流传至今,是研究《史记》文本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三家注注解《史记》成绩斐然的同时,释文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历代均有学者对之辨正。因此,结合前人读书札记,并结合自己阅读三家注时发现的几处疑误,用具体的例证阐述《史记三家注》注解《史记》过程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刺取彭本与今本《史记》及三家注的异文八例,讨论彭本在今升级《史记》校点本中可以利用和值得参考者。  相似文献   

10.
由著名学者王利器先生主编、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史记注译》,与海峡两岸已有同类读物相比,还是有其特点的,应当说,是一部有益于读者的好书。但是,由于事出多手,统稿人和出版社的编审人员在审读过程中难免有顾此失彼和注意不到的地方,以致使本书出现了许多疏漏和错误,以及其他失妥、失当的地方,其中,有技术性的,但也有不少是属于知识  相似文献   

11.
司马贞的补《史记》工作包括“补撰并注”多方面的内容,和作为注书的《史记索隐》关系密切却又不同,补《史记》工作虽然失败了,却在不同版本的《史记》中留存了或多或少的痕迹,也因此对《史记》的版本系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史记笺证》是韩兆琦教授用十年之功完成的。《笺证》是目前最完备的《史记》注本,在不少方面超轶前人,可以弥补国人注《史记》而始终未能超越《史记会注考证》的缺憾,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积疑既多,遂作和记。更不自量力,思为之索解。传世最早之《史记尉释文字,为裴烟《集解》、司马贞《索隐》与张守节《正义》,三者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全本《史记》;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入陇川资言之《史记会往考证》(下文简称“《考证产).《疑治》以三家注与《考证》为基础;其原则为:无者治之,误者正之,不足者补释之。《疑治》之作,窃访王念孙《读书杂志》之体例:先录有关《史记》之原文,次引三家注及烤证》之训释,本附案语以申述粗浅之己见。所治者重在语词,间或涉及语句。引…  相似文献   

14.
《史记》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异文,对这些异文的考辨吸收,是《史记》校勘的重要任务。日本学者水泽利忠广核《史记》众本,详录异文,成《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一百三十余卷,其中很多材料可以订正今本《史记》。围绕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本纪部分的正文,参考相关文献,对《校补》进行梳理考辨,揭出《校补》可以改正点校本或对点校本有参考价值的异文,以期有助于《史记》的校勘研究和《史记会注考证校补》的整理。  相似文献   

15.
正滕西奇先生新著《两汉名碑注译》一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汉碑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该书虽名曰"注译",但其实际价值却远超此二字所涵盖的范围。可以说,该书既是一部遵循传统注译古文方法的著作,又是一部充满新意的汉碑整理与研究专著。《两汉名碑注译》的新意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的创  相似文献   

16.
连雪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163-164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从它流传于世之后,历代为它作注释的注家有很多,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三家注。《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裴駰是系统注释《史记》的第一位功臣,他以徐广《史记音义》为基础,兼采当时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是集汉魏两晋时期《史记》注释之大成的训诂著作,《史记集解》注释兼及音义、名物、地理、典故,并发表评论,补充史料,极大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对后世史籍注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钱林书 (复旦大学史地副所长、教授 )  由章惠康、易孟醇先生主编、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后汉书今注今译》是一部精心注译 ,可适合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重要史书。东汉离今天久远 ,范晔、司马彪也距我们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后汉书》中记述的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疆域政区等不易为我们所理解。现在有了《〈后汉书〉今注今译》,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方便 ,也为进一步弘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我参加了《后汉书·郡国志》的今注 ,这主要是对当时政区及地名的注释 ,我就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包括考古材料 ,尽可能注以政区沿革、地名语…  相似文献   

18.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散文名篇,《史记》、《汉书》、《文选》均载录,但文字并不完全一致。《史记》、《汉书》、《文选》各注本、近年出版的《司马相如集校注》也大都提到《喻巴蜀檄》诸本文字间或有异,但并未对歧异处全部加以解释,甚或解释有误,乃至有未提及其歧异处。本文即对《史记》、《汉书》、《文选》所载《喻巴蜀檄》进行校读以及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19.
《史记》徐广注保留了六朝及六朝以前大量的《史记》异本的文献材料,这不仅对我们了解《史记》的原始风貌,流传情况,异本产生原因有重要的帮助,而且也为我们考证今本《史记》讹误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大可文集))201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卷中有6卷是作者关于《史记》研究的论著,这一部分是汇聚《史记》研究成果的个人专题文集。它的出版,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史记》研究的繁盛局面及其不断探索的奋斗历程,并将有力地推动《史记》研究的蓬勃发展。《文集》的《史记》研究全面、细密,且融汇了《史记》研究的名家名著,其丰硕成果建立了作者独特的《史记》研究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