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许,一看到这个话题,老师们心中就会有许多的无奈和怨恨,无奈的是社会大背景下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倾向失衡,怨恨的是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重压力。我不想对当前的学校教育管理和社会的急功近利说三道四,仅从当前教师身边的几个现象来说  相似文献   

2.
学生怨恨是其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学生怨恨的生发关涉到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基础是指学生体验到伤害或挫折的外在条件,心理基础是指学生软弱无力的人格特质。而学生怨恨则是在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生发的。怨恨一旦滋生将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着消极意义:它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使自身德性趋向平庸;引起学生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等。学生怨恨所具有的消极意义要求学校教育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教育干预要从两个向度进行:一是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怨恨情绪的滋生,二是通过合理的途径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  相似文献   

3.
审视当前中学教育现状,不少学校存在厌学滋事、迷恋网吧甚至打架斗殴、玩世不恭等“桀骜不驯”的学生,虽然这些“问题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对学校、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社会犯罪呈低龄化的趋势不断向我们敲响警钟。有人埋怨学校教育的不作为,难道学校没有管或不想管吗?其实教师为之耗费的心力很大,只是有时结果让人无奈而已。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4.
怨恨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气质,教育怨恨感源于外在的社会结构及人们自身的虚弱感,在平等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比较并将自身教育利益受到的伤害归因于社会,从而产生教育怨恨。教育怨恨感导致了民众教育冷漠、价值位移并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分裂等消极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着手,对教育怨恨进行预防和疏导。  相似文献   

5.
怨恨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气质,教育怨恨感源于外在的社会结构及人们自身的虚弱感,在平等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比较并将自身教育利益受到的伤害归因于社会,从而产生教育怨恨。教育怨恨感导致了民众教育冷漠、价值位移并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分裂等消极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着手,对教育怨恨进行预防和疏导。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有机的统一体。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的。以生态学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为指导,把教育置于生态系统中,开展生态教育,营建一个文化多元共融、师生齐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有机整体,对解决当前教育生态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痛。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活美的欣赏能力,这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城市里的择校热,地区间的高考移民,农村学校入不敷出,示范学校设施豪华……在我国广大城乡之间,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博弈随处可见,学生和家长在其中扮演的只是无辜和无奈的角色。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只有一个:教育不公。值得关注的是,教育不公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状:不科学和无实效,针对性差,形式化、简单化明显,工作重点错位,专业人才缺乏;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成长。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现实中,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面临着主体缺位与越位、个体性与公共性分离、权利实现与义务履行不能兼顾等现实困境。解决当前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困境的出路在于:巩固学校主导地位,重申学校教育功能;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形成志愿者活动的常规化等。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单位,其道德教育职能是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品德。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仰、伦理和法律;学校道德教育亦相对应地有三个层次,即信仰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信仰教育迷失、伦理教育滞后和法律教育冷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里的择校热,地区间的高考移民,农村学校入不敷出,示范学校设施豪华……在我国广大城乡之间,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博弈随处可见,学生和家长在其中扮演的只是无辜和无奈的角色。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只有一个:教育不公。值得关注的是,教育不公导致新的社会不公,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学生怨恨是其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学生怨恨的生发关涉到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基础是指学生体验到伤害或挫折的外在条件,心理基础是指学生软弱无力的人格特质。而学生怨恨则是在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生发的。  相似文献   

14.
贫困山区教育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和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和无奈.如办学条件差,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高考成为学校工作的重头戏,学校办学模式单一,严重偏离教学规律,造成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苦,教师生活缺乏幸福感并产生职业倦怠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促进贫困山区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的健康的和谐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职学校审美教育缺失,加强学校审美教育势在必行,其途径和方法有:利用校园环境进行美育,利用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美育,利用教师进行美育。通过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正>在边远贫困的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与城镇学校教师相比,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可谓艰苦、清贫,有许多困惑和无奈,甚至还很难得到社会的充分理解与支持,但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是对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坚守,勇于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坚守,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一、责任就是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艰苦的广大农村教学点,有一群农村教师,他们远离城镇,远离繁华。面对这  相似文献   

17.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如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作者认真分析了传统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特点,提出了从学校、教师和社会三方面来提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单位,其道德教育职能是把社会规则内化为个体品德。社会规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仰、伦理和法律;学校道德教育亦相对应地有三个层次,即信仰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信仰教育迷失、伦理教育滞后和法律教育冷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的重任,开展双创教育理应成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文章从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开展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立足中职学校实施双创教育进行对策分析,构建了中职学校的双创教育体系,旨在为中职学校有效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校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当代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身份认同感的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学校礼仪教育面临着学校缺乏完善的礼仪教育制度规范体系、教师对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家长忽视礼仪教育、社会对礼仪的宣传不足、网络庸俗文化影响礼仪文化的传承、东西方礼仪文化多元碰撞对传统礼仪文化冲击等诸多实践困境。加强和改进学校礼仪教育需要强化礼仪教育的学校制度体系、家庭支持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网络补充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